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215章 林老師這人,最記仇

《星島晚報》自38年創報,發展一直非常平穩,穩居香江的一線報紙。

到1954年,創始人扈文虎的女兒扈仙接過家族遺產,大力發展旗下報業,并于1972年將《星島日報》、《星島晚報》、《星華日報》、《英文虎報》等媒體進行整合,成立了香江星島報業,以集團軍作戰的形式很快便成為香江首屈一指的傳媒集團。

扈仙本人更是成為香江“報業女王”,名氣不亞于乃父當年,財富更是更勝一籌。

進入八十年代,香江報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家報紙、雜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總是花招百出。

《星島晚報》自六十年代起便吃到了大尺度內容的紅利,程易秋作為報紙的副主編,對于這一類的內容自然異常的敏感。

香江的讀者對于愛情是有偏愛的,尤其是帶肉戲的,這也是為什么郭良蕙、李碧華、張愛玲、亦舒等諸多女作家的作品會在香江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

《情人》在氣質上與這個年代很多香江女作家的作品都有不謀而合之處,同時文筆更加細膩老道,對于男女主角的愛情,兩人之間的兩性描寫,無不是艷妍流美,婉轉誘人,比之如今市面上流行的那些愛情,高出了不知幾籌。

程易秋在征詢了幾位看過《情人》的讀者意見之后,便果斷找到了老朋友古蒼梧,提出了希望轉載《情人》這部。

他也是通過古蒼梧之口才知道,原來《情人》這部婉轉艷妍的作品竟然是出自于一位內地作家之手,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人居然還是個男的!

原來《八方》上的那個“林為民”不光是筆名,還是個真人。

不過這樣一來反而更好辦了,內地與香江之間的稿酬差距是以十倍、百倍計的,估計連個新人的價錢都用不上就能拿下這部的轉載權。

可程易秋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盤還沒等打響呢,就被對方一巴掌甩在了地上。

“現在怎么辦?”

程易秋看了看老友,猶豫片刻,“要不然,你再打個電話,商量商量?”

古蒼梧忍不住給了他一個白眼,“要打電話你打吧,我可沒那么厚的臉皮,這位林先生脾氣大的緊!”

程易秋無奈道,“那,給他加十塊港紙!”

古蒼梧徹底無語,他覺得老友自從當了這個副主編之后,真的完全變了,滿身商人的銅臭味和吝嗇。

“你自己跟他說吧。”

古蒼梧打定了主意不再摻和老友的破事,抱著手走到一邊。

程易秋頓時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猶豫了片刻之后,他還是決定再打一個電話。

之前他純粹是抱著撿便宜的心態,現在既然撿不到便宜了,那就給個相對高一點的價格。

做生意嘛,不丟人!

顏文景聽著林為民語氣極為不耐的說了幾句,便放下了電話,關切道:“怎么回事?”

“《八方》的編輯,說香江有家報社要轉載《情人》,給了我一個千字十塊港元的價格。”林為民簡單的解釋了兩句。

香江現在還在英國人轄下,港元自誕生之日起便是英鎊的附屬貨幣,到1972年由于英鎊的連續貶值,英國宣布實行浮動匯率,香江經濟由于港元與英鎊綁定,遭到沉重打擊,于是與英鎊脫鉤。

同時由于香江自身的經濟體量太小,港元作為貨幣流通范圍狹窄,必須跟強勢貨幣綁定才能保持幣值穩定,于是又宣布與米刀掛鉤。

1973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港元又被迫與米刀解綁,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

結果到了1982年,港元在一年之內經歷三次危機,香江經濟遭受到沉重的打擊,香港決定與米刀實行固定匯率,一美元兌換7.8港元,形成了聯系匯率制度并一直延續至后世。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米刀匯率已經無限逼近2:1,換算一下,電話那頭給出的千字十港元,大約就是千字兩塊五毛多錢。

行業內,文章和轉載的稿費差很多時候可以達到三四倍的差距,如果換算一下,其實還算可以。

但問題是,林為民在自家單位發表作品都是千字十五塊的標準,這回《當代》發《情人》是老蒙和老覃軟磨硬泡在降到千字十二塊。

對外要稿費唯唯諾諾,對內要稿費重拳出擊?

這不是林老師的風格。

況且他又不是沒有在國外發表出版的經歷,《霸王別姬》這一年多給他賺了二三十萬米刀,現在回過頭來撿這千字十塊港元的小便宜。

那不是自掉身價?

他還沒那么目光短淺。

跟顏文景聊了一會兒,林為民本正打算離開,顏文景辦公桌上的電話再次響起。

“喂,伱好!”

林為民和顏文景示意了一下,就準備出辦公室,沒想到顏文景聽了電話那頭說了兩句話,又朝林為民招了招手,示意他留下。

掛斷了電話,林為民問道:“領導,什么情況?”

“還是香江那邊的電話,估計還是想再跟你談一談,再等一等吧。”

林為民有些不耐煩,看了看手表,勉強道:“行吧。”

又等了十多分鐘,電話終于再次響起,這次換林為民接電話。

“喂,林生,你好,我是《星島晚報》的副主編程易秋。”

上來就自報家門,稱呼上少了一個字,別看這一個字,但在香江卻是地位的差別。

程易秋之所以這么叫,主要是為了體現他對林為民的尊重。

林為民后世好歹也看了數不清的香江電影,對于這點語言習慣自然是了解的。

“程主編你好!”林為民客氣的說了一句。

“哈哈!真是不好意思,之前是我托古先生向您提出轉載請求的。我們倆的溝通可能出了點問題,我跟他說的是人民幣千字十塊。”

千字十塊人民幣,那便是千字三十四塊港元。

看似提高了三倍不止,但放在如今香江的報刊界,千字三四十塊錢,屬于象征式的稿費,每天給報紙供稿的作者當中,獲得這個檔次的稿費的供稿者是最多的,毫無名氣,文章質量乏善可陳。

很多人壓根就不是沖著這點稿費寫稿的,完全是因為興趣,所以叫象征性的稿費。

林為民再次搖頭,心中對于程易秋這人的觀感再次下降。

“程先生,我想你還是想清楚之后再來和我談吧,或許你們報社還是別轉載我這部了。”

林為民還是沒忍住,說了一句尖酸刻薄的話,這人前倨而后恭,口惠而實不至,做事小氣的緊,反反復復,真是讓人倒胃口。

不轉載最好,替你們報社省下了一大筆錢。

這沒說出口的后半句話,算是林老師給程易秋最后的體面。

作家、文人不是清高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農民靠種地為生,工人靠上班為生,作家靠寫作為生,對于安身立命的本錢沒有不重視的。

后世曾經統計過,在汪增棋老先生與友人、出版社、編輯部溝通的總計293封信件當中,提及稿酬的書信有42封,約占全部信件的六分之一。

老先生也在信中直言,他寫東西不為利,為名。但為了家人,也得多掙一點錢。

另一方面,稿費標準的高低,某種程度上也是發表或者出版方對于作品的認可程度。

出的價錢低,等于說你這質量不行啊!

相比程易秋在轉載稿費上的斤斤計較,林為民更在意的是這個原因。

辛辛苦苦寫出來的作品被人嫌棄來、嫌棄去,放誰誰能不生氣?

“又談崩了?”

顏文景見林為民這次只說了兩句話,便掛斷了電話,臉色也黑了下來,問道。

林為民搖頭道:“大概是想跑到我這撿便宜的,以后這家報社的電話不要接了,浪費國家資源。還有這個《八方》……”

林為民說到這里停了下來,“算了,跟他們也沒關系。”

嘴上這么說,林老師心里打定了主意,以后這個《八方》也要拉進黑名單。

真以為發老子的,是我占你們便宜了?

被程易秋給惡心到了的林為民,把這股怒火順帶遷怒到了《八方》和古蒼梧身上。

誰說文人不小氣的?

林老師這人,最記仇!

尤其是碰到想黑他稿費的!

香江方面《星島晚報》來電請求轉載《情人》的事就這么過去了。

十月走完,迎來了十一月。

月初有兩件和林為民有關的事,一件是話劇《套馬人》在首都劇場公演,另一件則是《情人》發表在《當代》今年的第六期上。

《套馬人》自今年年初發表以來受到了數以十萬計讀者的歡迎,刊發的《人民文學》第一期增刊銷量突破了150萬冊,出版征訂量50萬冊,現在正在朝百萬冊的銷量進軍。

之前改編話劇的消息早已傳的沸沸揚揚,在未公演前便獲得了很多的關注。

如今一經公演,便立刻受到燕京話劇市場和愛好者,包括很多讀者的熱烈追捧。

跟《套馬人》受到的熱烈追捧相比,剛剛在《當代》上發表的《情人》命運卻截然不同。

(本章完)

最新網址:mhtxs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