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獵耕記

第347章 崹參

隨機推薦:

別說是現在,哪怕再過上些年,上山采藥也經常有走丟的采藥人。

這本是一件和攆山一樣危險的營生。

山里山勢、氣候環境惡劣,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

陳安上輩子,就聽說過有婦女挖全皮,從懸崖上掉下去摔死,有老人遇上馬蜂,被螯傷后沒能回去。

他自己瘸著腿放羊的時候,還曾在山里遇到過遭遇暴雨迷霧,明明隔著石河子村已經只是四五里地,迷路后硬是走不出去的兩個人。

按照他們的說法,已經走了五天五夜了,其中一個失溫,已經死了,另一個也癱倒在旁邊,發了高燒,都燒迷糊了。

還是在他指點下才走出去,并且找人回來帶走尸體。

都是些迫于生計而被迫穿梭在深山密林中的采藥人。

在天氣晴好的白天,可能山里并沒有什么危險,但一旦下雨天,大霧彌漫,或者傍晚,無籟俱寂,伸手不見五指,一個人呆在山里,簡直就是危機四伏。

聽著小老頭說的話,陳安和宏山也沒辦法說什么,只是默默地聽著。

心里暗想著,選擇了這條路,希望自己以后不會成為迷失在山林中的孤魂。

雨下了十多二十分鐘,又是幾陣山風,又忽然散開,轉而太陽從云層中露出臉來,一下子又變得暴熱,山坳處,密林處,又騰起大片霧氣。

按照小老頭的指點,陳安和宏山專門去看了一眼那尸體,確實是一副采藥人的裝扮,背著蛇皮袋子,腰上系著棕繩,就在旁邊不遠處的石頭旮旯里,還有藥鋤。

那面目,早已經因為多日的腐敗,面目全非,完全認不出是誰。

三人都是采藥的,多少有點兔死狐悲的感覺。

剛剛有了一陣雨,那股子腐臭氣味也被沖刷了一些。

“找點石頭之類的東西,把他埋了吧,算是入土為安!”陳安小聲地說了一句。

這人,完全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關鍵是,周邊村子,從未聽人說最近有人走失,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么一點。

宏山點點頭,放下東西就開始動手。

兩人看看四下里,見樹蓬蓬旁邊的幾塊山石間就挺合適,憋了口氣,提著那破爛的衣服褲子,將尸體放在山石間,準備就近找了些石頭堆壘起來,再挖些泥土草皮覆蓋。

老頭看看兩個年輕人,居然也放下東西,跟著過來幫忙。

這讓陳安和宏山有些意外。

見兩人神色有些古怪,老頭微微笑了笑:“我有的時候也在想,要是有一天我在山里邊也這么沒了,家里人找不到,遇到的人會不會也幫忙能簡單給我收拾一下。”

雖然在笑,卻滿是酸楚,大概也正是居于這一點,陳安才有掩埋一下的想法,道理上是相同的。

兩人相視了一眼,沒有多說什么,悶頭忙活起來。

就在附近翻找石頭的時候,宏山忽然叫了一聲:“狗娃子,過來看哈,這是啥子東西?”

陳安抱著撿到的石塊到尸體邊放好,走到宏山旁邊。

只見石頭縫隙間,有一塊樹皮包裹,外面用細藤捆扎著的東西。

他撿拾起來,解開細藤看了一眼,里面是些稀爛的青苔,將青苔扒拉開來,是一段同樣稀爛的東西,只是頂上有一段嫩黃的芽口,也已經爛了。

“看不出來!”陳安搖搖頭。

一旁撿拾石頭回來的老頭,瞟了一眼,說到:“那是包裹采挖到人參的樹皮封包!”

人參?

陳安愣了一下,李豆花跟他提起過,但他卻從未見過的東西,包括李豆花在內,也沒有采挖過。

但這么有名的東西,并不妨礙他知道這東西的珍貴。

關鍵是,這樣的東西出現在米倉山里,合適嗎?

感覺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處的東西。

“這山里能挖到人參?”陳安奇怪地問。

“這山里沒有人參,但秦嶺里邊有。挖人參的規矩可大了,帶個棍子撥著草進山,不能多說一句話,一有動靜,參就跑了。看見人參要趕緊喊一聲‘棒槌’。

這是在給參下咒,你一喊就定住了,跑不脫。

趁它還沒回過神,拿一根紅繩把參的莖稈拴住,打一個死結,這叫拴娃娃。

這才慢慢地刨根找參。

挖的時候不能用鐵器,不能用竹木,怕傷了參須,得用獸角一點點地刨土,最講究的是用鹿角,這樣才能挖到人參。不這樣,參就跑了,屁都挖不出來。”

老頭似乎是對兩人有了些好感,話也多了起來。

他走過來,湊近看了下陳安拿著的樹皮:“看樣子有十多年了,不過在里邊被捂得太久了,稀爛了,沒得用。這要是找到年份大的,那就老值錢了。”

值錢兩個字,讓宏山雙眼放光:“我也聽說過,人參上了年紀就成精了,可以幻化成人形。”

“不光是人參,山里邊的草藥一千多種,得了日月天地的精華,都是有靈氣的,這邊山里我來過不少次,從沒有見過人參,但是在秦嶺里邊聽人說挖到過,還是去年的事情。”

老頭又瞥了陳安手頭的樹皮,再回頭看看那尸體:“這個人,可能是從秦嶺采藥出來的人。”

采藥人經常進山,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甚至有去一兩個月的,走得很遠,不像陳安和宏山,眼下還局限在周邊的山里。

陳安看了老頭一眼,他知道秦嶺里邊藥材多不勝數,但也懷疑是否有人參的存在,于是問道:“不是說人參是東北才有的蠻?”

83最新地址

“那個跟你說勒只有東北有?秦嶺是啥子地方?我們國家多山,昆侖為山祖,寄居著天上之神。玉皇、王母、太上、祝融、風姨、雷伯以及白手精怪、萬花仙子,每到春夏秋冬的初日,都要到海里去沐浴。

那個時候,海動七天。

他們經過的路為大地之脊梁,這山里邊的東西多了去了。我跟你說,不但有人參,還是最好的人參——崹參,聽說過沒得?那是有著參中帝王之稱的好東西,秦嶺能找到的藥材中,最值錢的就是崹參,在秦嶺山南山北的交界位置的山里就能找到……”

似乎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小老頭趕忙閉嘴,但想了想,又接著說道:“我是不行了,上了年紀,去不了那么遠的地方了!那東西生長的地方,干了不得行,太潮的地方也不行,陽光多的地方也不行,如果你們有能耐去找,就選著那樣地方去找,可能還會遇到。”

崹參?

在山里,帶著參字的藥材有好幾種,陳安唯獨沒有聽過這個。

但看剛才小老頭一副辯解,連玉帝王母都扯出來了,說得很神圣的樣子,估摸著不像是說假話。

他尋思著,找個時間去問問李豆花。

這玩意兒如果真有小老頭說得那么神奇、貴重,倒是得找個機會,到秦嶺里邊轉轉。

山南山北交界的位置嗎?

不能太干,又不能太潮,還不能有太多光照,那就只能是背陰的深山老林里邊了。

他簡單分析,已經大概明白所謂崹參生長的大概環境。

手中拿著的東西,既然已經稀爛了,既然無用,被陳安放在尸體旁,繼續搬著石頭。

忙活了二十來分鐘,一個小小的土堆壘了起來,上面鋪上了草皮。

坐在一旁山石上休息的時候,宏山又盯著問小老頭:“大爺,你有沒有見過崹參?長的什么樣?”

小老頭猶豫了一下,說到:“那東西太少了,我這輩子也就在年輕的時候挖到過一次,不過被人騙了,才一塊大洋就被人買走,后來聽人說是好幾十年的崹參,值大錢,可惜!

那東西跟桔梗的根就很像,像是一個娘肚子生下來的兩姊妹。

它們最親了,能耍到一塊,后來進山采藥的人多了,人參娘娘怕斷子絕孫,就準備搬家。”

陳安咧了咧嘴,這分明是在講故事!

不過挺有意思,他笑著催促:“大爺,講給我們聽聽!”

老頭給自己卷了旱煙點上,這才說道:“人參娘娘臨走前,囑咐桔梗娘娘千千萬萬不要泄露消息。桔梗娘娘對天起誓,說絕不泄秘,不然就黑心爛肝。

人參娘娘放心了,就往遼東跑了。

后來唐玄宗生病了,四處求藥,吃了好多秦嶺山里邊進獻的藥材,好了。

唐玄宗龍顏大悅,就要封賞哩。

唐玄宗把桔梗錯認成人參了,剛說要賞人參,桔梗娘娘就沉不住氣了,趕緊說,我是桔梗,不是人參,人參早跑到遼東去了。”

陳安和宏山都笑了起來。

小老頭接著說道:“這句話一出口,泄密啦,人都知道人參去東北了,所以都去東北挖人參。

桔梗因為發過誓,所以應驗了,以后真的黑心爛肝。

你們兩個要是不信,可以比一比,我們這些地方的桔梗掰開了,都是白心的,要是到秦嶺那邊挖到的桔梗,不少就是黑心的,就是因為這個。”

說完后,他接連抽了幾口煙,朝著一旁吐了口黃水,抿抿嘴唇,笑道:“胡說呢,胡說呢。我一進山,整個山里就我一個,十天半個月才能見一個人。我連個狗都沒有帶。我有時候也悶得慌,我就一個人在那絮絮叨叨,自己說話自己聽。”

頓了一下后,他強調:“但崹參是真的有,有人舍得花大價錢購買,價格不比人參低,就是山里太少了,可能進山幾個月遇不到一棵……哎喲,時間不早了,我得回我臨時住的地方,兩個娃兒,走咯!”

小老頭起身就走。

那步子不緊不慢,一看就是常年跑山的人,看似不快,沒多長時間就下到了溝底。

雖是一個故事,在陳安聽來,卻是在說,秦嶺也是人參生長過的地方。

“狗娃子,伱說他說的是真是假?”宏山一樣抱著懷疑的態度。

“真的可能性不小!”

秦嶺那么大的山嶺,南北交匯,最高的山峰更是常年冰雪覆蓋,氣候環境非常復雜,物種最是繁雜,自然也會有適合人參生長的地方,陳安聽小老頭說的最后一句話不像作假。

“等我找機會問哈我師傅,如果真的有,有機會到秦嶺那邊的話,倒是可以找一下!”

如果是真的,今天倒也不枉和這小老頭的一次碰面。

眼看時間不早了,兩人也收拾家伙踏上返程。

就在第二天早上,宏山過來邀約一起進山,陳安帶上家伙,順便將兩只熊貓放出去的時候,忽然發現小橋下的水位長高了不少,流淌的聲音也明顯大了不少。

陳安略微想了下,皺起眉頭:“蛋子哥,不能進山了,怕是要發洪澇了!”

“洪澇……”

宏山抬頭看看晴天白云:“天氣那么好,應該都不會下雨,怕是不可能哦!”

“聽我嘞,不進山了,趕緊回家去,招呼好家里人,不要到處亂竄了!”

陳安說完,轉身就往屋里走。

算算時間,已經是六月中旬,那連綿不絕的雨,要來了。

有過上輩子的經歷,他對此,敏感得不得了。

地圖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