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日子大幸福

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進城

衛大軍沒有反駁女兒提出的有關衛大河的“出路”,反而好奇問道:

“小娟怎么想到這個主意的?”

衛小娟抓抓腦袋,以一個十歲孩子所能想到的原因道:

“今天我們在鎮上聽見崖山村的人抱怨:買了好多東西,走路太累了,怎么就沒有公車進山啊?還聽他們說,玉米在鎮上要賣四角錢一斤,就是太難背了,商販到大舅這來收呢,只出三毛七,算下來,一趟要虧個兩塊多;加上確實像幺嬸說的那樣,我今天又累又餓,掙了一筆錢,還要走這么遠的路,要是誰能搭我回家,給他五毛錢我也不會介意!”

王芳先對小聲在女兒耳邊:

“你掙錢的事待會兒再交待!”

接著大聲插言道:

“就是,來回二十多里地兒,要是買的東西多點是有些煩人,想搭人家的便車也不是那么容易。要是有人載我,出個幾毛、一塊的也無所謂!”

一時熱烈的討論此起彼伏,衛小娟見到自家老爸如炬的目光盯著自己。回憶了剛才故意模糊不清的一番話,自認沒有破綻啊,討好的沖他笑了笑,挨過去,小聲說出了一個醞釀良久的要求:

“爸!我今天在鎮上表演節目得了第一名!拿了點獎金,呵呵,你肯定不會收繳的吧!還有啊,一個自稱縣廣播局的局長還要我帶家長去縣里登記資料,明年有機會上電視呢?”

為了順利成行,衛小娟把馬友方的名片交了出來,絲毫沒說自己原本不打算去什么文化局。

衛大軍也小聲問道:

“那你想怎么樣?”

“我想明天和你們一起去,你帶我到文化局后就去辦你們的事,我會乖乖在文化局等你們。你也好去看看那個馬老師是不是騙子啊!”

衛大軍考慮了一下,點頭同意了。并囑咐道:

“人家兩位解放軍教了你這么多東西,還指導我們家致富,明天我們回來時,給他們挑點適合的禮物,買貴點也無所謂!是該謝謝人家!”

衛小娟這才松了一口,暗道:原來老爸以為這些主意是有高人指點,幸好還有舒醫生和朱叔叔在前頂缸!又想到舒朱兩人總是神往的感嘆:這小娟的爸爸太博學了,竟然這些都知道……教出如此不凡的女兒!一時有些好笑!

其他幾人的熱烈討論也告了一個段落,衛大河自信的總結道:

“這事多半能成,李雯她二哥就有一輛微貨,他嫌車子太小,想換輛大的。明天就讓雯雯去給他二哥說一聲,那車暫時給我留著。先試個幾個月,空手趕集的收五毛,背東西的收一塊,就一碗面錢。那車的車廂有兩米長,一邊放上一條長凳坐人,中間放背簍,一趟坐滿能坐十來個人呢!至于生意怎樣,還要試過才知道。”

衛小娟也提議道:

“還有啊,親戚朋友什么的,偶爾大方一次還行,你可不要大方到底啊!小叔,既然你提到面錢了,今天我就是吃‘抄手’的時候幫你想的這個主意,五碗‘抄手’,十個‘青蛙’一共七塊錢,你要賠我!”

衛小明也轉回被電視吸引的目光,想起衛小娟說要攢錢給他買更好的游戲機,連忙幫腔道:

“就是就是,一定要賠!”

衛大國首先起身往家里去,一邊問道:

“賠什么啊?”

“‘青蛙’!”

一片歡笑聲中,家庭會議圓滿落幕!衛小娟看著衛大河小心攙扶著李雯離去的背影,終于感到心里松了一口氣:“微型車拉客”確實是兩界鎮一條十數年不衰的財路,自己不過把開始的時間提前了幾年而已!

對不起了,“拉客”的原創人,我插了一杠子,你那么靈活的腦子一定能想到其他致富路徑的!……

小川縣車站外,這時才是早上八點半左右,路過這里的各色行人都對蹲在路邊不斷干嘔,臉色青白,搖搖欲墜的小女孩抱以無限的同情之心。

衛小娟謝絕衛小兵的攙扶,緩緩站直身子,揉揉太陽穴。她忘記了,這個十歲的衛小娟是個連公車都未曾搭過的人,近兩個小時的車程,狹小的空間,不斷的走走停停,真是太折磨人了。心里做了一個決定,一定要盡快讓家里變成有車一族。

衛大河四下打聽了一番情況,順便給侄女買了包酸酸的“達利雪梅”,遞給衛小娟后,笑著道:

“二哥,咱們先送小娟去文化局吧,我剛才問了一下,文化局就在那邊不遠,文化局的對面就是小川縣的公園,那邊賣文化用品的各種店鋪都有,聽說還有一個批發市場呢?你不是叫小娟給軍區的兩位選禮物嗎?正好合適!不過,駕校有點遠,在東城門外,我們只有坐個三輪去!”

衛大軍聞言,考慮了一下,帶著幾人一邊往文化局的方向走,一邊對衛小娟說道:

“待會兒我們見見馬老師就走,留你一人在那沒問題吧?”

見女兒點頭表示沒事,接著道:

“你可要好好配合人家!完事后你就在附近走走,買兩樣合意的禮物送人,中午隨便吃點東西,下午就在公園轉轉,估計下午四點左右就在車站等我們,知道了嗎?”

衛小娟接過他手里的錢,乖巧的點點頭。

幾句話時間,幾人來到了文化局門口,趁著門衛大爺進去叫人的短暫時間,衛小娟快速掃了一遍周遭如今的環境。這條街,衛小娟就是閉著眼睛也能說出來二十年后各個商鋪、路口……的詳細情況!

這條街叫公園西街。二十年后,這兒的馬路要寬闊得多,剔除了兩邊的綠化帶,現在所站的店鋪廊沿會改造成人行的大理石紅磚道。

文化廣播局是后來的電視臺所在,往東過了楊柳河的小岔口,就是一個大型的批發市場,副食品、小百貨、甚至水產、肉類……種類相當齊全,就是不知道現在市場里面物品的種類如何?市場那邊是一溜各式商鋪,再過一個岔口,就是小川縣人民醫院!……

對面的公園大門同樣往東走,一溜平瓦房木門商鋪會被一棟棟商品房取代;同樣過了那條楊柳河往東,會有小川縣第一家三星級賓館拔地而起;然后是中國銀行、自來水公司、一家接一家的通訊店鋪一直延伸到公園東街,這條街的每一個十字口,每一個岔道,現在都還看不出一絲繁華的樣子。但就是這里,衛小娟見證了自己打工所在通訊店由小到大,鋪子主人謝老板從零到百萬家產的崛起!算算時間:十年!這里十年后就開始熱鬧起來了!

衛小娟并非沒有想過早點來這里發展,但是“錢”始終是個大問題。現在唯有“望父早日成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