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息尚余溫

第三十七章 爭持

將府春仲,空影浮光掠云屏,碧湖如明鏡。

將府的馬車過來的時候,門口的百姓中已是人聲沸天,還有幾個性格火爆的直接大聲罵道:“想不到譚大人竟然是一個負心漢!”

跟隨來的家丁粗暴地隔開人群,讓宰相下車走入堂上,京兆尹站起來與他行禮。宰相還算給面子,虛扶一把京兆尹,然后站到跪著的二位女子身旁。

他看了一眼歡酒,面色毫無波瀾:“你便是陸姑娘?”

“是,我今天來就是要為我妹妹申冤。”歡酒跪在地上,恨恨地瞪視他,“她所言非虛,你卻讓人把她當成鬧事的來毒打,害得她在如花般的年紀就……”

歡酒的聲音哽住了,余溫在人群中看著她,心疼不已。歡酒現在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一定是真實的。她每次說“我妹妹”“她”的時候,都是無比艱難的吧,要回到過去看著那個可憐的自己。

“這位姑娘,你怕是認錯人了吧。”宰相皺皺眉頭,像是很不滿一個陌生人對自己展現這么強烈的情感。

“譚以桓!我妹妹為你而死,死前還在念叨你的姓名,你怎可如此絕情?”歡酒激動地站了起來。

“大膽!怎可直呼譚大人名諱?”

歡酒字字悲切:“大人,奴家的小妹在年幼時便因戰亂與我失散,兩年前才與我相會。可是這第一次會面,竟成了我們的最后一次!”

她看了宰相一眼,繼續說道:“小妹在咽氣前把什么都和奴家說了,她失散后被一個青樓女子撿起來,從此一直在青樓長大,后來成了辛城小有名氣的歌伎。

“在十二年前,她剛成名不久,一個正要趕春闈的少年譚以桓對她一見鐘情,遂日日來青樓聽她唱歌,表露心跡。小妹資歷尚淺,馬上墜入情網。二人私定終身,結發為誓,贈玉為信,情真意切。

“少年走之后考了好功名,從此在官場平步青云,十二年內官拜相位。可是他不知道歡衣為了他不再接客,在青樓備受冷眼,熬不住了想到京城來尋找當年的那個譚以桓。

“可是對方說不認識她了。”

歡酒踉蹌走到宰相旁邊與他直視:“可是譚以桓說,他不認識陸歡衣了。”

宰相后退一步:“姑娘實在是誤會了,在下沒有……”

“譚以桓……”

“不許直呼宰相大人的名……”

這三句話幾乎同時說出,電光火石間,余溫只覺得歡酒含淚的眼睛迸射出來的光芒能瞬間殺死那個破壞氣氛的京兆尹。

歡酒繼續用她顫抖的聲線詢問:“譚以桓,你對得起你的良心嗎?”

“本相堂堂正正,問心無愧。”

本來圍觀人群都在對譚大人指指點點,說他的不忠;可是宰相來了之后一直很平靜,一點也不慌張,所以百姓們也在猜疑會不會真的只是誤會一場。

“好個問心無愧。”歡酒拿出方才京兆尹還給她的半塊玉佩,“我問你,你敢對著這塊有你姓名的玉佩說,你問心無愧嗎?”

宰相從容地撫了一把胡須:“陸姑娘莫要胡攪蠻纏,本相已經重復多次不知道陸歡衣了。”

“你可敢發誓?”

“本相為何要因一個陌生女子的污蔑就隨便起誓?”宰相嗤笑道,“陸姑娘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歡酒氣結:“譚以桓你……”她說著要去扯宰相的袖子,譚大人躲避不及,與她拉扯,僵持不下。

這邊京兆尹看宰相受到威脅,叫兩邊的衙役上去把歡酒拉開,圍觀眾人也是不停在討論,場面一片混亂。

“相府夫人到!”人群后出來一座抬轎,譚夫人由侍女牽引下來,姍姍地走進去。

她不慌不忙,行到正與宰相拉扯的歡酒旁邊,揚手就是一個巴掌。

歡酒被打得松開譚以桓袖子,倒在地上,嘴角洇出血色,左臉一個鮮紅的一個五指印,可見譚夫人下手多重。

譚夫人看也不看倒在地上,沖被她嚇到的京兆尹微笑行禮:“大人,事關我家大人,怨不得妾身沖撞公堂了。”

她站到宰相身邊,溫順地問道:“相公可被那潑婦所傷?”宰相仍然是不咸不淡地回話:“未曾,多謝夫人體恤。”

陸白衣看不下去了,把歡酒小心扶起后對京兆尹說:“大人,且不提譚以桓是否負心,只憑兩年前他放縱守城士兵踢打無辜女子導致其傷亡,又該當何罪?”

京兆尹答道:“主使者罰銀十兩,杖責二十下;從犯罰銀五兩,杖責十下。”

宰相應道:“本相從未做過,為何要罰?”

“奴家親眼看到的。”

“僅憑青樓女子的言語,不可信。”

圍觀百姓里一陣騷動:“為什么不可信?不把青樓女子當人看啊?”余溫回頭瞧去,是那日彈琴的凌霄。她繼續喊道:“那你們就不要來青樓左擁右抱啊!”

“凌霄!”她旁邊的一個女子捂住她的嘴,把她從人群里拖走了。可凌霄這么一喊,百姓們也炸開了。

“如琴娘子可漂亮了,美人說的話一定是實話……”

“想不到當今宰相大人不能公允對人,大抵是心虛不敢接招了吧。”

“我站出來幫腔的話,如琴會不會愿意與我風流一晚嘿嘿嘿……”

一個老婦人走出來:“大人,老朽也是目睹歡衣姑娘被活活打暈過去。”

又一位農夫高聲說道:“我記起來了,兩年前我好像看到過一個女的被一群士兵打。”

當年的事情看到的人本就不多,記得的更少,愿意出來作證的便只有包括陸白衣在內的三個人。

宰相的臉上終于出現了波動:“老人昏智不可信,那位農夫看到的也許并非歡衣姑娘。”

“事到如今你還要狡辯?”歡酒的語氣如霜雪冰冷,“譚以桓,你今日若是能在公堂之上發誓說從未負心,我就回辛城守著我妹妹棺木過一生,再也不來京城。”

譚夫人臉上的笑容也沒有了:“蠻婦休得要挾,以為胡言亂語一通,相公就能以性命為你起誓了嗎?”

京兆尹拍拍驚堂木,清過嗓子后威嚴道:“物證、人證俱全,譚大人請勿平白無故浪費時間。本官……”

“大人且慢。”歡酒打斷他的宣判,“譚以桓,我不需要你拿銀兩、也不想看你受責,只要你一句誓言,從此以后再不糾纏。”

宰相似乎暗暗松了口氣,與譚夫人對視一眼,然后伸手起誓:“我譚以桓不曾認識辛城陸歡衣,從未負心,若違此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歡酒臉色發白,跪下對京兆尹磕了一個頭:“大人,大概真是民女搞錯了,萬分抱歉。”

她又對譚以桓一字一頓地說:“譚以桓,是我低估了你。自此辛城陸氏,再也不會出現在你眼前。”

然后歡酒就像一片紙一樣,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悄無聲息地飄出公堂。

陸歡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