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日子大幸福

第三十二章 山林野趣

衛小娟的病來的快,去得更快!在舒安鴻那打了一針,被王芳背回家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又恢復了活力。

她估計,可能是在學校想那些舊事的時候有些迷糊了,燒了一下午,反而走出那個怪圈了。

難得這個周六,學校里只讀半天書。王芳得知了,王友才一家早上就回王家院子了。剛吃過午飯,她也急匆匆帶著衛小娟姐弟跟著往娘家去了,衛大軍則要晚上才有空去接她們幾人。

衛小娟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圍著一條針織的紅圍巾,戴著一雙厚厚的線手套。這些線織品都是任長鳳看她滿手的凍瘡后,連夜給她織的。雖說顏色不一,但勝在暖心。

嚴格來說,王芳娘家離她們家不遠,王家所在的山谷就在對面的山上,眼力好的人還能看到人家院壩里晾曬的被面什么顏色。只是,走起路來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了,先從這邊下山,沿山下的小河走上一二十分鐘,淌過河,就開始攀爬一個接一個“之”字形的窄小山道。

出發才二十分鐘左右,衛小娟已經累得喘不過氣了,看到已在不遠處的王家谷,衛小娟停下步子。十分羨慕前面跑的飛快的衛小明,真懷疑他是什么構造?怎么比自己這個“重生人士”還牛啊?幸好還有王芳背著背簍在后面殿后。

“姐!你快點,這兒有蘿卜吃嘍!”

然后,衛小明叫道。接著,把手圈在嘴邊,對著山下不遠的王芳大叫:

“—媽——!快點啊!”

聽著山林的回音,還有零星幾聲狗叫,衛小娟緊張四望,壓低聲音吼道:

“還叫,剛才害的我還不夠慘啊!不準叫了,再把誰家的狗叫出來,我一定會生氣的!”

“哈哈,姐,這里沒有人家誒!你還好意思說,剛才三外公家的三條狗跑出來,你做了什么?幸好媽在后面哦,不然你非被幾個舅舅笑死!”

衛小娟不理他了,跟了上去,想起剛才的事情,她也是“老”臉通紅。娘仨在過河上山時說好賽跑,衛小明最快沖到了約定的地點:三外公家的小魚塘。興奮的他大吼大叫,結果:樂極生悲,旁邊院子嚎叫著沖出三條大狗。

衛小娟剛跑到他身邊,見此情景,竟然超乎尋常的潛能發揮,一把將身后的衛小明抱到自己面前擋住。不僅如此,在聞聲跟出來的幾個堂舅喚回狗兒之后,她還克制不住顫抖的雙腿,沒臉的癱坐到了泥地里,不是衛小明不計前嫌抓住她的話,還會一骨碌重新回到山腳。直到王芳追上來,她才急急拉著衛小明躲過幾個“頑皮”堂舅嘲笑的話語。

衛小娟的外公:王顯林,是一位精神矍鑠的高瘦老頭;外婆:陳淑芬,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婦女。兩人一輩子也沒有出過遠門,即使到他們遠嫁的大女兒王芬家,也寧愿翻山越嶺走個五六小時,永遠是雷打不動的“11路”,。從來不愿花五十分鐘去坐他們心中“昏天黑地,窄小煩悶”的公共汽車。

他們一家屬于典型的靠山吃山!圈上一個小山谷,放養著幾百只雞,可以賣雞和雞蛋;養了四五十只山羊,每到冬天來臨,就會有販子來收購活羊;山地里的玉米,菜籽,用來換大米和糧食;蔬菜也可以自給自足;山上還有一種棕樹,更是他們大部分的經濟來源,棕葉可以捆綁秧苗、棕芯可以編織工藝品、棕皮可以做棕墊、鞋子、棕繩。

衛小娟大舅王友才腿上帶點殘疾,就專門在小店囤積本地人收割好的棕皮、芯、葉,然后賣給外地來收購的商人,賺取中間差價,利潤還是不錯的。

衛小娟的小舅王有為,就在家里協助王顯林做活。也有兩個孩子,分別是五歲的王婭、一歲多點的王東,生活還算比較富足的。

此時是下午三點左右了,王芳和兩個弟媳在一旁密林里挖著“折耳根”、“蕨苔”等野菜。衛小明還在和羊群的“頭羊”培養感情,以便回去的時候可以牽著它,領著浩浩蕩蕩羊群想走哪就走哪。王芳爸和王芳最小的弟弟王友為正拿著彎刀在棕樹上面仔細“剮”下層層老皮。

衛小娟正坐在山頂的一塊巨石上面享受野果的美味。身邊放著土語叫的“救兵糧”,其實就是在枝椏上密密麻麻長著一種小指尖大小的紅色果子,味道酸澀,有點像是山楂;還有樹上自然風干的野柿子;一種冬天獨有的紫色漿果。現在若是秋天的話,吃的還有好多樣呢!重生后的衛小娟對這些東西可是愛不釋手,吃得是心情大暢。

衛小娟打了一個酸甜的飽嗝,站起身子,張開雙臂,閉上眼睛感覺清新的山風縈繞,再睜開眼睛享受“一覽群山小”的感覺,心里一片清明!老天安排自己再多活一次,就開心的活吧,想舊事干什么?元錦已經算是優質男人了,看在樂樂的份上,大不了提前就掐斷他的初戀,把他早早捏在手心!

想罷,對著大山信心滿滿叫道:

“—啊——!好高啊!”

啊—啊—

除了大山傳回來聲聲回音,隨之而到的還有狗叫聲,衛小娟黑線的看著她外公家的“趕山狗”狂吠著出現了,正打算罵那條沒眼色的黑狗兩句。

就聽見王有為驚喜的叫著:

“黑子,快追!”

語音未落,他就跟著黑狗往另一個山頭跑去,衛小娟也感到新奇,在衛小明大呼小叫的陪同下也跟著追了出去。

王芳幾人只是抬頭看了幾眼,又繼續說說笑笑尋找野菜的蹤跡了;王芳爸沒了兒子的幫忙,只好坐在樹邊抽起了煙葉。

衛小娟跑得氣喘吁吁也沒追上前面的兩人,她也不知道追了多遠,直跑得筋疲力盡,一屁股坐在地上。恍悟,剛才這種什么都不管,一直往前沖的感覺真的很快意,這才是適合自己的人生態度吧!

五點過一點,他們就準備回家吃飯了。王友為的妻子早就帶著“黑子”發現并捉到的野雞回家了,她還趕著給一歲的兒子喂奶呢?

上山容易下山難!不過難不住長年與山林打交道的農民。看到衛小明在纏著外公砍棕葉的時候,衛小娟就知道,可以不用磕磕跘跘走路了!

叉坐在數十片疊起來的寬大棕葉上,雙手從腿間抓著柄端,跟在衛小明身后,一路急速的下滑,衛小娟張大眼晴看著前面的道路,口里也連聲大呼:

“—啊——,我來啦!哈哈!……”

近三百米的坡道一瞬而下,比那些游樂園的過山車刺激多了,這個不用轉圈,不用倒立,倒是不怕會昏頭轉向。不過!三百米外要轉入下一個滑道了,衛小娟顯然得意忘形了,當看到衛小明瀟灑的出腳蹬住一塊路邊的石頭“剎車”時,她連忙左右四顧試圖找到“剎車點”,可是,太晚了,只聽:

“啊——,快走開。”

“砰—”撞在一塊的聲音。

“哎喲,哎喲!……”衛小明捂著屁股的慘叫聲。

“哈哈……”衛小娟銀鈴似的大笑在林間響起,衛小明聽到警告倒是讓開了一點,但衛小娟蹬住“剎車”時,身子還是不可避免的和他撞成一團。

“好啦,不要叫了,轉彎,繼續起飛!”拍了一下表情夸張的衛小明,伸手指向前方。

“那你走前面。”衛小明吃一塹,長一智,讓出了前面的位置。

“讓開,先走就先走!”

“起飛!耶!”衛小娟開始享受從前不曾領略的無憂童年了。

兩人就這樣一路滑行,很快就直達王家屋后的竹林了。

姐弟兩人走的捷徑是山里人的“運輸道”。山里人砍倒了大樹,大都會把樹木從高處往低處滑下去,省了人力的搬運。時間一長,常用的地方就會形成寸草不生的滑道。坡度不是太大的地方,就是小孩子玩耍的天然滑梯,當然,有些大人為了便捷,也會順道滑下去的。

兩人揉著發燒的屁股,扔掉幾乎“體無完膚”的棕葉,回到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