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他國色天香

第二百三十章 想法

“我六姐姐如今十六歲,才剛剛定親,我急什么,還有兩年呢。我父親和母親總也不會叫我吃虧,走一步看一步吧。”

景瑚便道:“你也是心寬。要攜手過一生的人,你就這樣由著你父母安排?江南多才子,你活了十幾年,難道就真沒見過什么能讓你心動的?”

雖說大家女子,不好隨便見世面外男。可是謝家這樣的大家族,今兒這家來一個表哥,明兒那家來一個表哥,光表哥就不知道能見到多少了。

“江南多才子是不錯,可有幾個能比得上我表哥?連我表哥我都不喜歡,還能喜歡別人?”

景瑚點了點頭,這倒也是。在她心中,柯明敘自然是這世間最好的男子。

“再說了,女子是要出嫁,相夫教子不錯,可人生的價值我從未覺得只體現在這里。若是夫婦之間實在難以和平共處,那和離也就罷了。”№Ⅰ№Ⅰ

“出嫁時是門當戶對,要和離時,也不必懼怕夫家。到時候回家,清清靜靜的過日子,抹抹骨牌,難道不好么?正好也能幫一幫我母親,省得她總是被妯娌欺負。”

景瑚靜默了片刻,謝池瑩還以為她是怎么了,“是不是被我說的話嚇到了?難道你就從沒有這樣想過?你可是縣主,地位本來就比一般的男人高。”

景瑚想了想,好好斟酌了一下語句,“我當然也有這樣想過的。我父王和母妃都對我那么好,在家錦衣玉食,什么也不缺,我做什么要嫁出去吃做人家媳婦,做人家妻子的苦楚。”

“可是在這世上生活,標新立異是很難的,我父王和母妃再寵愛我,也不會允許我一輩子在家里,因為他們會覺得那樣是害了我。”№Ⅰ№Ⅰ

“既然想著自己要出嫁,我就不想抱著這樣悲觀的想法。我希望我的夫君是我所喜愛的,他也同樣的喜歡我,我們會在一起好好生活,孝順彼此的父母,養育我們的孩子。”

“我們中間不會再有別的什么人,就這樣快快樂樂的過完一輩子。這是我的想法。”

謝池瑩笑著搖了搖頭,“太理想化了。也許是我見的人太少了吧,我并沒有喜歡過別人。也許等我有了喜歡的人,也會生出如小縣主今日的美好期冀來。”

“但我實在是太害怕事與愿違了。”于她而言,還是聽從父母的安排更好一些。從來沒有多少的喜歡,也就不必擔心將來被辜負。

每一個這個年紀的小娘子,對婚姻的想法都不一樣。謝池瑩在這一點上,還是更像清柔。№Ⅰ№Ⅰ

清柔說的對,不是每一個人都像她一樣能拿出十分的勇氣,去追逐自己喜歡的人的。也不知道她收到她給她寫的信了沒有,將來和周其鹿又能落一個什么樣的結果。

如果周其鹿的那幅畫上畫的真的是她,而他們最終又錯過,實在是很遺憾。

謝池瑩又問她,“小縣主可還有什么問題么?”

景瑚想了想,“那位馮姑娘,年年都會過來小住?你七叔母很喜歡她么?”

“就知道小縣主要問,我看你同她說話的時候,就已經疑惑的不得了了。”謝池瑩用宮扇敲了敲景瑚的手臂,“她年年都過來,自然也是有她的盤算的。”

“七叔母想讓她嫁給我九哥哥,是我三伯母的小兒子。其實我倒是也不怎么討厭馮云簪,我和我十妹妹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有時候也要起齟齬,她總是勸著十妹妹不要和我起沖突。”№Ⅰ№Ⅰ

“只是她到底是馮氏的外甥女,要說多喜歡她,那也是沒有的。”

這就沒什么可奇怪的了。自我認識不夠明確的人,總有幾分癡心妄想。

謝池瑩的三伯母是趙氏,是燕京恒國公府的嫡出小姐。若是馮氏那個做了江蘇布政使的女兒想嫁過來也就罷了,馮云簪的父親不過是個舉人,什么破落戶,也想來攀這樣的親家。

“我覺得她的性子有些弱弱的,倒是和你母親有些像。就是攀上了這門親事,其實也還不如不攀。”

“你母親好歹還是出身名門望族,又娘家作為靠山,她什么都沒有,就一個也要看人家三太太眼色的姨母,能頂什么用。真要說起來,門當戶對,還是有些道理的。”

“自己性子強些是最好,畢竟人總是要靠自己。人也都是欺軟怕硬的,娘家也要好些,才在夫家人面前能真正有底氣。”№Ⅰ№Ⅰ

謝池瑩忍著笑,“小縣主說起別人的事情來,倒真是頭頭是道。難道你和我表哥就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了?我表姐做了你的嫂子,你又要反過來做她的嫂子,這算是什么?”

景瑚煩躁起來,“你今天就是刻意要跟我作對。”燕京城里比這亂的多的關系多了去了,也不差她這一樁。更何況上次柯明敘已經打算寫信勸柯明碧和景珅和離了。

方才謝池瑩說起“和離”說的那叫一個輕巧,可若是像柯明碧這樣,有了孩子的,又該怎么算?丈夫再混賬,這個孩子畢竟是她辛苦生下來的,有她一半的血脈,難道就能拱手相讓,從此再不過問?有幾個女人能做到。

至少母妃就不可能讓柯明碧把冱哥兒帶回柯太師府去,她是絕不會讓郡王妃看她的笑話的。

她當時也還是想的太簡單了,聽了柯明敘的話,就下意識的覺得他能把一切的事情都安排好,也有些害怕再去過問,怕又聽見什么不好的消息。

總之這件事暫時也不必告訴謝池瑩了,她要笑話她,那就笑話好了。此外,她是不是也該找機會問一問他這件事的進展?

用過了晚膳,走的慢,一炷香的時間就能到達的路程,硬是走了小半個時辰。

謝池瑩在拂昏院附近停住了腳步,回頭去和她母親說了幾句話,便回來挽著景瑚,“我怕今晚我十妹妹她們還要來打擾你,所以和母親說了,帶你去認一認我那里的門。”

正好景瑚也并不覺得累,想再在謝家四處看看,認一認路,省得無論做什么,都要謝家的丫鬟來引路,便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