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浮華年代

第六十章 咬過一口的蘋果

第六十章咬過一口的蘋果

重生之浮華年代第六十章咬過一口的蘋果

()兩天后,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如期舉行。

在《萌芽》雜志社附近的一所名不見經傳的中學里,階梯教室中一百來號人躍躍欲試,擦拳摩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半大的孩子。稿紙在他們面前,鋼筆在他們手中,這一刻曾經是全中國多少愛好文學的孩子羨慕不已的夢境。

然后,考試鈴聲剛過,一位監考老師站在講臺前,拿著一只蘋果朝講臺下的考生亮了亮,在所有人茫然不解的目光中,面無表情的咬了一口,放在講臺桌上。說:“這就是決賽的考題。標題、主體、體裁由考生自定。”

一切都和重生前那么的相像。

考場里的孩子們先是驚訝,隨即鎮定。有人開始動筆,有人支肘思考。一片沙沙聲猶如蠶寶寶在嚼食桑葉,漸漸的彌漫了整個考場。

咬過一口的蘋果這個題目,在當年算是標新立異的了。然而此后的《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精選》在全國范圍內熱賣,無論是這個題目,還是評委喜歡的文風,都被蕭如胡菲菲他們這些文學愛好者給咂摸透了。

胡菲菲知道在考場中的考生,有人會寫處女情結,有人會寫佛理禪意,也有人會寫婆媳關系——那個年代的觀念畢竟比較落后,寫婆媳關系也是一味的說媳婦的不是。若是到了后來《新結婚時代》、《雙面膠》席卷天下的日子里,這種創意是顯然不能討巧的。但在當時,卻也算的上是創新。

對于咬了一口的蘋果這個題目,胡菲菲本來有太多的創意可以寫。

她可以寫議論文,論證完美與缺憾之間的辨證關系,反正有了那么多的生驗,她文字的滄桑感和老辣非一般的少男少女可比;

她也可以寫選擇,人生的某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對一生命運的影響;用青春傷痛的筆法,描寫火車站里一對好友的送別。兩個人同時參加某項大賽,一人因為瑣事阻礙未能成行。送別時,塞給好友一袋蘋果作為旅途中的食物。好友咬了一口,連聲稱贊說好吃。好友去遠方參賽,她繼續平凡的人生。一個月后,她正咬著一個蘋果,漫不經心的看著電視新聞,突然播放出好友獲獎的畫面。蘋果吃了一口,再也吃不下去了。此后好友一舉成名,平步青云,她卻一直是平凡人,結婚生子,工作勞累,為生計奔波,和丈夫爭吵,蓬頭垢面,面色蠟黃,只是從此以后再不吃蘋果。故事到了后面,她和昔日好友感情仍然不錯,但每當好友盛情邀請她參加各類聚會,她卻總是刻意推托。最后的一幕,是她的女兒咬了一口蘋果就想把蘋果扔進垃圾筒,她急忙握住女兒的手說:“不要這么輕易放棄蘋果。”

這個故事的靈感源自她和蕭如往昔的記憶。然而猶豫再三,胡菲菲卻沒能冒險把它寫出來。因為新概念作文決賽和入圍賽不同,每位參賽者只能遞交一篇作文。她覺得自己的創意很好,但是創意到底有多好,能不能入評委法眼,她沒把握;也因為來參加一次作文比賽的壓力和代價都太大,她以新概念大賽為契機,妄圖改變家中對她的制肘,這個險,她還冒不起。

左思右想,胡菲菲最后還是拿了自己準備好的一篇小說湊數。小說的名字叫做《白水青菜》。

這篇小說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原作者是上海作家潘向黎。

《白水青菜》講述了一個社會變革時期最常見的一個故事:第三者插足婚姻。丈夫和妻子曾經是大學中的一對金童玉女,丈夫成了成功人士,妻子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妻子很會燒菜,丈夫最喜歡喝妻子燒的白水青菜湯。然而好景不長,年輕漂亮懂浪漫文藝調調的小女友吸引了丈夫的興趣。丈夫連續幾個月不回家。太太對此反應平靜。丈夫漸漸開始懷念妻子白水青菜湯的味道,小女友投其所好,試著燒了幾次,卻始終燒不出來。新生代的小女友很有勇氣的向妻子請教烹飪手藝,這才發現看似很簡單的湯用料考究復雜,要用整整一天的時間去熬,蘊含了妻子每天的等待和平實溫馨的愛意。故事的最后,丈夫回到了家,但是再也喝不出湯里的味道了。妻子開始工作,每天上班,有自己的世界,再也不把他當作生活的全部重心了。

這個小說是胡菲菲讀過的最好的短篇小說,她對此印象非常深刻。像小說中妻子那樣從容沉靜優雅知性的傳統中國女人,內心卻足夠強大,強大到可以獨自面對驚濤駭浪。是胡菲菲最欣賞的類型。

“如果這樣一篇小說放在新概念作文大賽決賽當中,卻不能脫穎而出的話,那么新概念作文大賽,估計也就沒有什么前途可言了吧。”抱著這樣的念頭,胡菲菲開始動筆,描述這個故事,洋洋灑灑寫了三千多字。

她在故事中加上蘋果這條線索。丈夫每天在吃過飯后要吃一個蘋果。小女友來請教烹飪手藝的時候也拿起一個蘋果吃,吃了一口后被妻子考究復雜的烹飪手法鎮住了,沒再吃下去就匆匆離開了。故事的最后,丈夫疑惑的抱怨:“白水青菜湯怎么沒有過去好喝了?怎么家里不再準備蘋果了?”妻子淡定的回答:“咬過一口的蘋果,我是不會再準備了。”

胡菲菲寫字比較慢,三千多字寫好的時候,時間早過去了一大半。考場上已經有不少人交卷離場了。

她長長出了一口氣,正準備再通讀一下全文,修改一下語句中不通順的地方,突然聽到教室門口傳來一陣喧嘩聲,遙遙望過去,像是一個遲到的考生在和監考老師交涉著什么。她心念一動,大致掃一眼全文,覺得沒什么大礙了,匆匆遞交了試卷。

教室的門口,一臉青澀的男生和監考老師彼此對視著,不知道在等待些什么。胡菲菲出來的晚,他們說話的重點也沒搞清。其他交卷了的考生大多離開,打算第二天再來聽宣比賽結果。但胡菲菲卻好奇的在附近花壇下徘徊,一邊小心的打量著門口的兩人。那個男生頭發較長,臉上幾顆青春痘,眉眼之間有幾分桀驁不遜的影子。

胡菲菲小心翼翼的推理著自己的猜測,直到門口,另一個人匆匆過來宣布:“評委們一致同意,給你單獨出題考試”這才大致確認下來。

不得不說,這位名人和幾年后他的雜志封面照,之間的差別還是不小的。也許他上街,不需要戴墨鏡的吧。胡菲菲這樣想著,飛快的離開了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