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軍閥

第404章,洪門

來到司機所指示的第一個巷子口,站在路口往里面看去,只見巷子深處別有一番天地,巷道中部有一面古色古香的牌樓,兩座石獅子坐立在牌樓左右。正中間的牌樓上面有四個斑駁的刻字,寫的是“頂天立地”。穿過牌樓繼續向前走,一棟三層樓高木結構東方建筑映入眼簾。這建筑的形狀看上去有點像是閩南式的土樓,但又有江南園林棱角風格。

正大門十分寬闊,有幾分衙門的味道。大門口的臺階上有好幾個披頭散發的青年,正在給幾個燈籠刷油漆。還有一個穿著考究長衫的中年人,像是監工似的坐在一旁加了薄毯子的藤椅上,一邊抽著旱煙,一邊盯著那些年輕人用工。

陳炯明邁步上前,大聲的請教了道:“敢問這里可是安量堂口?”

一個青年站起身來,帶著狐疑的臉色問道:“請教貴姓?”

陳炯明說道:“在下姓陳,五天前與貴堂口張干事……”

不等陳炯明把話說完,那青年又問道:“請教貴姓?”

陳炯明微微一怔,心中驚奇起來,這人年紀輕輕難道耳朵有問題?他沉了沉氣,加重聲音又答了道:“姓陳。”

青年臉色稍微有變化,不過還是點了點頭,再次問道:“請教貴姓?”

陳炯明與自己的隨員面面相覷,這人到底怎么回事?是人傻了還是故意捉弄?他皺著眉頭,有些不高興的說道:“這位小兄弟,你何故一個問題要連問三遍,要是你聽不清楚我大可寫給你看,要是存心戲弄這可說不過去了。”

那青年聽到這里,反倒冷笑了起來,說道:“哼,你竟然聽不懂我的話,還敢來這里叫門,看你是華人的份上今日不追究,你趕緊走吧,這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來的。”

陳炯明氣不打一處來,剛要上前繼續理論,這時,一直坐在大門口臺階上那個長衫中年人緩緩站起身來,笑呵呵的說道:“金福,退下,這位可是咱們大佬的客人,不得無禮。”

那叫金福的青年有些好奇,連忙問道:“師叔,他可不是咱們自己人呢?”

中年人罷了罷手,說道:“這事你不用多管,四海之內皆兄弟,不是一個屋里的人也能成為兄弟朋友,你先忙你的去。”他一邊說著,一邊從臺階上走了下來。

陳炯明耐心等著這中年人走來,然后拱手行了一禮,說道:“在下廣東陳炯明,前幾日與貴堂張干事有過期約,今日特意到貴堂拜會。張干事事前應該有所交代才是,若是先生不知,但可差人去問一問。”

長衫中年人微笑著拱手還禮,說道:“敝人安良堂青剛執事常正,屋里排行老五,先生稱我常五就好,正是張三爺交代在此迎接陳先生。現在小輩有所冒犯,敝人一時未曾反應過來,實屬得罪,還望陳先生見諒。”

陳炯明聽到這里,心中總算舒了一口氣,他說道:“哦,既然是一場誤會,索性不必再提了。先前在路上有所耽誤,怕是誤了與張三爺的見面,還有勞先生帶路。”

長衫中年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引著陳炯明和隨員走進大門。

在穿過前院小道時,陳炯明忍不住好奇的問道:“敢問常先生,先前那青年不像是染有耳疾,為何一個問題要反復問上三遍?”

常五哈哈笑道:“剛才那小輩是在盤問先生的底子,他問話的方式是咱們洪門由來已久的江湖切口。都是陳規陋習了,在美國基本上早已不用這一套,也只有這些新進屋的小字輩剛剛學到手里,總想躍躍一試罷了。”

陳炯明恍然大悟,接著又問道:“既如此,那我當時應該如何作答?”

常五說道:“陳先生是故國革命志士,曾經與孫逸仙先生并肩作戰,也算是咱們自己人,咱們洪門的切口不妨告訴陳先生好了。先前那小輩的問法,在咱們屋里頭叫‘三請教’,第一請教是問你本人的尊姓,第二請教是問你拜山兄弟的姓,第三請教則是問咱們洪家家姓,也即回答姓洪即可。”

陳炯明感慨的點了點頭,自嘲的笑道:“洪門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先前真是獻丑了。”

常五搖了搖手說道:“陳先生太客氣了。陳先生不是我們洪門中人,不知道其中典故那是情理之中。更何況這些陳年的舊習大部分都不再使用,很多洪門年輕一輩的兄弟甚至都不知道,也只有一些還記掛著傳統的堂口會專門教授這些瑣碎,權作保留典故而已。”

邊說邊走,他們已經來到前堂的大廳。常五請陳炯明和隨員先坐一會兒,又吩咐了下人準備茶點招待,之后他便進到后院去通報了。

剛喝了半盞茶,常五與另外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先生走了出來,那老先生同樣穿著一身長衫,質地上甚至要比常五更樸素一些。此人正是陳炯明前期接觸的張三爺。洪門致公堂和安良堂雖然有過注冊,并且還興辦了一些公司經營實業,經濟實力十分雄厚,但很多老一輩的成員是踩著血淚一步一步打拼過來,對來之不易的今天十分珍惜,所以日常生活依然簡樸平庸,毫無破張浪費的習慣。

陳炯明起身相迎,問好道:“張三爺別來無恙,今日要多多仰仗張三爺了。”

張三爺微笑道:“陳先生太客氣了,司徒總理尚在后面處理一些公司的事,稍后便會出來接見陳先生。咱們先坐著聊聊,都是自家人,陳先生千萬不要拘禮才是。”

陳炯明笑道:“多謝張三爺。”

落座之后,張三爺沉吟了片刻,說道:“陳先生之前與我談的事,這幾天我已經轉告司徒總理了。不怕實話跟你說,總理對陳先生的提議有些猶豫,咱們洪門單單在美國就有七八十個堂號,這些年各堂號之間依然矛盾重重,雖然我們致公堂一直致力于翰旋調節,促成洪門的統一團結,可是畢竟勢單力薄,收獲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