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第七百一十一章原來如此
第七百一十一章原來如此
杭州行在去河東,何止千里萬里?不要忘了,現在中原地區還在女真人手里,要到河東,需要逆長江而上,由江南,至荊湖,再入四川,隨后北上,經漢中,入陜西,再從陜西渡過黃河,這才算到達。
數百名官員,光是挑選征召,就不是幾個月能下來的事情,如果慎重仔細一些,一年都沒辦法。等你挑選齊了,再往河東走,這該是猴年馬月的事?而且,數百名官員吶!這如果是在說牲口,那都得關好幾圈!更何況,這是在說苦讀幾十年,從科舉考試中脫引而出,再有一定資歷的朝廷官員!你不可能把剛剛考中的進士放到地方上去作一把手吧?上哪兒去找這幾百名官員?就算你找到了,那這段時期以內,河東怎么辦?
如果說,徐衛仍舊保留有“便宜黜陟”的權力,那么他就可以立即從川陜兩地的官員中挑選一批出來應急,先把官府這個班子搭起來。至于軍事防務,那更不在話下。
趙諶此時才覺得這件事情還真不小!倒是可以在朝廷另行安排之前,由川陜宣撫司暫管河東,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當初是不是不該收徐衛的權?
“這事,朕仔細斟酌。”半晌之后,趙諶也一時沒有主意。
徐六此時又道:“陛下,這獻降一事,如何處置?”
“什么獻降?”趙諶怔住了。
徐六也不明所以,示之以手中青字牌道:“徐衛在上報中,請求親自帶領韓常以及金軍降兵降將前來江南貢獻。”
“嗯?”趙諶更加疑惑,上前來取過牌子,仔細一看。原來還真有這件事情,方才他太過匆忙和激動,連看幾次,目光都在收復了多少州縣上打轉,壓根就沒看清楚中間雜著的那短短一句話。這也怪徐衛字跡太過潦草所致!
“王師一舉收復河東數十州縣,這是普天同慶的大事,獻降嘛,自然是要的。”趙諶笑道。宋代有這種制度,就是打了大勝仗以后,朝廷都要地方上來京城獻俘,并舉行的儀式,以彰顯國威。從前跟黨項人打仗,拿下個幾百里土地就不得了,必定搞獻降。這回河東數十州縣回歸,哪有不慶的道理?
“但,徐衛請求親自來行在?”徐六提醒道。
趙諶一時不決,這手握重兵的軍隊統帥,主動要求到中樞,這歷來都是證明自己大公無私的最好方式。徐衛此前,就已經幾次主動提出入朝覲見,這回又要親自來獻降,這個人倒也挺謹慎的。或許,就是因為朝廷收了他“便宜黜陟”之權,使他知道上頭對他有些擔憂,所以借此自白。
但話說回來,這天下的文官武將,哪個都能輕易來江南,唯獨徐衛不能擅自職守。他一身系著川陜,西面要彈壓吐蕃人,北面要盯著黨項人,東面還得警惕女真人。而河東諸州剛剛收復,他要忙的事情肯定少不了,怎么能離開?
“兩位賢卿以為如何?”趙諶問道。
“還就不必了吧?這獻降之事,遣一將佐來就是,何須徐郡王親自跑一趟?”趙鼎道。“他為川陜長官,代天子守牧一方,這動不動往行在跑,怕有人議論不務正業。”
徐六當然知道徐家老九打的什么算盤,所以他不表態,只道:“但聽陛下裁奪。”
趙諶背負雙手立在堂中,想了想,搖頭道:“朕看,不必,派個人來就行了。這河東剛剛收復,他要主持的事情想必也不少,就不必在乎這個形式了。”
“正該如此。”趙鼎道。
這君臣三個又歡喜了一陣,趙諶有些累了,便叫趙鼎徐良自去。兩位宰相拜辭,剛要離開,忽聽皇帝道:“徐卿。”
徐良停了下來,返回堂中,趙鼎自去。
“朕記得徐衛一母同胞的兄長徐勝,現任兩興安撫副使,是么?”趙諶突然沒頭沒腦地問了這么一個問題。
徐六心頭一跳,不動聲色道:“回陛下,正是。”
“哦,據說徐衛從小喪母,是他兄嫂拉扯長大,有這事么?”趙諶又問。
徐六此時已經猜測到皇帝的用意,答道:“徐母在生下徐衛以后,便不幸辭世。臣的二伯從此沒再續弦,所以徐衛自幼便是由其兄徐勝,其嫂王氏撫養,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正是如此。”
趙諶聽罷,詢問道:“既然如此,朕欲召徐勝代表川陜,前來行在獻降,賢卿覺得合適么?”
果然不出所料!徐良心里暗道一聲。在皇帝問起四哥時,他就知道對方打的什么主意了……
老九累立奇功,控弦二十萬,在西北威望卓著。更任著川陜最高長官,手持權柄,這難免多多少少地引人猜忌。皇帝此前收了他“便宜黜陟”的權力,就是這種“猜忌”的表現。可現在,河東諸州的收復,讓皇帝意識到,外頭的事離了老九還真不行。
就是簡單的一個恢復河東司儀行政,如果老九不管,都讓朝廷來操辦,你還真辦不下來。于是,皇帝又想著把權力再次下放給他,可又覺得手里沒抓著點什么,心里就空落落的。
自古以來,就有“質子”這一說。本朝也有這樣的例子,大將常年帶兵在外的,一般都要有個兒子在京城或者周邊供職,說穿了,就是作人質。可問題是,老九連生兩個女兒,現在倒有了個兒子,卻還是個娃娃。你總不可能把一個幾歲的娃娃弄來作人質吧?你天天給他把屎把尿?
既然兒子不成,那退而求其次,兄弟也行。徐家這一代,兄弟五個人,老大徐原去世后,還剩下四個。但唯獨徐四,是徐九一母同胞的親兄。而且,徐九和徐四感情好,長兄如父,所以把他調來行在,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名義上是叫他來行在獻降,等著看吧,獻降一結束,皇帝肯定就會下詔,在中樞機構,或者兩浙宣撫司里給他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將他留在江南。這樣,他才能放心地把權力交給徐衛。
“再合適不過!若以徐勝來朝獻降,對其本人自然是一種榮寵,對徐九又何嘗不是一種嘉獎?”徐良“極力”贊同道。一般來說,外地帶兵的武官,能到中樞一睹天顏,這首先就是一種榮耀。其次,按照慣例,凡是來京獻降的,皇帝一般都會升他的官,并賜給金銀戎器等。西軍元老種師道,昔年就曾經親自到東京獻降,向哲宗皇帝奏功,得到晉升。近一點的,大哥的次子,徐成,也曾經受到老九關愛,派他到杭州獻俘,回去以后,也直接穿上了紅袍。所以,只就“獻降”本身來說,這算是個優差。
“好,那就這么定了。賢卿馬上就可以復函川陜宣撫司,命徐勝帶領韓常等下江南。”趙諶笑咪咪地說道。
第二日,皇帝連發三道詔書。第一道,就是任命李若水和朱倬為參知政事,協助宰相,但徐良推薦的秦檜暫時還沒消息;第二道,再次下放“便宜黜陟”的權力到川陜宣撫處置司,其實,就是下放給徐衛。第三道,已經光復的河東地區,暫由川陜宣撫司代管,容朝廷布置。
河東半壁收復的消息一傳開,滿朝大臣振奮不已!就連退休在家的徐處仁、王庶、折可求、許翰等老臣,也上表向皇帝表示祝賀。折可求因為聽說徐衛收復了麟府路,還專門派人保護折家的祖墳,十分感激,親自登門,向徐良表示感謝。
甚至于被軟禁在德壽宮的太上皇趙桓,也罕見地派內侍向兒子道賀。當然,這里面多少有點別的意味在,因為徐衛是趙桓在位時,一力栽培提拔的。徐衛能有今天,固然和自己的努力分不開,但如果沒有趙桓當年刻意的拔擢,恐怕也不會升得這么快。趙桓派人給趙諶道賀,就是說,你能領導國家辦成這些事,還是跟我原來的建設有關系,所以,是不是改善一下關系?
在戰事告一段落以后,徐衛仍舊留在河東境內,因為他要操辦的事情太多了。各地沒有官府,所以暫時只能軍管,甚至要把地方上的豪強召集起來,權且管治縣鎮。然后,就是要解決義軍的問題。
跟在他身邊的六七萬義軍,你總得有個安排,不能讓他們再去鉆山溝吧?而且徐衛非常了解,義軍固然是本著抗金的宗旨成立的,但借抗金之名,行害民之實的,也不是沒有。處置不當,就會成為河東的隱患。
怎么處置?最好使的,就是大宋歷來的手段,招安。當然,把‘招安”用在義軍身上不太恰當,但意思差不多。
這六七萬人馬,就是以后河東的軍事力量。徐衛打算將他們全部收編,給予番號,從此就不是游擊隊了,而是正規軍,這項事務非常繁雜,所以徐衛暫時也回不去興元。而金軍仍舊在太原,所以部隊也暫時不能撤。
一直忙到七月初,才大體有了個眉目。這一日,徐衛正在靈石縣衙里接見一些義軍領袖,邵興,邵翼、鄭普、黃守等人都在。
“卑職代弟兄們謝過大王再造之恩!”邵家兄弟雙雙跪在地上,執禮甚恭。
“起來起來,這本是應該的。我曾作義軍總管,你們都是我的部曲,我自然要替你們尋出路,起來。”徐衛伸手道。“不過丑話我說在前頭,有了編制,有了番號,再作不得那流寇行徑。我知道,你們的部隊里有人匪氣很重,具體的,我就不多說了,你們自己心里要有數,不要讓我為難,如果讓我為難,我就只能讓你們更為難。”
“是!卑職一定整頓,再有害民之舉,不消大王發話,卑職自己處置!”邵興正色道。
“好,起來起來。”徐衛再次喚道。這河東兩大義軍,紅巾軍是鄭普黃守帶起來的,而這兩個,原來是他的部將。不對,部將有些抬舉了,這兩人昔年在楊進部,不過是都頭指揮使一類的小軍官,平常連徐衛的面都見不著,只能算是徐衛的兵。
既然是徐衛的兵,那么紅巾軍自然就跟虎兒軍有淵源了。所以,得先安排好邵家兄弟的部隊,再來管紅巾。
正說著,一名佐官踏入堂來,到徐衛跟前,小聲道:“大王,這是陜西送來的急報。”
“急報?興元來的?”徐衛皺眉問道。
“不是,是鄜延帥司。”佐官回答道。
徐衛接過,揮了揮手,剛要看,想起堂上還有人,遂對一眾義軍領袖道:“好了,今天到這兒,你們且去住下。”
等眾將拜辭以后,他拆開那封公文一看,原來是鄜延經略安撫使徐洪報來的消息。紫金虎的目光上下移動,越看眉頭皺得越緊,最后,一掌擊在案桌上,滿面怒容!
“來人!召各司正副長官來見!”
不一陣,楊彥、吳璘、張憲、王彥、徐勝等將急匆匆趕來。可能是聽到傳令的軍官說大王好像有些惱火。
進了堂,行了禮,徐衛叫諸將坐下。楊彥是個急性子,忍不住問道:“大王,何事?”
徐衛立在案桌后,聽他這么一問,一把抓桌上的公文,怒道:“我當初就跟契丹人說,一勞永逸地解決西夏問題,他們不聽。現在倒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去他娘的,黨項人反復無常,他們這是在作死!老子饒不了它!”
聽他劈頭蓋臉一頓罵,將帥們都變了顏色。怎地?黨項人作亂了?還牽連到契丹人?
徐衛氣呼呼了悶了一陣,這才道:“剛剛收到鄜延帥司的急報,說是五月間,黨項人趁遼軍和蕭合達的主力出征燕云,發兵進攻蕭合達的巢穴。咱們的鄜延、環慶、涇原三司都按原先預計,出兵干預,夏軍這才退卻。”
“黨項人這是失心瘋?怎么突然去進攻蕭合達?”楊彥不解道。
“這不明擺著嗎?夏軍進攻蕭合達的地盤,等于是威脅遼國的后背!這樣一來,那蕭斡里剌還能安心和女真人作戰?恰好此時,遼軍因為跟兀術的主力決戰失利,正打算重整旗鼓再戰時,一聽后院起火,只能罷兵,無功而返!”徐衛怒道。
諸將聽到這里,心中已經雪亮。難怪金軍大舉南下馳援太原,原來是遼軍已經被他們擊走了!娘的,黨項人這回完了!徹底完了!
如果不是他們在后頭作怪,遼軍怎么會撤?遼軍不撤,兀術怎么敢南下?兀術不南下,太原早他娘破了!河東說不定都光復了!真他娘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回去以后,鐵定沒有黨項人好果子吃!
契丹人也是,當初大王就提出解決西夏,他們非不肯,現在倒好,養虎為患了吧?阿呸!黨項人也配稱虎?就他娘一顆老鼠屎!回陜西以后,集結大軍,踏破賀蘭山!夷平興慶府!逮住夏主,狠抽他一頓!
“這就怪了,黨項人之前已經被宋遼兩軍打得沒了脾氣。河西全丟,橫山全失,并且宣布脫離女真,怎么突然又變了?”吳璘質疑道。
“這可能跟女真人有關,十有,是金廷授意串通的。女真人自知兩面受敵,難以應付,所以就勾結黨項人,能亂一路是一路,結果,就把契丹人給亂了。”張憲道。
徐衛聞言冷笑道:“跳梁小丑!你們信不信,黨項人肯定還作著美夢,以為女真人會替他們出頭。”
“哈哈!癡人說夢!女真人自身都難保?還有閑心管它?不信走著瞧,黨項人十打十會被女真人出賣!要抱大腿,也不選粗的,站錯邊了,黨項人!”王彥大聲道。
徐衛平復了一下心緒,坐回位置上,朗聲道:“咱們現在就得考慮下一步怎么作,這河東暫時穩定下來,不過金軍還在太原沒撤,我軍也不能全部抽身回關中。依你們看,怎么好?”
張憲第一個發言:“大王,卑職個人愚見,金軍不太可能再大舉南下。他們先跟遼軍血戰,已經是強弩之末,再攻掠河東,恐怕力有不逮。所以,卑職建議,留一軍在此鎮守,余部返回關中,把西夏的問題解決掉。”
“西夏的問題不能只有咱們出力吧?契丹人自己犯的錯,他們可能更惱火。”楊彥道。
“這是自然。”張憲對著點了點頭。“永興軍距離河東最近,留下楊經略足以應付女真人。”
楊彥一聽,拍著胸口道:“大王,諸位,你們只管回關中,有楊某在此坐鎮,女真人不來便罷,但敢來,保證寸土不讓!”
徐衛想想,這倒也是個辦法。金軍南下奪回“失土”的可能性并不大,就算來了,宋軍已經把住關口,留楊彥一軍在此足矣,更何況,還有義軍可供驅使。一念至此,又道:“都是這個意思?”
第七百一十一章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