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獵耕記

第345章 中毒的記憶

隨機推薦:

當是游玩一樣,采挖一些鮮嫩的折耳根后,三人一路找著草藥往回走。

到了石河子村,時間還早。

宏山提了兩只兔子,抓了一些折耳根送回家,很快提著一只公雞跟來。

還是他家里最大的打鳴公雞。

在和陳安一起瞎折騰的事情上,宏元康和許少芬一向不管。

陳安看著那只雞,笑道:“啷個把最大的雞給拿來了?就不怕嬢嬢罵蠻?”

“怕啥子,她早想讓我老漢把它宰了,你又不是不曉得,這只公雞有多兇,其它幾只公雞被它啄得都不敢靠邊,還有那些母雞,頭上的毛都快要被它拔光了,有它在,經常弄得雞飛狗跳嘞!”

宏山笑著說道:“六只母雞,都遭不住啊!”

陳安和馮正良都只是微微笑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兒。

這樣的公雞在雞群里,是護衛,也是霸主。

三人到了盤龍灣對面的竹林,看到馮麗榮也在竹林里,砍那些抽條的新竹子給兩只熊貓。

每根砍成幾段堆在陳安搭建起來的平臺上,任憑圓圓和滾滾挑選。

圓圓在這方面熟練,抓起一根,直接上嘴咬破,然后撕扯成幾瓣,自己抓著竹片頂在腦袋或是鼻梁上掰斷,然后就開始小心地剔掉竹片的青皮,咔嚓咔嚓地嚼著,很是熟練。

但滾滾并沒有掌握這能耐,打著去搶圓圓的主意,偷摸到一旁,小心地伸著爪子,抽過一根圓圓破開的竹片,掉頭就跑到一邊,然后在掰斷竹子的時候,那就跟圓圓不是一回事兒了。

它不會用腦袋或是鼻子作為支撐點折斷竹片,而是直接用一雙爪子抓著,齜牙咧嘴地掰,仿佛很用力一樣。

可是現在,這竹片還算柔嫩,它抓得又寬,哪怕竹片都已經彎成圈了,就是不斷,急的咿咿直叫。

所以,馮麗榮在送過去竹子以后,會將一部分竹子砍得更短,順便破成幾瓣。

即使如此,滾滾抓到竹片,依然會齜牙咧嘴地掰,像是不這么弄一下吃著都沒味道一樣,非常地有趣。

看到陳安他們回來,馮麗榮帶上另外兩截竹子,順著竹林間的小道岔到土路上來:“我還以為你們還有一陣才會回來,打到兔子了?”

“打了好幾只,還挖了些草藥、折耳根,另外還打了一條烏梢蛇回來!”

陳安笑著說這一趟的收獲:“蛋子哥貢獻一只雞,晚上的時候吃麻辣兔頭,吃龍鳳湯!”

馮麗榮聽得直搖頭:“敢不敢吃哦!”

“這有啥子不敢嘞……老話說‘秋風起,三蛇肥’,蛇這東西,早就是被認為是滋補的好東西,現在雖然是三月上,也難得。

我跟你說,以前的老輩子,在家里有女人懷著娃娃的時候,沒有補品,就經常上山打蛇回來燉湯,據說吃了以后,不但對女人的皮膚好,對娃兒的皮膚也好,會比較白一些!”陳安小聲地說道。

馮麗榮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

“反正我聽說是這么回事兒,到時候嘗嘗撒,說不定吃過以后你就不怕咯,又不是經常吃,偶爾吃上一頓,以后要是再逮到烏梢蛇,那是要留著做藥賣錢的!”

就陳安所知,確實有這方面的說法,有的地方,哪怕過上些年條件好了,每當家里有女人懷上了,也會專門去弄條蛇回來吃上一頓,至于是不是真有效果,他不清楚,只知道不少人這么干。

馮麗榮聽完,猶豫了一下:“那到時候我試著嘗點。”

回到院子里,馮麗榮先將那些竹子送到倉房的瓦缸里喂那幾只竹溜子,時間還早,沒到做飯的時候,她接過陳安帶回來的那些草藥,拿去清洗處理。

馮正良幫忙殺雞。

宏山拿來鈍刀,將那幾張在這個季節賣不上什么價格的野兔皮桶箍在木頭上鏟油皮,聊勝于無。

陳安則是找來一根細鐵絲,拴住蛇頭,掛在樹上,動刀將一整張皮給剝下來,然后進行清洗后,砍段。

不過二十來分鐘,鏟過油皮的野兔皮桶表面用鹽稍微腌制防腐后,塞上緊實的稻草撐著,送到倉房。

馮麗榮將草藥清洗出來,放在簸箕里進行晾曬。

陳安和馮正良也已經將雞肉和蛇肉也已經處理出來。

為了吃這頓蛇肉,陳安還特地在院子里用石塊搭了土灶,將鍋盆仔細地清洗干凈,在外面進行油炸。

幾人也立馬圍攏過來,看著蛇肉在高溫油炸時,向外翻卷,脊骨彎曲,待會還要和雞肉一起燉煮,并沒有炸得很透。

直接炸透的話,配著椒鹽,下酒簡直一絕。

李豆花就喜歡這么一個吃法,陳安也跟著吃過,夾起一塊外層香酥的蛇肉,撕成一條一條的,吃起來非常緊致有嚼勁,還帶著些許鮮甜,吃著非常得勁。

他上輩子還聽人說用蛇血炒飯,說蛇血大補,加入炒飯,會讓炒飯濕潤滑口,也會帶來特別的香味。

這一條是陳安不敢嘗試的,他自己都有些不敢想象到了自己手里邊會被弄成什么樣。

還是燉出來,接受度會更高一些。

“狗娃子,你說為啥子煮個蛇肉,一定要在外面,而不是在屋頭?”

看著煮肉的時候,宏山好奇地問。

“其實,我自己也想不明白,按照老輩子的說法,據說蜈蚣對蛇的氣味十分敏感,一旦家中弄蛇肉,蜈蚣會爬到屋頂撒尿(毒)到鍋里,還有就是大家都是吊腳樓、土木瓦房,屋子里邊常年累月積攢了不少塵灰,風一吹,也容易落到鍋里邊,說是會讓蛇肉變毒。

為了品嘗蛇肉的同時避免中毒,于是有了室外燉煮的講究。”

83最新地址

陳安說的這些,都是民間流傳的說法了。

“蜈蚣專門跑來下毒,這說法有些扯哦!”

宏山覺得很玄乎:“屋里邊那些塵灰也說不過去撒,天天在里邊做飯,睡覺,啷個不見中毒嘛!”

陳安笑笑:“還有一種說法,說在家里邊煮蛇,會引來蛇類侵擾,我覺得這種說法的可能性更大些,大家對蛇這東西,向來傳得邪乎,估計也就是一種心理安慰。不管啷個說,按照老輩子的方法,吃著的時候,心里總要放心些。”

西南地界蛇不少,南方更多,吃蛇的人不少。

但在不少地方,很多人認為只有那些好逸惡勞缺德的人才會吃蛇,所以才有懶得燒蛇吃的說法。

這里面最多的恐怕還是對蛇的畏懼因素。

不少蛇有毒,連帶著吃蛇也變成了極危險的事兒,這種觀念甚至延及到對蛇肉的燉煮上,祖祖輩輩都說,做蛇吃的時候,鍋里不能掉進去一點點塵灰或是用塵灰水,不然毒死人。

山里人家,大多用柴火。

房頂煙熏火燎,會結一層黑色的煙渣,叫做揚塵,時間久了,這種揚塵,會化成塵蔓細網,當樓上有人走動,微小的塵蔓細網難免會落下。

同時,水汽凝結也會出現混合著塵蔓細網蒸餾水,誰能保證揭開鍋蓋的時候不會落到鍋里呢。

有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不管是出于忌諱還是傳說,防著點總是好的。

陳安甚至用了專門燉肉的砂鍋。

無論如何,在心里的些許惴惴之下,半個小時后,龍鳳湯還是做出來了。

揭開砂鍋蓋子的時候,幾人都湊過去看著,少不了麻辣的湯水微微翻滾,噴出的蒸汽裹挾著濃濃的香氣,盡管多少有些擔心,還是忍不住咽口水。

那張蛇皮,陳安也沒就這么扔掉,刮掉鱗片,清洗干凈后,也是切成段,炒了三遍水,弄成了涼拌的,這是他見別人這么吃過才弄的。

陳子謙和耿玉蓮背著豬草放工回來的時候,幾個小輩也已經將飯菜端上桌。

黃燜的兔肉,涼拌的蛇皮,龍鳳湯和涼拌折耳根,菜數不多,量弄的很足。

老兩口回來看到陳安他們弄的龍鳳湯時,開始還以為那一段段的蛇肉是黃鱔,在看到那一盤涼拌蛇皮的時候,也有些傻眼。

六個人圍坐在桌旁,愣愣地不敢下筷子,就連一開始提出要吃蛇肉的馮正良也不動。

估計一看到這些肉就會想起蛇在草叢中蜿蜒迤邐的趴著,總讓人覺得有些陰寒的感覺。

最后還是曾經吃過的陳安先動了筷子。

他先吃了一口蛇皮,那感覺麻辣味十足又充滿彈性,甚至比魚皮還要爽口勁道!

接著又是燉煮出來得蛇肉,夾了一段在碗里,筷子稍稍撥弄,燉煮得太熟了一些,輕易就撥弄下來。

蛇肉白白的,緊緊的,的確是絲絲縷縷,百纏千結,這玩意入口,比雞肉香多了,只是肉質稍微要柴一些,有些塞牙縫,味道特別的鮮香,非常的誘人。

看著陳安吃得嘰嘰作響,其余幾人面面相覷之下,還是跟著動起了筷子。

就連馮麗榮也在陳安的鼓勵下,嘗了一塊。

這一吃就收不住了。

吃到最后,還有些意猶未盡。

陳子謙伸著腦袋看看砂鍋,用勺子翻攪幾下,見里面的雞肉、蛇肉都光了,忍不住笑罵道:“砍腦殼嘞,這龍鳳肉弄得恁個好吃,硬是恨不得把筷子頭都嚼進去,太香了……”

一句話,把幾人都逗得笑了起來。

“等起!”

陳安想了想,端著砂鍋到外面,加了點柴火將土灶點燃,在湯水燒開后,往里面放了粉條。

煮熟后端回來,一個個紛紛往碗里夾。

粉條煮得滑溜溜的,一彈一彈地吸進嘴巴,似乎鼻子都想湊熱鬧要長出牙齒來分一杯羹。

一砂鍋的粉條和湯不多時,被吃得精光,直到這時,嘴巴里都還泛著一股子鮮味,逗得喉嚨直哆嗦。

馮正良甚至都忘了他惦念的麻辣兔頭。

但就從這一次以后,陳安卻再也沒有吃過蛇肉。

因為吃完這一頓過后幾天,他都不知道為啥,反倒覺得有些害怕。

蛇肉倒是沒什么,但那個龍鳳湯實在太鮮美,美到像一種中毒的記憶。

可能過于美味,也會讓人的靈魂警惕吧。

宏山估計也是一樣的感覺,總說那湯好吃,問還想不想吃,卻是直搖頭。

馮正良在盤龍灣跟著陳安、宏山到山里廝混了三天,帶著陳安挖到的幾只竹溜子和一些能用來做藥膳的藥材,就選擇回去。

他也有自己的正事要做。

一直等到他回到家里,打開隨身帶著的書包,他才發現,那些之前被陳安抽走和他給到馮麗榮手中的錢和票證,又一分不少地全都在軍綠色的帆布書包里了。

他不由搖頭頭,跟著笑了起來。

地圖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