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周家二娘親筆邀請,張寧當然會赴約的,不過也只能在酉時之后,他并不覺得周二娘在辰州會有什么重要的事相商。(無。,彈窗....明代的時間是依照太陽的高度為參照,再輔助以沙漏等工具,所以夏天的酉時和冬天的酉時明顯不是一個時間點。此時夏末太陽下山之后,大約有八點左右了。
約的地點是在城東鹿鳴塔,張寧下直后徑直趕過去,不過到了地方夜色也已降臨。這座塔始建年代不詳,到而今已幾經修繕,平時除了供游玩,看不出有什么作用,塔高七層、但內部空間狹小,也無人駐守看管,一到晚上黑燈瞎火的,沒人上去。
他們一到塔下,隨從的王賢就指了兩個人提燈籠上塔去看看確保安全。
張寧以為周二娘見面后會抱怨“以為你不來了”之類的話,不料到她只是規規矩矩地作了個萬福,開口說道:“見過三殿下。”
“天色已晚,我用馬車送你回家,咱們有什么話在路上邊走邊說。”張寧道。
周二娘態度冷淡地說道:“我就想和你說幾句話,也不必勞殿下親自相送。”接著她支走了身邊的隨從,張寧也知趣地示意桃花仙子等人離開一段距離。
隨從都站得遠遠的,他們倆就在塔下相對,沉默了一陣。張寧正待聽她有什么話要說,不料她低頭皺眉還不開口,張寧也只好安靜下來等著。
偶然發現此地地勢較高,整個辰州城幾乎都在眼底。剛剛入夜,許多房屋都還亮著燈,一時夜色中星星點點如同天上繁星,十分美妙。他一時感慨,便閑話道:“辰州有無數的人都在同樣的夜景下,命運似乎也有關聯,此時其他人在看這樣的景色時,會有什么感想……或許人們忙碌了一天,很少有人有興致看,我平時也幾乎不看夜景的。”
周二娘聽罷不禁回頭,呆呆地看了一會兒山下的燈火,又轉頭打量了一番張寧的臉,這倒是相識以來她第一次拿正眼看張寧的臉龐。
張寧感覺到,便轉頭看她,意料之中她一觸到張寧的目光便回避了。片刻之后,她終于開口道:“為什么你不讓姚夫人制止這樁婚事,卻仍送信給建文君了?”
張寧聽得奇怪,又觀察了一番她那雙明亮的眼睛,點綴在一張秀氣的臉上,讓整個面相洋溢著一種靈性。張寧再次肯定自己當時看到官署外那一幕插曲的感受,他不相信在這樣的外表下會是十分粗俗的內心。
“那天在街上,你是裝的吧?”他反問道。
周二娘并不正面回答他的問題,只是冷冷說道:“今天邀你來說話,是有一事相求,你能不能推掉這樁婚事?”
“你不愿意,又不是我不愿意,為什么要我來推辭?”張寧溫和地說。
周二娘道:“你是明知故問,我想推辭,有用嗎?”
這肯定是句實話,在明代如果父母堅持,女子是幾乎沒有權力的;何況還有建文君和貴妃出面,至于當事的女孩怎么想就毫無作用了。既然社會如此,張寧也不想充當好人,因為覺得這件事如果反悔就太麻煩了。
他依然保持著笑容道:“恐怕我不能接受周姑娘的要求。給你說件事,我這已經是第三次和人訂婚,如果三次訂婚都沒成,你說我有多難受。”
周二娘聽罷愕然,終于忍不住好奇道:“前兩次怎么沒成,難道她們也來求你?”
張寧道:“那倒不是,第一次是涉嫌科場作弊案下獄,那家姑娘全家都趕緊撇清關系;第二次是在朝廷犯了事,大臣家的女子也被迫毀約。那你又是為何一定要推辭這樁婚事?”周二娘道:“不久前我看中了其他人。”張寧問道:“我不如他好”
周二娘猶豫了一下,情緒不穩道:“我不想爭寵。況且我問你,你答應婚事是因我父親的身份吧?家父一向很得建文君信任,你和周家聯姻,不過是為了經營關系的一步,那我又算什么?我只想有個好的人,顧家看重妻兒,而不想去爭那些虛名虛位、隨時擔心失寵……”
張寧聽罷頓時愣在那里,他確是沒想到明朝女子也并不是工具,她們只是被有權的人當成工具而已。其實無論性別人的本質是區別不大的,男的有獨占欲,女人也不例外,她們或許并不想與人分享一個人,而想要男人屬于她,這本身并沒有什么錯。
周二娘的情緒影響了他,讓他一時忍不住自省。一直以來,他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個規矩的好人,可是遵守規矩的表面下卻藏著一顆自私的,比普通人的善良都不如。當他感慨親情和婚姻不過如此時,可曾真正付出過真誠的愛心,可曾考慮過他人的情感?很多事都是自己造就的。張寧感到十分羞愧。
不過現實并非如此美好,他也無意就馬上要做個好人,當下只是淡淡地說道:“周姑娘既生為周家的人,自應為周家盡一份義務。”
周二娘聽罷輕嘆了一聲,說道:“天色已晚,我得回去了。你不用送,我們自己帶了馬車。”
張寧也不堅持,看了一眼桃花仙子,又把目光重新投向王賢,下令:“你帶幾個人,務必安全護送周姑娘回家。”王賢執禮道:“末將得令。”
一行人從石路下山,張寧在周二娘的馬車旁道別,說道:“興許周姑娘覺得這次談話不甚愉快,但總歸能說上話了,算是一種進展。我會懷念今晚的談話的。”
周二娘道:“殿下請回,告辭。”說罷毫無猶豫地放下了簾子。
張寧回到住處,聽到桃花仙子又在旁邊說了兩句周姑娘的壞話,便笑道:“我倒想起了馮友賢當初在馬廄里推薦的一匹小馬,還未馴服,卻不失為一匹好馬。隱約看過她的生辰八字,好像比小妹還小兩個月,見識不凡……很有點見識。”
“她能和小妹比嗎?有小妹的一半好就燒香拜佛了。”桃花仙子沒好氣地說。
張寧道:“小妹有小妹的好,她有她的好。你不喜歡她,是因為心里把她當作和你爭東西的人罷?”
桃花仙子幽幽道:“我有什么好爭的。除非當年家父不是為建文君殉國,而是追隨逃出來了。”
就在這時,房門響起了兩聲“篤篤”的敲門聲,但門并沒有關,果然很快就見顧春寒方泠走進來了,她說道:“方才我在外面好像聽到平安提及馮友賢,正巧了,馮友賢送了書信到官署里,不過那會兒平安已經走了,我見這封信重要,就帶了回來。”
張寧果然十分重視,急忙接了過來扯開信大致瀏覽了一遍,很快就仰頭哈哈大笑,心情為之一喜:“這不又一匹好馬被馴服了。”
“那個馮友賢愿意投效平安?”顧春寒問道。她到辰州落腳后堅持要熟人稱呼她在揚州取的姓名,或許因為不想人們知道她曾在舊院呆過吧。
張寧點點頭:“馮友賢不過三十來歲,此人年紀輕輕一身本事心氣又高,卻無用武之地,決計是不甘心的。在朝廷那邊被定罪后,不可能再有前程;當時他沒答應投效,可能一是因為沒考慮好,二是對咱們沒信心,眼下朱雀軍迅速發展壯大,他終于想通了。”
桃花仙子道:“老徐收了一些人設立近衛局之后,說過錦衣衛已經有細作混進了辰州,馮友賢突然投效是否可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要用他,自然是先考校過的。”張寧道,“如果別的官軍投誠將領是奸細,我是覺得可能的,但馮友賢不太可能,他自視很高,不屑于這般作為。只是范老四前車之鑒,讓老徐還是安插兩個人去騎兵營,防萬無一失。”
馮友賢的到來,讓張寧立刻決定組建騎兵團,從各地繳獲的戰馬已經夠了,關鍵是人。新建的騎兵團隸屬于朱雀軍永定營。古代團營編制,一般營比團要大,比如京師三營已經膨脹到幾十萬人馬。
目前朱雀軍編制兩個營,永定營是前期的編制,現在名冊基本定好了,全營官兵約一萬三千人。主戰兵力常規軍步軍三千:前后左右四個哨,每個哨五個大隊共七百五十人;一個大隊兩個總旗共一百五十人。另有農兵六哨五千人。新建的騎兵團戰兵一千五百,輔兵三千。炮隊五百人。三軍全營官兵總共一萬多。
除了永定營,剛剛設立了另一個常德營。不過被任命為指揮使的姚二郎暫時還沒法找到有戰斗力的人馬,拉了一幫石匠和破產流民編作農兵訓練。
小小的辰州地盤和岳州三縣的物資在承受一萬多軍隊的軍需時已經捉襟見肘,參議部剛不久才強征了很多人的土地,如果進一步壓榨勢必激起嚴重的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擴張,勢在必行。
但在這時,湖廣巡撫行轅同樣認為官兵仍然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他們要收復張寧僅有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