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浮華年代

第八十七章 高考預演

第八十七章高考預演

重生之浮華年代第八十七章高考預演

()同等學力這種考試,對于梅溪高中這些受過正規教育的學生來說還是綽綽有余的。五月份公布結果,全班同學包括胡菲菲在內悉數入圍。胡菲菲早在考試結束的當天就返回上海繼續上課去了,得到消息也只是笑笑,意料之中的事情,這種難易程度堪比高中會考的考試,只能算是清粥小菜。真正的大餐還在后面。

2000年河南省的高考考試,依然采用大文大理的形式。所謂大文大理就是說,進行文理分科,文科考語數外政史,理科考語數外物理化學,每門滿分150,總分750分。但是這還不算完,這樣5科成績相加,算出來的只是原始分。而當年的高考評分是要折算成標準分的。

標準分的折算標準非常復雜,就連程遠芝這些經驗豐富的老班主任也只能知道個大概。首先要算出單科標準分,根據單科成績正態分布算出一個平均值,平均值就是500分,單科全省第一名則是900分,以此類推,低于平均值的話,單科成績就在500分以下了,什么200多、300多也常見的很。然后根據各科標準分,分別乘以不同的系數,算出全五科的總分數,再根據正態分布折算成標準分。最終的高考分數,全省狀元必然是900分,800分以上的最多不過一百人上下,700分以上的全省共有2000人左右,一般一本分數線劃在650分左右,在此線以上的全省每年5000到6000人左右。

標準分和原始分相比,能夠如實反映考生在某單科上的優勢,正確顯示考生在全省考生中所在的位置,但是也有著折算復雜、難以估分等缺點。要知道,河南在2000年的時候還是采取考后、分數公布前填報志愿的方法,考生對于分數的預估也是志愿是否報的好的一個重要因素。

楊銳聰鼓勵少年班的學生們提前一年感受高考,其用意之一就是希望學生們早日掌握估分的本領。因此到了7月的789三天,少年班的學生們如臨大敵,有的將作文默寫出來,有的根據記憶重現了整張試卷,有的利用橡皮等道具將選擇題的答案抄錄下來。7月12號,下發答案。學生們紛紛忙碌起來,報出了自己的成績。楊銳聰一邊看分數,一邊大搖其頭,他對自己班上的學生成績水平當然是了如指掌,這預估的分數一出,楊銳聰就知道,有人過于樂觀、有人過于保守了。不過這也是難免的,畢竟是新手吧。只不過,訓練學生估分的道路,卻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然而胡菲菲卻沒有類似的擔憂,上海市早在很多年前就實行考前報志愿的政策。一般老師會根據考生平時的成績水平給出意見建議,再加上上海考生的錄取機會實在是很多,一般來說只要學生在高考中穩定發揮,就可以考入理想的大學。因此,胡菲菲又是在放暑假后匆匆來參加了這么一次考試,后面的事情,就撒手不大管了。

7月底,考試成績出來。少年班成績最好的是路舞,686分,此人在高一時期尚懵懂不顯眼,到了高二以黑馬之姿異軍突起,連奪幾次前十名;蕭如考的也不錯,640分,在班里算第二。當年的高考一本線是629分,也就是說,高二的時候,蕭如已經有全省五千多名的水準了。這個成績在梅溪高中,已經比較能振奮人心。因為梅溪高中正宗的應屆畢業生,也不過有一百名左右上一本分數線的。

但是除了兩三個上600分的,少年班大多數人還是只考了500分左右,即全省的平均成績。其實這個成績才算正常。標準分的折算,對于單科成績特別突出的人來說,很有優勢。路舞的物理考了749分,就是因為這一科的突出,才有了總分686的好成績;蕭如也差不多,她化學、英語、數學三科只不過是525、576和555,但是物理是694、語文是687,因此總分才得到了640。

相比而言,胡菲菲就比較悲劇了。她總分540,還是因為英語和語文比較突出,才能得到了這個分數。對此,無論是程遠芝還是楊銳聰,卻都沒有什么不滿意的表示。因為胡菲菲是要在上海參加高考。楊銳聰語重心長的說:“你這個成績,再好好學一年,在上海應該是夠用了。”蕭如說的更直接:“你不要羨慕我成績比較好。我還羨慕你呢。以你現在的程度,一年后考上名牌大學,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甚至連一向不看好女兒學習的程遠芝,也開始改口:“乖女啊,一定不能驕傲自滿啊。既然有這么好的機會,一定不要浪費了,干脆狠一點,考個全上海第一名出來,給他們瞧瞧!”

但是說歸說,胡菲菲自己心里卻有數。雖然在上海參加高考的確比在河南容易的多,但并不意味著,自己這個中游水平學生到了上海,就可以完爆一切高人了。的確,考上海任何一座學校應該是不成話下,但那是因為上海本地學校招生名額多的關系。考一個全上海第一名?理論上來說,不是不可以,但是到了那個層次,連來自高考大省、訓練有素的她也仍然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咱閉著眼睛,考考全上海前兩千名多好,何必要爭那個先呢?到了一定層次以后,每提高一點,都是成幾何倍數上升的難度。何苦來哉?

2000年暑假的時候,胡菲菲的第一本書已經是第三版印刷了。春風文藝出版社有意趁熱打鐵,胡菲菲當時為了十萬元買斷的價格,曾經承諾過給他們下一本小說的優先購買權,也不愿意被此束縛太久。因此,匆匆炮制一番,《夢里花落知多少》橫空出世。

那個時候,許愿的豬還沒有在某論壇社區舞文弄墨板塊發表《圈里圈外》,那個一半明媚、一半憂傷的孩子還未參加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切為時尚早。而對于這本前世時候讓胡菲菲不忍釋卷、又愛又恨、哭個淅瀝嘩啦的書,足足提前出世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