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第二百三十九章 喊冤(下)

九阿哥動了動跪得有些酸麻的雙腿,側耳仔細聽著里面的動靜,很是納悶。

依照九阿哥的想法,按理說不是聽到那蒙古福晉的爭執聲,就應聽到自己皇阿瑪的咆哮聲——主要是其木格在宮門口扯著嗓子的幾聲吼,一聽就知道喝老十是一家人,若不是九阿哥和老十打小一塊兒長大。九阿哥肯定要怪其木格教壞了老十。

因此,有了這樣先入為主的偏見。九阿哥是打破腦袋也沒想明白。怎么乾清宮中鴉雀無聲。依照常理推論,中氣十足的蒙古福晉沒理由見了康熙就立馬沒了聲息;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蒙古福晉被康熙給嚇著了,婦道人家,沒見過大場面,臨時怯場也情有可原,但康熙不可能這么放過她啊?就沖著她在宮門外吼得幾嗓子,康熙怎么也得吼回去啊,否則康熙一幫兒媳有事沒事都跑到乾清宮外練嗓,那乾清宮不就成了大前門了?

可蒙古福晉進去了許久,大殿內依舊靜悄悄的,九阿哥覺得著實有些古怪。

九阿哥盡管有顆玲瓏心,可百轉千回后,也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不可能兒媳和公公就那么干站著,就是比耐力,這時間也長得說不過去,再說了,依照那蒙古福晉的性子,怎么會沉得住氣呢?

越想不出來,越是好奇,九阿哥扭頭看了看四周,見沒人注意他,便悄悄的朝前挪動了幾步,頭前傾著仔細聽了聽,一無所獲,再悄悄扭頭看了看四周,又悄悄的朝前挪動了幾步,再次努力側耳仔細聽,仍未解惑,九阿哥越發心癢,不由又悄悄的朝前挪了兩步——

而乾清宮內,其木格依舊嚶嚶哭著,康熙頭次被人這么明明白白的指責偏心,一時間既接受不了,又有些惱羞,差了那么一點沒成怒,主要是康熙還夾雜著那么一絲莫名的情緒,一時間也沒出聲反駁,靜靜的獨自消化著其木格的這些誅心之語。

其木格哭了一會兒,情緒稍微穩定了些,便擦了擦眼淚,抽泣道:“皇阿瑪,十阿哥千步好,萬步好,可卻從沒誠心要給皇阿瑪添堵,雖然讓皇阿瑪操了不少心,但他卻是實實在在打心底里敬重著皇阿瑪,可在皇阿瑪眼里,他卻是個不孝之子,不成器的兒子,人世間最冤的事莫過于此,因此兒媳斗膽,求皇阿瑪給十阿哥伸冤平反。”

康熙愣了愣,有些動容,但很快就調整了氣息,復用冷冷的語調道:“朕怎么看十阿哥,輪不到你來說話。”

康熙不知不覺間,已沒有刻意稱老十為敦郡王,可惜,其木格離人精差得有些遠,沒捕捉到這一有利信息,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反而努力琢磨著憑自己的身份應該說什么才合適。

于是,良久之后,有些遲鈍的其木格終于出聲道:“皇阿瑪,十阿哥雖然受了委屈,但他心里樂意,皇阿瑪與他,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兒媳確實沒什么立場來為他喊冤——”

康熙摸了摸額頭,心想,看來這蒙古福晉不僅僅漢語有問題,這記性也有問題,難道她全然忘了她剛才口口聲聲就是來為老十喊冤的?

康熙還沒暈完,又被其木格給了一棒,只聽其木格道,“兒媳為弘暄喊冤。”

康熙翻了個白眼,也懶得生氣了,反正被老十氣得沒心思辦公,那就和老十的福晉耗著吧,也算是一種消遣“喔?”康熙當下不痛不癢的反問了一聲。

若說自己不待見老十,康熙即使嘴上不承認,但心里多少還是有幾分心虛,可對弘暄,康熙卻自問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因此聲音中也多了一絲淡定,只待這蒙古福晉一舉出例子,就將它反駁得體無完膚。

其木格哪知康熙眼下心思,猶自就事論事道“皇阿瑪明鑒,安安這次落馬,說道根子上是有人要害弘暄,不巧卻被安安擋了去,如今大伙都說皇阿瑪寵弘暄,可這落馬之事眼看又要不了了之,兒媳委實沒瞧見皇阿瑪到底哪里寵弘暄了——”

說到此,其木格微微頓了頓,方才繼續道,“弘暄白背了這個名聲,難道不冤嗎?”

康熙黑下臉來,默不作聲,因為無法反駁。

其木格突然泉思如涌,一鼓作氣道:‘皇阿瑪若徹查謀害弘暄背后的黑手,十阿哥也不會氣急攻心,朝堂之上失態,為了弘暄,十阿哥挨了80大板不說,如今又被關進了監牢,性命能否得保還不得而知,若就此妄送了性命,叫弘暄以后如何面對世人的指責?一想著弘暄以

后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兒媳就痛不欲生。

其木格此時已經不是真情流露,而是絞盡腦汁想著說辭,因此并沒應景的流下淚來。

康熙也怔在那里,沒有留意這一小細節,不經意間與其木格打了個平手,看來就是瞧不起其木格這個弱智福晉的康熙,雖然絕頂聰明,也與其木格一樣,沒抓住轉瞬即逝的小線索。

其木格快速組織好語言,繼續道“皇阿瑪,若您真疼弘暄,求您念在他一輩子還長,別讓他背上這么沉重的包袱,放了十阿哥吧,若您不疼弘暄,也求您大張旗鼓的告訴大伙兒一聲,免得有人眼紅,朝弘暄下黑手,十阿哥您愛放不放,反正他爺倆都不受您待見,兒媳只希望即使弘暄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都得夾著做人,但能保住一條小命也好,別像他阿瑪——”

其木格也不知道接下來還該說什么,有些發慌,一想到受傷的老十還在大牢里趴著,不由更急了,有些語無倫次道“皇阿瑪,十阿哥冤啊,弘暄也冤,這一門兩父子,都是蒙冤人,也太慘了,皇阿瑪,求求您了,給他們伸伸冤吧,不是,高抬貴手,饒了他們,不是,順便搭把手,幫幫他們,對您只是舉手之勞,皇阿瑪求求您——”

康熙沉思良久,半響才嘆了口氣道:“明日馬齊他們就會上折子,十阿哥的處分,明日就會下,你先回去吧,至于十阿哥——”

其木格沒見過這么鐵石心腸的,自己又是陪小心,又是說好話,還很沒面子的哭了好幾場,外加還是為他的兒子求情,就是石頭也該有那么一絲松動吧?

當下,其木格便急忙說道:‘皇阿瑪,十阿哥傷勢不輕,大牢里陰暗無比,再加上不能及時換藥,這一夜之間,傷勢還不知怎么惡化,能不能等到明天聽候皇阿瑪處置,怕還得兩說,求皇阿瑪今兒先放他出來吧,這殺頭前還得給人一頓飽飯呢,您就念在父子之情,容他領罰錢好好養一夜傷吧,虎毒還不食子呢,皇阿瑪求您了。“其木格此時語氣也不怎么好,但還是沒敢高聲說話。康熙氣結,心想,自己話還沒說完,這蒙古福晉就急著插話,還膽敢隱射自己比虎還毒,真正太沒規矩,正想發火,可一想著和這漢語半吊子水平的蒙古福晉計較,又覺得有些丟面子,便壓下火氣,大度的裝作沒聽見,大聲道:”來人,宣九阿哥進來。“

康熙話音剛落,就見九阿哥跪著推開門,欣喜若狂的應道“兒臣領旨!”

康熙眨了眨眼睛,沒錯,九阿哥確實在門檻外爬起來,跨過門檻,踉踉蹌蹌的走了兩步,方又跪下道“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康熙愣了愣,心想,不是說他在院子里跪著的嗎?怎么改成跪門邊了?跪門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堵門呢,看來得給這幫逆子好好立立規矩。

康熙這邊做著激烈的思想活動,九阿哥也沒閑著,悄悄抬眼看了看康熙,不是氣急敗壞的模樣,看來沒被蒙古福晉給刺激到,又轉而扭頭打量了一下其木格,眼角還掛著兩滴淚,可臉色卻不大好,看來蒙古福晉沒討到好。

九阿哥判斷了場上的勝負后,更不明白了,這勝負已分,可怎么沒交手的過程啊?要知道自己可是頂著守門太監和侍衛的壓力,與他們斗智斗勇好幾個回合,在臺階和門邊來回折騰了好幾趟,厚著臉皮貼在門邊斷斷續續的偷聽了好一會兒的啊!

九阿哥還沒尋找到答案,正在納悶,就聽康熙道“九阿哥,你去宗人府大牢走一遭,將十阿哥給提出來,押你府里看管,你給朕記住了,若人在你手里跑了,朕就拿你定罪!阿巴駭博爾濟吉特氏,你也跟著去,將這話帶給十阿哥,告訴他,他若不老實呆著,朕就置九阿哥的罪!”

雖然其木格踏進乾清宮之初,是想將老十抬回暖閣,可眼下得這么個結果,也算勉強滿意,至少九阿哥府比大牢好多了,而且有九阿哥照顧,其木格也可放心在宮里照看安安,至于明天老十會受到什么懲罰還是等明天再說吧。

因此,其木格當即痛快的謝過了康熙。

九阿哥全然不介意自己與老十成了綁在一起的蚱蜢,聽見康熙語氣平和,提到老十也不再咬牙切齒,還重新將老十喚作了十阿哥,當即也樂呵呵的磕頭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