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正文203 歡樂元宵之異變

正文正文203歡樂元宵之異變

正文正文203歡樂元宵之異變

元宵這頓晚宴,吃得早。端日在長房用飯,禮尚往來,元宵這一日的飯菜按例由李氏這邊置備,偏鄧氏纏著她算計些小物件,差點兒連元宵都要失禮,幸好是彭氏過來主持,安排得極為妥當。

晚宴上,吃得好似十分高興,可是人人高興的不是團聚,在這次團聚之后意味著家人漸散,眾女人免不得更是擠了笑出來。男人們那邊的情形文箐不太清楚,只是這邊,幾個少女皆是無心吃下去,長房里三個女孩皆念著要去看燈,“走三橋”。

說及元宵風俗來,明代元宵燈節是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正是十天的燈景。先時文箐被禁足,只聽得她們說來說去,似是去歲寒冬賞燈不成,于是今春燈景格外熱鬧。熱鬧之處,必有麻煩之事。文箐是這樣想的,偏偏文簡既想放焰火,又要去看燈。文箐左哄右哄,告訴他現在守制,不得去歡鬧。文簡扁嘴,賊心不死,連日來巴著文筵,上午聽著大哥說今夜可能家里開船,游燈河,于是終于笑開了花,得意地回屋將這事告訴文箐。

古代女子極少有機會出門,也只在幾個節日,才可以結伴游玩,不僅是文箐貪戀著外頭的自由,宅子里不論婦女還是少女,都覺元宵夜不可錯過。魏氏也十分大度地任雷氏與彭氏張羅,只一再囑咐,莫要走失,莫要往熱鬧處湊,小心火燭,小心被踩擠……

早上的時候,文笒來告訴文箐,今日始不用再禁足了,并且興奮地提到,今日不論年紀家中女子一概去“走三橋”。這個說法,文箐曾在陳媽嘴里曉得,那是去歲元宵,文簡亦巴望著能出門去熱鬧,免不得就談起往年的熱鬧,周夫人生怕他們出門走失,不允。陳媽言及:能走去百病,亦是好的。“走三橋”便是蘇州習俗,元宵日或者正月十六夜里,老幼皆出,走得三座橋,百病皆休。故又稱“除厄”。魏氏認為最近幾年家中諸事不順,尤其是她自個身子日益不堪,對于“走三橋”是極贊同的。

故此,在吃飯時,幾個女孩,連周瓏都盼著這飯快點吃完。魏氏這回也不多磨蹭了,略吃了些,見一眾晚輩都停箸,便道:“且洗漱了,換了衣,祭過鼠,家中眾人賞了焰火,便去。”

所謂的祭鼠,就是正月十五熬上粥,施上肉,然后盛了,置于老鼠出沒的地方。這些事自然不需要文箐去做,自有下人們去忙乎。嘉禾右手拎著一個食盒,左手與小月抬了一個食盒。文箐就見嘉禾拿了小木碗,放在角落處,嘴里念念有詞,她用常熟話說得極快,文箐一在旁甚么也沒聽明白。等事畢,也忍不住好奇地問道:“你們還念經?”她本來想問的是:“那粥里可是放了砒霜,給它們超度?”可是終歸是正月里,只怕這詞不吉利,才壓在舌下沒吐出來。

周瓏與方氏身著白衣,此時亦聽得,忍不住就笑出聲來。嘉禾臉紅地把咒語說了一遍,道:“小姐,我們這是咒它不得好死。”

文箐小聲問道粥里可有毒?嘉禾一呆,搖頭,她是沒搞明白小姐的邏輯,文箐也不懂他們這一套的邏輯,道:“這明明是對老鼠的孝敬,怎么會是詛咒呢。”

記得在岳州過元宵節時,曾家亦有類似所為,卻是用肉去拜祭老鼠。文箐對這種做法,只認為其實際上是“養鼠”,那時她還在心里笑話過,背起了詩經里的碩鼠。可在嘉禾的解釋里,就是今次讓老鼠吃飽,待蠶上繭時,鼠撐得吃不了蠶。

這種美好的愿望,文箐也就笑笑而過。是夜,眾人皆換得一身白衣,連嘉禾事前也得了一套,只是她穿起來,卻是突顯了其不一樣的黑。

文簡生怕自己的福利,姐姐沒得。跑回屋里來通報,道:“姐,小姑姑,太姨娘,快出來,我們要放焰火了,好看得緊!四叔讓人挑最好最大的呢!”

文箐樂了,來到明代兩個年頭,這是第三個年頭,偏到現在還沒見過焰火,在曾家院里放過爆竹,她亦只是耳聞,卻是不曾放過,于是也有了熱情,道:“不會就是一些爆竹吧?”

周瓏道了句:“若是四哥使人買的,他必挑那最貴最好看的買。這會兒,咱們可是一飽眼福了。”

周家的院子,從學士河里引了水過來,于是有了活水,風水上說是極好的。這宅子,買來后,周同沒少花錢修繕,后來周騰大為不樂意,告到父親面前,說弟弟太過奢侈。周復把周同訓了一頓,不讓周管家給他錢來辦這些名堂,于是有些工事修到一半便沒再繼續,周同沒了錢也是有心也無力,結果如今倒是搞成了半拉子工程。在周同的打算里,恨不得最好重建,推倒些小院子,然后修上一個大園子,同旁邊的那套宅子連在一起。后來隔壁宅子給了大伯,自家父親亦是不同意改造,于是只挖得一個荷塘,運了太湖石做了假山,修了一個小亭子,其他的都沒再改造。周同十分惋惜,好幾次想再說服父親,周復不搭理,只周騰卻是從此看緊了弟弟,但凡弟弟要讓人在宅子里動哪樣,都不同意。

周瓏邊走邊小聲對姨娘道:“日后這宅子既在四哥名下,我瞧著,分了家,終有一日,四哥必會重建。”

方氏曉得依周同的性子,肯定會如女兒所言,此時卻阻止她說下去,道:“你四哥讓咱們如今還住在這里,便要感謝他大度了,你還說三道四?”

周瓏被姨娘直直地駁了,不惱不氣,只點下了頭,道:“也是,都分了家,花的自是他的錢,要操心的是四嫂,我管這些作甚。”

在夜色初臨時,文箐跟著他們走,隱約聽到小姑姑的話,宅子再大,終究日常所居也不過幾間屋,園子再美,也不是日日有心情去賞,正如:“久在芝蘭之室不聞其香。”美景時時見,便也熟視無睹了。

原以為在他們嘴里說的荷塘可能就是極小的一口方塘,沒想到,走近了,才發現,并不小,也不方。岸石曲折迤邐,塘四周放了不少燈,又有不少桶,想來是怕萬一走水吧。水面在夜風吹拂下,粼粼一片。在冬日里,或者按節氣來說,已是初春了,仍是帶了幾分清冷,幸而佳節喜慶,有了燈光,于是熱鬧起來。

一眾女人,都圍在廊下,周敘發話放焰火后,自有下人開始執焰火棒,拄于地,先是對天三炮。文箐瞧了瞧,不過是手執的火花棒,沖得并不太高,散得也不夠寬,花樣沒瞧出來,只有文筠與文筜以及其他幾個小孩卻是歡呼不停,總之氣氛是上來了。

郭良使人抱了一堆匣子來,將其中一個置于塘邊石板處。一點燃,文箐才發現焰火高升,空中出現了花樣,或是菊,或是字,來不及辨認分明,就消散了,只有下人每逢放一個便大聲喊一次花樣名,這才讓人品出些味道來。燃了好些個花樣后,一眾孩子早就歡呼不停,文簡甚至要跑到近前去瞧個究竟,偏被人拽住,于是不停地問東問西,比如:怎么做出來這樣物事的?為什么爆竹飛不得這么高?那些花兒怎么出來的……

此時的焰火文化,雖不說已十分鼎盛,卻已是有幾分別致,略有幾分規模:不僅有陸地上燃放的,還有水上放的。周同想得周到,果然買了水上焰火,著了郭良劃了小舟,在水中央放了起來。只見那焰火如一個水球,在水中不停旋轉,有如霓虹燈球,煞是好看。又有團成球狀,然后突地升空成煙花的,在空中綻盡了美麗……

文箐因為是第一次歸家,之前說及煙火時無意中說自己還是首次瞧焰火呢,此前在成都都不記得了。于是其他女孩只把她推到最前面,讓她看個清楚。文箐沒想到一句話惹來這個麻煩,她心不在焉,偶爾看一眼煙火,暗里環視了好幾次周邊的人,再一一數起池塘邊的人來,似乎家里所有下人都過來了,只有門房沒來。她回頭瞧一眼前院帳房方向,其實甚么也看不到。周瓏生怕她腳再被人踩傷,還提醒她一下。文箐逮了這個籍口,便往外撤。在暗影中,喘息片刻,祈禱諸事皆遂。

煙火放過后,文簡又躥到了姐姐跟前,小聲道:“大哥哥說了,讓姐姐與小姑姑只需走到升平轎,然后接了你們,一起去賞燈,再到湖邊去看焰火。”

文箐點點頭,前院無吵鬧聲,如今一家人皆外出,甚好。

家里一眾女人要出行,不得不慎重。下人們皆扶著主子,半點兒不敢輕忽。彭氏差了一個婆子在前面頂香,旁邊有婆子提著燈籠,依次是魏氏由崔氏扶著,雷氏與彭氏還有呂氏(就是周正妻子)緊隨其后,再有李氏與鄧氏扶了劉氏,中間一干少女,嘻嘻哈哈,最后是廚娘墊后。

正月十五前半夜月色甚明,風里傳來的皆是熱鬧。前頭的主婦們似乎在與別家打招呼,依稀聽到有人在奉承魏氏,然后傳來了魏氏略有些開心與得意的笑聲,三個兒媳的應和聲……

文箐由著嘉禾攙扶,聽著文笒說起在北京時,這個叫“走百病”,接著又說到了南北的風俗差異。當她講這些時,免不得帶了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似乎京城那是她的家,而來蘇州卻是客,于是少不得就有一種貴客在鄉下人面前端著的一種姿態,雖不明顯,卻是讓文筠與文筜都隱約有這種感覺。倒是大姐文筼,見妹妹說得太過于高聲,嫌其張揚,免不得就打斷她。

徐家姐妹同周玫歸家過元宵去了,此時不見她們,要不然興許人更多,話題兒更廣,聲音更嘈雜。文箮走得目不斜視,生怕因東張西望而失了規矩,帶著幾分謹慎,同大姐一道,小聲說幾句話;而周瓏只低著頭扶著方氏,專心地走著這段路。

蘇州什么多?河多橋多。在明代時,比后世尚存的橋還多,約有三百來座,故而文箐才出門,略略走些,感覺是從前院還沒到后院的距離,似乎就是一座橋了。到得橋上,低頭避風之際,且行且瞧橋下燈光綽影,隨風而擺,隨船而晃,明晃晃之外,又見得橋墩處暗沉沉,遠處槳擊水面“嘩嘩”,應和著某處的焰火聲,歡呼聲。

此時正是二更天,月卻開始隱于云中,風刮得緊了起來,更夫打著更,大聲“佳節歡愉,小心火燭!焰火施放,謹防上梁……”

文箐今日雖略有掛念,不過因為氛圍所致,走著走著,心情亦舒暢起來。到了升平橋,魏氏只道今日雖是過節,她眼睛也看不清焰火,也不去看燈了。她不去,她的三個兒媳自是不好去熱鬧,最后說來說去,呂氏卻是第一次來蘇州,還沒見識過蘇州的熱鬧呢,于是由她領著一干女孩上船,其他女人皆打道回府。

方氏不好拋頭露面,一見魏氏與劉氏要歸家,便也不去。周瓏便道要陪姨娘回屋。文箐心里有事,著急結果,亦不想去,于是說自己腳痛,不能再走了。文箮掛念她,想著她才歸家,今年不去看架子焰火,頗為可惜,拉了她偷偷地說:“表姐使我們幫她去瞧江家的……”她沒說完,文筜已迫不及待地插過來道:“四姐,要去便去,莫在船頭,要開船了。”

文箐堅決地搖頭,說自己不去了。嘉禾好似略有些失望,小月極想去,仍在勸說周瓏。周瓏皺眉道:“你喜熱鬧,你便幫著看好六少爺。若是簡兒出了差錯,唯你是問。”小月高興地答應了一聲,徑直跳上船去。文箐偏頭低聲讓嘉禾也上船去,嘉禾搖了搖頭,道:“小姐說的,隔年我們還可以來看。”

文箐心想若沒有帳本的事,自己一定帶她好好地看個熱鬧,痛痛快快地歡喜一次。如今,只能在心里說聲抱歉了,輕聲許諾道:“改年,若是……這架子焰火,我們定有機會自己放上一次。你且信我。”

嘉禾聽得這話,眼光再次被點亮,笑著點了頭。

周瓏扶著方氏,聽到文箐在吃吃地笑:“方才二姐說,徐表姐是不是在‘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明明這話沒說自己,可是周瓏到這個年紀,卻是一顆芳心也忍不得寂寞,偏無人可讓自己尋覓,沒想到文箐膽大如此,居然議起男女之事來,臉上有些緋紅,幸虧是夜里,瞧不分明。“你怎么也貧嘴起來了?”

文箐一笑,道:“這不是立春了么,貓都叫春了……”這話說得有幾分失規矩,卻是意有所指。周瓏也不訓她,只笑道:“你也有頑皮的時候,這要是某人聽了,還不得氣出一場病來。”

某人是沒氣出一場病來,卻也是嗆個半死,聽說發熱,沒臉見人,只躺在家里,沒出門。

文箐嘿嘿一樂,道:“今晚出來,幸好沒遇到她們一家子,否則氣的可是咱們。”

關氏在一旁有了興致,也免不得說了句風涼話:“這生病的事,如今是傳開來了,孫家少爺元宵節都沒來,聽說……”

方姨娘瞧了眼前面,鄧氏搶了劉氏右手攙扶,把個李氏擠到一旁。三人與自己隔得不甚遠,擔心鄧氏聽到,小聲道了句:“閑話莫多講。小心腳下,跟緊了,莫走失了。”

話是這般說,不過此時她們這些人,確實是幸災樂禍,瞧著嚴氏那邊的熱鬧,便是十分開心。于是,話題繞了過去,又扯了些別的。

可是她們沒到家門,離周宅還有一座橋之際,前頭的魏氏她們卻被人攔住了,隱約聽得有人在前面慌里慌張地講道:“老夫人……走水了……鬧起來了……”

文箐聽得心驚肉跳,緊張得掌心直冒汗,腦子里只一個詞不停地回放:“走水,走水……”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