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獵耕記

第223章 百年不壞的繩索

第223章百年不壞的繩索第223章百年不壞的繩索←→最新網址:sjwx

一路順著山道徑直回家,并沒有遇到任何情況。

在經過石河子大村子的時候,陳安看到竹林里有些別人扔掉的壇壇罐罐,于是鉆了進去,進行翻撿。

山村的人,不少人喜歡將這些廢棄的東西往竹林里扔,里面弄得亂七八糟的,看上去很臟亂。

“安哥,你找那些東西干啥子?不臟蠻?”

馮麗榮有些嫌棄。

“拿回去栽蕙草!”

陳安笑著回了一句:“家里面的東西都是新置辦的,可沒有栽蕙草的東西。這些破爛的壇壇罐罐,拿回去清洗打理出來,栽蕙草最好。”

“栽門前那些山石旮旯里面就行了!”

馮麗榮喜歡歸喜歡,但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那不得行,要是栽在那地方,等到那些雞仔孵出來,會啄,夜里有老鼠會來咬……而且光線太強了,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曬死,你沒有看到,這些蕙草都是長在樹林里面,有樹枝樹葉遮陰蠻?”

陳安見馮麗榮似乎沒有太過重視,于是叮囑道:“這棵蕙草很特別,山里也少見,得小心伺候,很多人喜歡蕙草,我估計以后也會很值錢。”

馮麗榮點點頭,見陳安挑選了兩個半截土罐,還在翻找,她又忍不住問到:“找一個就行咯,找那么多干啥子?”

“那么大一簇蕙草,我之前看過,總共有八苗,可以兩苗一盆,分成四盆來栽,等到明年新抽出苗來,就好看了。”

分苗,大概是將蕙草一盆變兩盆,兩盆變四盆最快的方法,就這一簇蕙草,陳安直接分成八盆都可以。

馮麗榮見陳安又翻找出兩個,也跟著鉆進竹林,幫忙提了兩個,然后一起回家。

村里進入農閑,不少人要么忙著進山采藥,設套抓野味,要么砍柴,為過冬作準備……

好幾個路過的村民看著兩人提了破破爛爛的壇壇罐罐從竹林里出來,都投來怪異的目光,被陳安直接忽視。

也有人問找這些東西干什么,陳安也只說拿回去栽點花花草草。

一場婚禮,除了少數兩三家,別的人家幾乎都到場了。

他們都沒想到,當初一個山石遍地,沒人看得上眼的盤龍灣,被陳安這么一打理,一切變得井井有條,比擠在大村子里安逸多了。

就連院子里留著的那些山石,似乎也一下子變得順眼起來。

栽些花草,倒也正常,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倒也沒太當回事。

兩人提著破爛罐子回到盤龍灣,就蹲在河邊,抓著河里的河沙,將四個半截壇子里里外外好好洗了一遍,這才拿著回到院子。

陳子謙和耿玉蓮在家,兩人在宏山家幫了幾天忙,現在房子已經蓋好,只剩下樓板鋪設和家具打造,暫時沒什么事,回到家里,開始忙著修理通往青溝的山道,用石頭鋪路鋪臺階,就為了能好走一點,不用一下雨就弄得滿褲腿的泥。

看到四條獵狗先回到院子,知道陳安他們回來了,老兩口也跟著回到院子,見兩人提著破爛壇子回來,也滿是不解。

“拿這些東西回來干啥子?”

耿玉蓮也是一臉嫌棄:“都是別人扔掉的,有些還是死人用過的。”

的確,村子里面老人過世,生前用過的不少東西,會被搬出來找個岔路口,能燒掉的燒掉,燒不了的就直接扔山溝或是林子里面。

耿玉蓮這是覺得晦氣了。

陳安倒是沒管那么多:“拿回來栽些花草,總不能用家里面這些好的壇壇罐罐來栽撒……對了,老媽,老漢,你們要是上山,看到那種葉片跟一般的蕙草不同,開素白、素紅和素黃的蕙草,記得挖回來,這些東西,山里都少見,難得遇到一棵,我估計以后會很值錢。”

他可沒忘記,過上些年,蘭花被炒作起來的時候,多少人滿山遍野尋找的情形,就連不少縣城里的人,也整天往山里鉆。

一聽蘭草可能值錢,耿玉蓮就沒有再多說什么了。

陳子謙則主要是回來看看兩人有沒有出什么狀況,見兩人都好好的,叫上耿玉蓮折返回去,繼續修小路。

馮麗榮到倉房里將曬席抱出來,鋪在院子里,把兩人布包里的草藥倒出來進行分門別類,在他進行挑揀打理的時候,陳安換了個背篼,提著鋤頭,也往后山走。

到林子里面,他撿拾了不少掉到地上的腐爛松球、松樹皮,在一些灌木根腳,搜尋了一些酥松的,顆粒好的腐殖土,背了回來。

然后又到屋子里找來銼刀,把幾個殘破的罐子邊緣的鋒口給磨平,又在底部鉆了幾個排水孔。

被他這么一打理,幾個罐子看上去居然變得挺有型。

這才將腐殖土混合腐熟的松球、樹皮混合,用這些東西,將那一簇蕙草小心分苗,修剪了腐爛的老根,分別栽培在四個準備好的花盆里,找來青苔護住表層,澆透水以后,又專門在院墻邊的樹蔭下搭了個架子,將四盆蕙草放置在上面。

“被你這么一弄,看上去一下子就順眼了!”

馮麗榮完全沒想到,自家男人在擺弄花草方面,能如此細心。

“也不看看我是誰……以后澆水的時候,不要太勤快,要么不澆,要么就一次性澆透,不然的話,容易爛根,就死掉了。其實放在這里的話,除非是天干得太久,不然都不用怎么管,每年換一次土,修剪一下根就行!”

83最新地址

陳安嘚瑟之余,也不忘交代注意事項。

他把花草栽種好,那些藥材也被馮麗榮打理出來,拿了那些白芨去了廚房,清洗出來以后,跟著飯一起蒸。

晚上吃飯的時候,陳安驚奇地發現,這些白芨被蒸得爛熟后,確實自帶著一股特別的香氣,挺好吃。

接下來幾天,兩口子每天上山,見山上遇到的人多了起來,只能往更深的山林里鉆。

當然,每天都多少有些收獲。

轉眼過去十天時間,院子前的晾曬著的草藥已經成堆,天麻卻只是找到過兩窩,個頭都不大,用米麻和白麻,又在院子里多弄出五個天麻窩。

這天早上上山的時候,剛到了山里沒多久,路過一面崖壁的時候,看到上面長滿紅藤,陳安當即決定不走了。

“今天就不去別的地方了,就弄這棵紅藤。”

“要得!”

紅藤,是山里人對大血藤的俗稱,莖稈褐色扭曲,有條紋,砍斷時有紅色液體滲出。

這也是一味草藥,運用廣泛,有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止疼的功效。

這么一大片血藤,能弄出不少莖稈,拿回去以后簡單修理表層,然后切成薄片晾干,就能賣到藥材公司。

雖然收購價格不過一兩毛錢一斤,但是量大。

而更讓陳安看重的,是紅藤這些延伸出去的藤蔓。

米倉山里攆山采藥的先輩,一向視紅藤為寶,原因無它,就是因為用紅藤藤蔓是編制繩索的上好材料,尤其是農歷八月后的紅藤最好。

先輩就是靠著紅藤制作的繩索,縱橫懸崖峭壁。

別看那些懸崖峭壁都是一些大石頭,到處光禿禿的,但上面卻藏有很值錢的寶貝,當然,這也要有膽量才能采摘下來,也是一個玩命的過程。

在這種時候,紅藤制作的藤繩,無疑是絕佳的保命工具。

現在把紅藤采割回去,正當時。

陳安叫上馮麗榮朝著石崖走了過去,到了崖底才發現,這根本就是一整棵紅藤,山石縫隙里長出的莖稈,足有人的腰粗,扭曲著攀附在山石之間,如虬龍一般。

這少說也是幾百年的古藤。這樣的古藤,在山里也屬于少見。

陳安當即動了柴刀,將那些主干上分出的有手臂粗的枝條砍下,這些都可以用來作為藥材。

而那些小指頭粗的藤條,則是用來作為編制繩索的材料。

兩人相互幫扶著,爬到崖壁上將那些攀附的枝條一根根割下來,收攏后一小捆一小捆地捆扎著。

就這一番清理,就花了兩人一早上的時間。

弄出來的藥材、藤條太多,一次性背不完。

陳安像是挑柴火一樣,弄了兩捆挑著,馮麗榮也是一樣的操作,挑的是那些藤蔓。

就這樣,一人挑了一挑,還有大半帶不走。

一路上往家里趕,到了屋里,東西放下,簡單吃了東西,他又叫上陳子謙和耿玉蓮,往山里去了一趟。

四個人把剩下的帶回去,那就輕松了。

至于那虬龍般的樹樁則是被留下,這玩意兒扦插都能成活,相信到了明年,又能生發出不少枝條藤蔓出來。

接下來兩天的時間,一家子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這些紅藤上。

那些粗大的莖稈打理出來以后,陳子謙去隊上借來鍘刀,在耿玉蓮的幫忙下,切成薄片,切面滲出紅色的液體,斷面的紋路,像是一朵朵花。

而陳安則是到陳平那里,借來殺豬時燙豬毛用的大鐵鍋,在院子里燒了柴火,把那些細藤一捆捆地放在里面煮。

一次煮不完,分成幾次。

每一次煮上一小時撈出,趁熱剝皮。

而后接下來兩天,一家子就在家里用這些剝下來樹皮搓繩子。

這樣的繩索,保管得當,強度硬度皆具,而且蟲子不蛀,那可是能用上幾十上百年的。

幾天折騰下來,挺辛苦,但看著院子里兩根粗大結實的藤繩,陳安卻是顯得有些興奮。

有了它們保證安全,那些懸崖峭壁,哪里去不得?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