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國

第716章 撕裂的防護

巨炮轟雷,水浪狂涌,轉眼間,雙方的戰列艦隊便交手了近二十分鐘。+,巴登和巴伐利亞號的炮口光芒沖天綻爆,每隔20秒鐘就將6發重達1150kg的炮彈精確投射美國艦隊的上空。在德國戰列艦強大的火力投送下,新澤西和衣阿華號已經分別被命中了7發和8發炮彈,鋼甲扭曲斷碎,火浪沖天席卷,情狀慘烈無已。初出茅廬的美國水兵被這天雷炮火打得驚呼亂叫,抱頭鼠竄,而那些在猛烈爆炸中噴灑迸飛的袍澤血肉,更讓他們全身癱軟,心驚膽顫,戰斗意志變得更加薄弱不堪。時至當前,新澤西號一共才命中了對方三炮,相較于其217發的彈藥射擊總量,這不足1.4的命中率足以讓美國人感到羞愧汗顏。

新澤西號的指揮塔內,尼米茲正滿臉焦慮之意地通過望遠鏡注視著1.9萬米外的海面,然而令他感到焦躁的,卻并不是自己座艦在戰斗中的低劣炮術發揮。2艘衣阿華級剛服役不久,戰場命中率低于平均日常訓練完全在尼米茲的考慮之內;他在做出讓這2艘戰艦單獨與一艘敵艦交戰的火力分配之時,就已經想好了它們將會在對方的大量投射之下居于下風的情況。讓尼米茲驚怒憂急的是,自己的后隊戰艦遲遲打不開勝利的局面。德國艦隊的另外2艘戰列艦,已經在本方4艘戰列艦的集中轟擊下被各自命中了10發左右的炮彈;即便是自己的運氣再背,也至少會有3發炮彈命中德艦的核心艙區域、并對其造成致命的損害。然而當前,對方戰艦的反擊火力依舊凌厲兇狠。看不出有一絲核心艙大破后的癥狀!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看著遠方的德國戰艦仍舊在用剩余的火力向南達科他和亞拉巴馬號猛烈開火。尼米茲忍不住在心中大聲嘶吼道。為了給裝備9門16英寸主炮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敷設能抵擋自身炮彈的防御。美國設計師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們不僅大幅砍了艦體長度,更拼命壓縮核心艙以減小防御面積。饒是如此,南達科他在實際建成后的標準排水量也達到了37375噸。對于這款防御力明顯優于北卡羅來納級、但噸位卻無絲毫提升的均衡戰艦,美國海軍無疑大感滿意,即便是在性能更佳的衣阿華級和蒙大拿級相繼完成設計之后,南達科他仍舊被美國海軍高層奉為打擊力量的絕對核心。

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對方那級噸位與南達相當、且多裝了一座主炮塔的戰艦,竟似也擁有和己方戰艦不分伯仲的堅實防護!這一美國設計師在今天都不敢奢求的卓越性能。德國人竟似在20年前就得到了實現!老舊的巴伐利亞級尚且如此棘手,那么最新式的俾斯麥級和威廉大帝級呢?

念頭未已,位于德國艦隊最末的符騰堡號戰列艦上再度迸炸開兩團赤紫金紅的巨大火球;林立水柱宛若扶桑山岳一般滾滾騰空,將命中的損傷暫時遮擋在了其中。尼米茲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連忙舉起望遠鏡仔細看。當繽紛水浪轟然沖瀉入海之后,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火焰與濃煙交相混雜的熟悉景象,敵艦船首背負的那座炮塔已經被濃煙重重籠罩,當是受到了致命重創。然而僅過了幾個呼吸的時間,其剩下的2座主炮塔又再度噴涌出一片火山怒爆似的澎湃光焰;經過近四十秒鐘的飛行,兩枚炮彈同樣重重撞在了印第安納號的艦體之上!

“轟隆!”驚天震響。光浪炸射,印第安納號同樣在這沉重的打擊之下劇烈顫抖。一發炮彈勢若閃電飛劈。毫無懸念的貫穿了印第安納號右舷四號雙聯裝副炮的那50毫米厚的正面裝甲;26.5kg的炸藥在彈底引信的觸發下轟然崩爆,整座副炮瞬間宛若吹爆的氣球一般四散炸裂開來。位于炮塔和換彈室中的近十名美國水兵尸骨無存,2門127毫米火炮連同伺服機械一道被炸成熔融扭曲的廢鐵;而在大量彈片和斷碎金屬的席卷沖射下,附近的幾個露天高炮也變成了血肉模糊的人間地獄。另一發炮彈則命中了戰艦的2號主炮座,雖然未能擊穿其厚達439毫米的裝甲,但劇烈的沖擊和爆炸卻震壞了內部的旋轉結構,這使得這座重達1400噸的大型炮塔被卡死在了原位,在軸承被修復前無法再對敵艦發動攻擊。

“傳令,艦隊右轉三個羅經點!”得知印第安納號一座炮塔失效的消息,尼米茲再也無法保持之前的從容和沉靜,決定要與對方展開近距離的血拼。及至當前,美國艦隊所攜帶的穿甲彈已經消耗大半,而對方戰艦卻依舊沒有大破不敵的跡象,這便促使尼米茲必須采取斷然行動來與對手決一勝負了。畢竟高爆彈是不可能對戰列艦造成致命打擊的。如果自己開始轉用高爆彈,不僅無法取得理想戰果,反而會讓對手看出自己的虛實,這無疑會使得對方以更加堅決的態度來抵抗自己的進攻!

伴隨尼米茲命令的下達,同樣傷痕累累的美國艦隊開始拉近與德國艦隊之間的距離:在2.1萬碼的距離上,它們的核心艙都經受住了對方400毫米炮彈的考驗,沒有一艘戰艦的炮塔、炮座、主裝、和主水平被炮彈貫穿后起爆。正因如此,幾艘都被灌入了不少海水的美國戰列艦,才在戰術機動中仍舊保持了相當可觀的速度。不過現在,它們所要面對的威脅卻是大幅增加了。準備速戰速決的尼米茲一口氣將距離拉近到了1.7萬碼內,而首當其沖的便是各艦那307毫米19度傾斜的內置主裝;由于落角和存速的雙重變化,使得炮彈在這一距離上對主裝甲的命中概率和穿透性能都急劇攀升。然而同樣的情況也適用于德國戰艦,尼米茲堅信在這個距離上,自己的主炮一定能對敵方造成決定性的打擊。

“轟隆隆!”光焰噴舞,氣浪橫飛,雙方艦隊再度展開了新一輪的交鋒。由于德艦在之前的炮擊同樣沒有對美國艦隊造成理想的損傷,坐鎮巴登號的馬沙爾便也沒有做出與對方拉開距離的機動,而是繼續保持原有的速度和航向,以便讓己方的炮群能始終鎖定對方艦隊的方位。航向未變的德國艦隊在這次交鋒中再拔頭籌:經過數據微調之后,巴登號的新一輪半齊射再度夾中了一馬當先的新澤西號,6根巨大的水柱隨即在震耳欲聾的尖嘯聲中破海騰空。一發以較小角度入水的炮彈終于在紊亂的受力下形成了穩定的水下彈道,失風帽后的平鈍被帽破開層層水波,引導炮彈向前方急速掠;在潛行了近百米的距離之后,隨即一頭撞在了新澤西號右舷的舯部船殼處!

盡管海水的阻力數百倍于空氣,但重磅炮彈所殘留的存速仍舊不是這道區區16毫米厚的船殼所能抵擋的;薄弱的外部鋼甲應聲破裂,炮彈瞬間沒入了內部更深處的空艙和油艙。當面對衣阿華級沿主裝下延的tds裝甲時,這枚失速嚴重的炮彈依然艱難對其實施了穿透。恪守職責的引信終于在沖擊之下被啟動,猛烈爆炸產生的彈片和氣浪摧毀了最后一道的16毫米防水隔壁;大量海水開始向4號鍋爐艙中狂沖猛灌,2臺大型燃油鍋爐被迫全開放氣閥緊急停爐。

新澤西號的司令塔內,得知損管詳情之后的尼米茲面沉如水:自己吃了一發水中彈,四分之一的動力已經喪失。雖然對于這艘輸出功率高達20萬馬力的戰艦而言,此刻仍能憑借6臺鍋爐跑上可觀的高速,但如此沉重的打擊最多只能再挨一次,否則就會面臨難以撤離戰場的致命危局。巨炮震吼,硝煙騰空,在尼米茲急切而又期待的眼神中,己方艦隊也在短暫的調整之后再度取得了命中。而這一次的情形則果然如他所料,德國戰艦的核心艙防御終于開始被敲破!

作為德國海軍在條約期間的絕對核心,巴伐利亞級在設計之初無疑被清英賦予了與后輩新銳戰艦對決的堅實防御;然而隨著炮彈穿甲能力在間戰期間的突飛猛進,巴伐利亞級那原本堅不可摧的裝甲,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嚴峻的挑戰。350毫米20度傾斜主裝甲帶的數據雖然較美國戰列艦更勝數籌,但由于巴伐利亞級使用的是舊式克虜伯裝甲,各項性能明顯不如美國新開發的classa,實際抗彈能力較其紙面數據存在明顯折扣。420毫米炮座裝甲則更是成為了它的軟肋,只要命中角度與中軸線沒有大的角度偏差,由mk6型火炮發射的穿甲彈也能在1.8萬碼的距離上將其轟然穿透。現在巴伐利亞級唯一可靠的便是它的水下防御,自帶脫被帽效果的雙層tds仍舊是對方炮彈難以突破的天塹,然而水中彈概率僅占炮彈落水后的少數,大多數命中核心艙的炮彈仍舊要靠主裝來作為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