重生女相士

六十六 師傅

現代言情

裴減坐在主位上,郭瓊兩個和程路的父母以及程路的師娘分坐兩旁,

程路在師傅的引領下來到壇場中,裴減身著道服,行祝愿禮儀。接著給三清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后端坐予壇場一側。然后是程路跟著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再向師父行三拜禮。師父賜福,賜起以后,賜道號靜心。然后,裴減再領著程路向神位行大禮,拜師儀式這才結束。

程路因為有學業,還要抽空去學習中醫知識,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下,干脆讓程路時常這里住,這樣既可以學習,也不會耽誤上課,只是距離有點遠。程路一點也不擔心這個。

程路每天都過的非常的充實,忙忙活活的過著每一天,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就可以睡著了。因為程路時常要住在師傅家里,路霞擔心女兒受苦,成天的給她送,不是給師傅家送魚肉,就是給送煤送柴。裴減愛喝酒,這可好了,遠在市里的郭瓊就讓人給捎,裴減也不見外,你送來我就收下。

程路的脾氣好,日子長了,裴減夫婦也看出來了,程路是一個非常善良正直的人,而且學習也非常的刻苦,有的時候裴減發脾氣,程路也不會生氣。她到是和師娘學的好對策,讓師傅盡管發脾氣好了,你喊你的,氣你的,我就云淡風輕的當都沒有發生一樣。

幾個月下來,裴減也逐漸的習慣了程路的陪伴,師娘更是沒有程路就吃不下飯,如果程路的晚了,師娘就會在門口等著她。程路見了,這眼淚都要留下來了。要說這人與人的相處就是這樣,你真心的待人,別人也自然的真心待你。其實現在裴減夫婦兩個就已經把程路當成的孩子了。程路也明白,她是師傅唯一的傳人了,師娘說過,師傅以前有一個徒弟的,可是心術不正,被師傅給逐出師門了。那么程路繼承了師傅的衣缽,就一定要給師傅和師娘養老送終的。這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了,包括程路的父母和干爹他們。

程路也對師娘說了,將來大了,要將師傅也師娘一起接養的。老人家自然是不缺吃穿,不缺錢花的,可是這人到老了,就寂寞了,深怕臨死之時沒有人守在身邊。程路這樣表態,老兩口也非常的感動。

正一道擅長的是符咒,對于相術和《易經》是完全不精通的,師娘曾經讓程路給算過,程路也師傅和師娘是注定無兒無女的,不過晚景是好的,也很長壽,師娘聽了,也就放寬了心了。

路霞最近不管女兒了,甚至連都交給別人帶了,因為廠子里太忙了了。程路也猜到了,回家的時候特別的提醒程嬌,一定要好好的學習,如果她的成績在期末的時候退步了,她就要暴力相加了,程嬌聽了非常的害怕,因為她的是一定做的出來的,如果要動她,誰也救不了她,包括她爸爸程風清都會說,一定是她不對,惹到程路了,打的好。不過程路也對妹妹交代了,媽媽經常不在家,一定要好好的看著的弟弟,不能讓保姆給虐待了,不能疏忽了。其實人家保姆還是很盡心的,只是程路要讓妹妹多一點責任感,這樣才會好好的成長,才會愛護家人。

可是就在程家忙的不行的時候,程木清從鄉里來了,說是上次的那個風水又說了,眼下是個好日子,一定要趕緊的動動家里的祖墳,否則就會招來災禍的。程路覺得不應該聽那個家伙的話,對于這方面的事情,程風清夫婦兩個是不太明白了,但是他們的女兒的本事他們現在是的,程路說不用理會他們,程風清和路霞也就沒有說,更何況他們現在真的很忙啊!不過程木清眼看著弟弟一家和妹妹一家都沒有說,這遷墳的事,是無法一個人做主的,沒有辦法,只好帶著風水來了。

程路中午放學之后,一家家門,竟然意外的爸媽和姑姑一家人都了,還有大伯和上次的那個風水。程路這一進門,就完全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大伯也這事得和啥都明白的程路說,她才是說的算的人,沒等程路開口,他就趕緊了,

“小路,你可不要亂啊!這次可是我好不容易把請來的。”

“啊?哦,了大伯。”

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尊敬長輩,大伯發話了,程路可不敢反駁,你說,我接著就是了。

“咳!該說的我都已經和你們說了,該辦?你們好好的商量一下吧!”

那風水的水平,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逛蕩,他對《葬經》可以說是倒背如流,給人家看風水的時候,偶爾的冒出幾句來,就可以唬住眾人,可是這程家他可有點不敢造次了,先不說墓地是程雨露生前就為選好的,就說這個小孫女也是懂行的,說起話來頭頭是道,他這次要不是擰不過程木清,是說啥都不會來的。

“不可遷墳,墓地是爺爺生前就選好了的,眼下看那里的風水也沒有變化,可以說遷墳就遷墳?再說了,自從爺爺去世之后,我們這幾家哪個不是過的好好的?至于奶奶的去世,那也是不可逆轉的事,你們不要想太多了。”

“你這孩子個啥?不懂就不要瞎說。”

風水一聽就急了,剛才程木清可是說了,這是要花掉二萬左右的大買賣呢!

“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

夫土者氣之體,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經曰土形氣行。物因以生,夫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止,地勢原脈。山勢原骨。委蛇。或為南北,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來形止,是謂全氣。全氣之地,當葬其止。氣之盛雖流行。而其余者猶有止。雖零散而其深者,猶有聚。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拉拉雜雜的說了這么多,程路看那一眼,“你說我懂不懂?”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