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他國色天香

第一百二十六章 自知

馬車先在定國公府門前停下,清柔禮貌的和許雁伽作了別,便下了車。景瑚也很快跟了下去,站在府門前和她說話。

一離開許雁伽的視線,景瑚就捏了捏清柔的臉,做出惡狠狠的樣子來,“今日有我大表姐在,我是沒法問你和那位其鹿公子的事情了,不過你別想著逃,三天之后我就來收賬。”

清柔微微紅了臉,“知道了。”末了又添上一句,“不過有些事情,也不是你想想的那樣的。”

景瑚就更來了興致,“我想的是哪一樣,你說的又是哪一樣,我可不明白。”

清柔到底還是靦腆,只是望著她,笑不出來,輕輕推了她一把,“好了好了,你快回去吧,若有閑時,替我向你大嫂問號。過幾日若是得閑,我會去府上拜訪的。”

三月里燕京人家最是忙碌,恐怕她說的過幾日,至少也要等到月中她們家辦春宴的時候了。

的確也不早了,景瑚就不再逗她,上了馬車回了永寧郡王府。

崔氏可許昱也在永寧郡王府中她母妃的棲雪閣坐著說話。景瑚和許雁伽進門的時候,許昱像是已經被崔氏收拾過了,耷拉著腦袋,一副沒精神的樣子。

有過上次的教訓,在許側妃面前,景瑚是不敢隨意開腔打趣許昱的了,就只是笑容甜甜的跟崔氏問了好,挨著她坐。

今日她母妃的心情看起來倒是不錯,便問起許雁伽今日在灞水邊的事情。景瑚這才覺得事情糟糕,她忘記囑咐許雁伽不要把她和柯明敘的事情告訴她母妃了。

許雁伽一邊答她母妃的話,她就一邊提心吊膽的。

只聽許雁伽道:“今日灞水邊的確很熱鬧,燕京之地的繁華與開闊,便又是嘉禾所不能比的了。還碰巧遇上松石書院的學子在灞水邊舉辦詩會。”

“我雖不懂詩詞,可結識了定國公府的六娘子,有她為我細細解釋品評,也懂得了其中妙處。燕京實在是物華天寶之地,不過去了一次灞水邊,便覺得自己漲了不少見識。”

還是把松石書院帶出來了,希望母妃不要一下子聯想太多才好。不過,原來徐沐柔也帶著許雁伽去看了詩會的嗎?

還以為她們不過是臨散場的時候才過來的。來時是為了柯明敘,走時恐怕一顆心都要碎盡了。去年她和清柔在熙和園中偷聽到她和侍女說話,她似乎還想讓淮邑鄉君幫她這個忙。

真是可笑,淮邑鄉君就是再有能耐,難道還能左右柯明敘喜歡誰,不喜歡誰?

她母妃還沒說話,崔氏先笑起來,“伽兒今日才出了一個下午的門,就能與定國公府的六娘子交好了?”

又慈愛的看了景瑚一眼,“可見是我們瑚兒用心照顧你表姐了。”

景瑚有些尷尬,只好笑了笑。崔氏久不在燕京,對這些世家小姐自然也并不是很了解,徐沐柔是庶出中的庶出,品行也不過如此,就是和她交了朋友,也算不得是什么好事。

她就道:“我看清姐兒和大表姐也很合得來。”又為崔氏解釋道:“清姐兒是定國公府的八娘子,是國公爺和國公夫人的女兒,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崔氏便道:“如今你們年輕一輩的小娘子們,我是真不知道了。定國公府的小姐,我也就識得元娘一個,便是今日我帶著昱兒去拜訪的那位侄兒的媳婦。”

“他們是在西北,她公公的任上成的親,宗族里的許多人之前都沒見過她,更別說是我這樣早早嫁到江南去的人了。”

“今日相處下來,實在是覺得溫柔大方,懷著身孕,做什么事也都井井有條,說不出她一句不好的。”

夸了定國公府的元娘一通,又對許雁伽道,“伽兒既然交到了這樣的朋友,就該好好同她們學一學才是,將來若是出嫁,也能得婆家人喜愛。”

定國公府的元娘是如何做人的景瑚不知道,可是她知道徐沐柔可不是什么端莊的大家閨秀,許雁伽若是跟她學,那才是真正糟糕。

等有機會的時候,她再跟許雁伽說一說好了,省得她被徐沐柔給騙了。

不過,今天許昱似乎沉默的有些反常,該不會是在人家庶吉士面前自慚形穢,所以一蹶不振了吧。

不撩撥他幾句,景瑚實在覺得自己有些皮癢。

剛要開口,便聽見許雁伽道:“……表妹似乎和那位柯公子很熟悉。”

景瑚才回過神來,就發覺她母妃已經面色不善的盯著她。她只好硬著頭皮道:“先時我也不知道松石書院的詩會會在今日的灞水邊舉辦的。”

“我是愛湊熱鬧的性子,見了這樣的情形,哪有不過去看看的。而且松石書院如今的山長是清姐兒的二舅公,只是陪著她去和他打招呼,偶然遇見了柯世兄而已。”

“也沒說什么話,只是柯世兄作為兄長,最近不得閑,所以向我打聽了幾句大嫂和冱哥兒的事罷了。也算不得很是熟稔。”

許雁伽便微微低了頭,“原來是這樣。從前只聽說過大表嫂有一個哥哥,考中了狀元,沒想到我第一次來燕京,便有機會能遇見。”

許雁伽今日的話,實在是有些多了。

許側妃心念一動,“說起來,這位柯大人倒是還沒有成親,也是青年才俊,只是年紀偏大了些。”

崔氏忙道:“畢竟是大家出身,柯太師是何等樣的人物,對自己孫兒的婚事,定然是有計劃的,與我們這樣的人家,自然是沒有關系的。”

她的話一說完,許雁伽的頭便更低了些。

景瑚都看得分明,也知道她們在打什么機鋒。她知道自己的母妃有時候不著調,沒想到能不著調到這份上。

許家到如今,不過算是商賈鄉紳,娶婦要低娶,可也不至于低到這份上。許雁伽的身份,是遠遠夠不上柯明敘的。

不要說是她,只怕是江浙總督許家的女兒,柯太師也未必會看在眼中。先有一個元儷皇后,再是她母妃,再到如今東宮中的許莞南。許家女兒的名聲,實在已經很不好了。

人有自知之明是好事,這一點,崔氏比她母妃要強的多。

請記住本書域名:biqiuge。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