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這東西,就是給人鉆漏洞用的……
除了言家,沒有其他家族的人可以操縱他人的陽壽——這是言咒師家族的規矩,也是最大的規條。
可是,任何的規條都會有它的漏洞,或者說,人們都可以憑著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他們可以利用的漏洞。
這條束縛除了言家以外的三大家族使用言咒的規條,實際上并沒有取得任何的效果。
文家和諭家其實都是利用了這個規條里的一個子大做文章:
“人”
沒錯,其他家族的人不可以動“人”的陽壽的腦筋,那他們自然只有從其他地方獲取這言咒的使用資本了。
諭家的方法是“鬼咒師”,讓施咒者本身成為縛靈,這樣就可以利用已成縛靈者的“鬼壽”來施用言咒。
文家的方法雖然不像諭家這么極端,可殘忍程度事實上也好不到哪兒去。
要了解文家人的方法,就要先了解一個概念。
什么時候開始人算是擁有陽壽?換句話說,就是什么時候開始,人能算是真正擁有生命?
是從母親的懷抱中呱呱墜地的瞬間,是我們第一次張開眼的瞬間……
還是我們生命的胚胎初次形成的瞬間?
事實上,在精子與卵子初次相遇,并融為一體,形成受精卵的那一瞬,人生命的最初形態便誕生了。
而其后影響人一生長短的陽壽,也就在那一刻便定下了。
只是,從胚胎逐漸形形并誕生的這十個月內,我們到底能不能算人?
這就和雞生蛋,蛋孵雞的道理一樣,直到蛋殼被頂破之前,雞蛋就還是蛋,不能算是雞。
所以在懷胎十月的嬰兒真正降生之前,我們都還只是生命的某種形態,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人”。
這段從受精卵到嬰兒的十個月,這段是人又不是人的模糊時間,就是文家言咒師的入手點。
其實,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受精卵形成的原理,和煉蠱并沒有什么區別。上千萬的精子奔向那僅有的幾枚卵子,只有最優秀的,速度最快的精子,才能有獲得生命的榮幸。
文家的言咒師們利用了這樣的原理,卻又轉換成了另外一種形態。
他們讓成千上萬的精子全部進入到被挑選的卵子中,然后將這幾乎數之不盡的受精卵,放到他們特質的“人造子宮”內,將他們培育。
文家人自然不會是想得到千萬個孩子,他們想要的,是這千萬條生命在非人形態時的陽壽。
這就是“蠱生”。
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是有它的存在意義的。就像是這樣精子,如果它們連最快到達卵子的能力都沒有,即使形成受精卵,甚至成為嬰兒誕生到這個世界,也會有很大概率在先天上有所殘缺,生命力也絕不會如何頑強,陽壽也自然不會長到哪兒去。
可“蠱生”的優勢就在于數量。幾百個百年的陽壽,和上萬個一年的陽壽,在算術上的結果是一樣的。
在某些文家絕不外傳的特殊言咒的作用下,在人造子宮內孕育著的這千萬個“陽壽容器”,會在獲得意識以前,就先得到一種本能。
一種互相吞噬的本能。
每個受精卵都像是一個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只要兩者一接觸,其中一個就會將另外一個吞噬,并消化。
在吃掉這個生命的同時,兩者中更為強大的一個,也會獲得兩人份的陽壽。
除了文家的人,沒有人知道這個言咒具體是如何運作的,也沒有人想知道。
即使是在四大家族中,也沒人會喜歡“人吃人”的文家。
如果說諭家還會得到一些起碼的尊重,那文家在四大家中的地位,就是徹底的被唾棄和被鄙夷者。
別人的鄙視和不屑,并不會改變文家的“生育”風格。
能最后從這人造子宮中降生的生命,絕對只有一個。它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證明了自己生命力的強韌,并且在那嬰兒如拳眼般嬌小的心臟中,已經跳動著至少上萬年的陽壽。
這就是“蠱生”,通過這樣的儀式誕生的人,就是文家的言咒師:文蠱生。
所以,別的言咒師要花費上不少的時間在賺取陽壽上,可文家的人卻不用。
因為他們每個人從誕生的一刻起,就注定是可以活上幾萬年的妖精。
不僅如此,在經過了蠱生的儀式之后,文家人都會得到一種特異的能力:分裂靈魂。
文家言咒術的主旨就是操縱人,而當言咒師同時操作很多人時,就會使用出這樣的力量。
分裂出來的靈魂可以和主人格保持性格上的完全一致,全又可以在同時思考絕不相同的事,而且這樣的思考都會直接反應到主人格的大腦中。
這是言咒也無法做到的事,其他家族的人只能認為這是在蠱生的過程中,誕生者在獲得陽壽的同時,也整合了那些并未生成的靈魂。
這些分裂出去的靈魂,在控制他人的同時,也會在無意中吸收被控制者的陽壽。
雖然這樣的吸收無法和言家的陽壽轉換相提并論,吸收陽壽的數量少得可憐,而且還受到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可被靈魂碎片所附身的人,多少都會損失掉一點陽壽,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并不是言咒的效果,而是經歷的蠱生之后,文家言咒師的靈魂好像都擁有了吞噬陽壽的微弱能力。
也因為這不是言咒所致,所以言家人也無法因此拿文家開刀。而且文家人最擅長的“傀儡術”對于擁有一定能力和堅強意志,尤其是對于其他言咒師家族的人無效,所以其他幾家人并沒有把他們放在眼里。
正因為這樣,文家人才可以一代又一代地繼續著這樣的生存方式。才會有一代又一代的“文蠱生”降生。
這就是文家的言咒師,一個帶著上萬年陽壽降生的天生殺人者,一個擁有無數靈魂的傀儡師。
這就是,姜夜鶯現在所看到的文雅。
真正的文雅。
繼續慢慢更哪慢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