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開局女知青以身相許第一卷第396章讓《亞洲日報》,一鳴驚人_wbshuku
第一卷第396章讓《亞洲日報》,一鳴驚人
第一卷第396章讓《亞洲日報》,一鳴驚人
聽到林火旺如此自信的回答,霍英棟在電話那端沉默了一瞬,隨即爆發出更加爽朗和欣賞的大笑:“好!夠霸氣!林生有魄力!
那我就看你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了!
等今晚那個‘傻小子’回來,我會好好‘啟發’他,看看我們霍家該在正餐里吃哪一塊肉。”
話語里的弦外之音,是對接下來如何引導霍震挺介入對置地的爭奪有了計較。
“有勞霍生。”
林火旺微微頷首,掛了電話。
書房內重歸寧靜,但空氣中彌漫著無形的硝煙味道。
林火旺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寧靜的淺水灣海面。
蔚藍的海面下,資本與權謀的暗流正在洶涌集結。
電話鈴聲再次響起,是內線。
林火旺走回書桌旁拿起話筒。“老板,是我,高喬浩。”
電話里傳來高喬浩帶著一絲疲憊卻異常興奮的聲音。
“說。”
“剛剛確認,第一批資金,一百億日元,全部順利過海!
通過不同渠道,以貿易往來、投資分紅、藝術品買賣等名義,分十三筆匯入我們在東亞、匯豐和渣打開立的共七個離岸及本地賬戶。
手續齊全,干干凈凈。
目前總計價值兩億零三百余萬港幣現金,隨時可以調用!”
高喬浩語速很快,清晰匯報著這關鍵的進展。
林火旺的臉上終于露出一絲更深沉的笑意。
這是啟動的資本,是撬動未來港島地產格局的杠桿。
“很好。資金到位,如箭在弦。”
他頓了頓,“日本那邊呢?惠子有什么補充?”
高喬浩的聲音更加激動:“惠子社長讓我轉告老板,第一,《龍JUMP》目前勢頭太猛,已經成為日本國民級的現象!
出版社的品牌價值和盈利能力得到各大金融機構的高度認可!”
他加重語氣,“惠子社長說,如有更大規模的‘臨時作戰’需求,憑借《龍JUMP》現有六百萬冊級別的穩定周銷量和后續版權現金流做抵押擔保,她可以從三和、富士、住友等核心銀行渠道,聯合撬動一筆總額不低于五百億日元的超級低息‘特別項目貸款’!手續已經在路上了!”
高喬浩的聲音難掩激動,仿佛握著通往金庫的鑰匙,“只需要老板您點頭,這筆五百億日元,約十億港幣的彈藥,三到五個工作日內就能注入我們在東京的離岸資金池!
絕對低息!
三和銀行的佐藤行長甚至暗示,如果需要,《龍JUMP》的IP價值評估還能再提升百分之二十!”
“五百億?”
林火旺端著咖啡杯的手指在杯沿上輕輕敲了一下,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銳芒,隨即化為胸有成竹的笑意。
他將杯子擱回一旁的描金骨瓷托盤上,發出清脆的“噠”一聲,清晰,穩定。
窗外淺水灣的海風似乎都因為這數額而帶上了一絲灼熱的氣息。
“惠子做得很好。
這筆應急款,就是我們的戰略預備隊,備而不用,關鍵時刻能定乾坤。
你轉告她,保持與銀行的良好接觸,確保我們這條融資渠道永遠暢通。”
“明白!”
高喬浩應道,迅速記錄下要點,然后語調轉為更切合當前戰局的專注,“第二件事,老板。
按照您之前的部署,針對置地集團的暗線收購,今天已經開始‘細水長流’了。”
林火旺嘴角微揚,這是他此刻最關心的核心動作之一:
“哦?進度如何?有沒有打草驚蛇?”
“市場反應平穩如常。
我們利用前期到位的資金,通過分布在東亞、匯豐、渣打以及幾個英屬維京群島的空殼公司賬戶,由七個不同經理人團隊交叉操作。”
高喬浩語速流暢,顯然對流程爛熟于心,“第一批買入非常零散,單筆交易金額控制在二十萬港幣以下,交易時間分散在全天各個時段。
目前目標很明確:避免在任何一個交易單元留下大額購買痕跡,規避監管紅線,更絕對不能被怡和洋行那幫老狐貍嗅到任何‘惡意收購’的氣味。”
他停頓一下,補充數據:“截止今日閉市前,全天共吸納置地股份四十三萬七千股,僅占總股本不足萬分之八,耗費資金約一百五十萬港幣。
雖然量小,但方向很穩,按此節奏推進,如您所料,以置地當前約六十億港幣的總市值,不動聲色地在公開市場吃到4到4.5的目標份額,價值約兩億四千萬至兩億七千萬港幣,完全在可控范圍內,時間也足夠充裕。”
“不錯。”
林火旺滿意地點點頭。
這種潤物無聲的手法,正是他需要的。
“記住,我們的目標不是短期炒高股價,而是要在不知不覺間,積沙成塔。
5的公告線是紅線,在此之前,要做真正的影子獵人。
確保每一個賬戶內的股票持有量低于5,任何能被查出的關聯賬戶的股票綜合,也不能高于這條紅線。
所有操作必須分散、低調,市場任何一點異動都要立即暫停,報告給我。”
“是,老板!
我們會像蜘蛛結網一樣謹慎!”
高喬浩立刻應諾。
“另外,”
林火旺的聲音低沉了一分,帶著洞悉未來的鋒芒,“我讓你收集的‘彈藥’呢?
準備得如何了?”
這時林火旺口中的“彈藥”就指的并非資金,而是另一類足以在關鍵戰役中重創對手的武器。
“已經在梳理!”
高喬浩精神一振,“根據您提供的幾個關鍵方向和時間點線索,我們在倫敦金融城、港島地產記錄署和相關的財經媒體檔案庫三個層面同時著手。
重點調查怡和洋行及旗下置地集團近三年來可能存在且未被完全曝光的負面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土地交易貓膩,比如‘勾地’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重大建設項目上的偷工減料記錄、財報中可能隱匿的關聯交易損害小股東利益證據、管理層個人違規操作的線索等等。
特別是那些曾被短暫壓下、或者只在特定圈層流傳過又被撲滅的丑聞。
我們請了專業的商業調查公司和頂尖的財務分析師協助梳理信息鏈。”
他語氣帶著一絲冷酷,“老板放心,只要存在過,就一定有蛛絲馬跡。
這些東西,比真金白銀更能動搖對手的根基和市場信心,我們會在最需要的時候,讓它們重見天日。”
林火旺的指尖在紅木書桌上輕輕劃過,留下無聲的軌跡。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在資本戰爭里,信息戰往往是撕開銅墻鐵壁的第一刀。
重生而來的林火旺,自然很清楚,這個年代,怡和洋行利用置地集團的許多違規騷操作,只不過當時都被悄無聲息的掩蓋住,并沒有引起市場的恐慌與反應。
在這個年代的華資,是真的沒有幾個敢去動怡和洋行這樣的龐然大物的,畢竟華資們大多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凈。
但是……
林火旺就絲毫沒有這樣的顧慮了,他把一些后世了解到的,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團好幾條線的“丑聞”線索,都交給了高喬浩派去暗中調查了。
只要目標方向明確,還是很容易找到這些蛛絲馬跡的證據的。
“好,持續跟進,確保關鍵‘彈藥’的可引燃性。
寧可慢,也要確保精準致命。”
“明白!我們會確保每一條線索都扎實可引爆!”
高喬浩鄭重承諾。
書房內陷入片刻沉靜,只余座鐘滴答。
海風吹動窗紗,送來一絲咸澀。
林火旺的目光望向窗外淺水灣遼闊的海面,仿佛穿透了時間,看到了那場即將席卷港島資本圈的滔天巨浪正醞釀成型。
資金、情報、盟友、對手的憤怒與狂妄……所有棋子都已按他設定的軌跡在移動。
這時,高喬浩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幾分如釋重負又躍躍欲試的興奮:“老板,最后一項也是剛拿到的好消息!”
林火旺收回目光,看向話筒。
“《亞洲日報》!”
高喬浩聲音提高了幾分,“出版署剛剛正式批復,《港島晚報》更名《亞洲日報》的刊號申請,通過了!
所有前置手續全部完成!”
他的興奮溢于言表,“第一期報紙已經全部排版審校完畢,印刷廠今晚就能開工!
內容我們也按照您之前的指示,精心準備了大招。”
“尤其是您欽點的開山大作,《尋秦記》的連載首章已經準備就緒!
新組建的編輯部那邊反饋,內容極具沖擊力,情節引人入勝,遠超港島現有任何武俠歷史小說!
配合我們準備好的重磅新聞——”
高喬浩賣了個關子,但林火旺自然心領神會。
必然是以獨家視角報道那晚那場霍大少在淺水灣三號別墅門口丟盡顏面的鬧劇,以及可能延伸出的關于霍家行事作風的“深度觀察”,這將是《亞洲日報》打入市場的第一記重拳!
“萬事俱備。”
高喬浩深吸一口氣,沉聲問道:“老板,您看……我們定在什么時間點‘發炮’(發刊)最為合適?”
林火旺臉上終于露出了今天最為舒展的笑容,那笑容自信而銳利,如同即將出鞘的利刃。
他緩緩地、清晰地吐出決定勝負的命令:“明日黎明破曉之時。讓《亞洲日報》,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