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肇鷹兄弟兩個插科打諢,調節一下氣氛。
“就如一位哲人所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端看自己的心態了。”楊醫生搖頭晃腦說道。
“哼!要是像你都這么看的開,就沒人得抑郁癥了。”胡老看向他,對于此類庸醫,他毫不客氣道。“你就可以光榮的失業了。”
“失業也愿意,只要病人不再受抑郁的困擾。”楊醫生很光桿地說道。
“‘不怕妄念起,但怕覺照遲,,說的就是如何在生活中用功。常常能這樣轉壞為好,便是防治抑郁癥的最上乘妙-法!”方默南說道。
“方小姐,你說的容易,可做起來真沒幾個,要真能這樣,每年就不會有那么多人自殺了。就像老爺子說的,我就光榮失業了,可現實豈能世事如人意。”楊醫生就事論事道,不過怎么聽好像都是因為剛才又被胡老給罵的緣故。
方默南笑了笑道,“《黃帝內經》說:人的志意,能夠統御精神,收攝魂魄,適應氣候寒熱的變化,調節情緒…···志意專注,則人的精神容易集中,思維會很敏捷,魂魄會很安,不產生懊悔、憤怒等負面情緒,因而五藏也就不會受到邪氣的攻擊。大家平時多多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原因。”
“喜、怒、憂、思、恐,這五種情緒,其實都是五藏的正常反應,情志在一定范圍內其實都很正常,如果發覺其偏激,那就是反常,過猶不及,就要自我調節。讓自己當下就離苦得樂。情志過激,其實也是致病的一大原因,《黃帝內經》有一句千古名言叫“‘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用,此為常也。,,再精確不過了!”
方默南又道“通俗點說,《內經》認為自然界春夏秋冬順序遞遷是四時陰陽有規律消長結果,與此相類比,人體的正常生活行為,無論飲食起居,還是勞作、情志等,都應有所節制而不可太過。太過而超出人體生理調節限度損傷陰陽氣血、臟腑功能則能致病,五臟受氣,強弱各有常度,若勉強過用,必損其真,則病之所由起也。這種病因觀是與古代“過猶不及”、“過則為災”的哲理一脈相承的。”
方默南把杯中的果汁,一飲而盡,把杯子遞給了賀軍堯他則放回床頭柜上。
方默南重新又道,“以上所說的都是,情志致“郁”也就是說這都是‘精神層面,的東西,然而也有其“物質”因素。五志的生克關系與五藏的生克關系算得上是一體的兩面。
要善自養護,“防心離過”。”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者:防者防止,過是過患。眾生心中有無量過患,而以貪癡為宗。《明了論》說:出家先須防心三過,謂於上味食起貪心,下味食起心,中味食起癡心,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作此觀已受食,方可無過。”元肇鷹雙手合十,雙目緊閉,“阿彌陀佛!我要努力改變自己,化貪嗔癡為戒定慧!”
方默南抿嘴偷笑,這家伙還裝上癮了。
“臭小子!什么時候開始遁入空門了還似模像樣的。”元肇霆笑罵道。
眾人毫不客氣哈哈……笑了起來。
方默南歪著腦袋,眼尾的余光總是掃向病人應該是叫胡展翼。看見他雖然沒有笑,但眼神之中有了焦距,不在是空洞無光。雖然依然面無表情,可能看的出來他在聽,是在陷入自己的世界中。
因此方默南又開始了忽悠大計,“五臟致郁,其實還是與情志有關。”
“不會吧!這五臟,心肝脾腎,還能導致抑郁!抑郁不都是精神范疇,也就是腦子里面的。”楊醫生驚訝道。
“西醫對抑郁癥在免疫、生化、分子生物學上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對其病因病機仍然不能明確。”方默南鄙睨地說道,“毫不客氣的說,目前西醫對抑郁癥的研究還只是停留在現象學描述的初級階段,而咱們的老祖宗卻能夠從人的情志及其與精、神、魂、魄的得失存亡關系,到身體各項“功能”的運行情況進行觀察,體現了極為高超的系統論思想,而且不僅指出其病因病機,更是具有理中有法,法中寓理的可操作性,作為受過不少現代教育的人,我常常為我們的老祖宗的高超智慧夙夜興嘆,做華夏人還真幸運!”
楊醫生見這小姑娘毫不客氣斥責西醫,眼神閃過一絲尷尬和惱怒。
“楊小子,你別惱,她又沒說錯,這不現成明擺著呢。”胡老作為病人家屬,可是一絲情面都不留的吼道。
楊醫生深吸了幾口氣,忍住了胸中一絲怒火,小姑娘如此看不起西醫,剛才的一絲好感,也消失殆盡不過涉及到自己的專業領域,他倒是想聽聽,她有何高見,于是問道,“那你詳細說說五臟如何至郁!”
方默南瞇著眼睛看他臉上的一系列變化,倒真是讓人有些佩服了,不管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罷!居然能坐下來聽聽,沒有拂袖而去,就值得尊敬,可見職業操守方面非常的過硬。
“中醫認為,心藏神,驚恐或思慮過度則傷“神”,神被傷了,心就會感到恐懼而降低調節自身的能力,時間久了,身上很多地方的肌肉比如肘、膝、髀部就會無力,肌肉消瘦,毛發憔悴失去光澤,所以更想整天窩在家里,這是抑郁癥患者的一大特征。”
“你接著說?”楊醫生說道,他在這方面接觸的病人非常的多,例子多不勝舉,所以沒有反駁。
“脾藏意,如果憂慮過度而有不懂得轉化、自我調節,就會傷“意”,意被傷了,就會胸中憋悶,有人甚至會手足都不能或懶得去舉動,皮色枯槁沒有光澤,使人興致缺缺,灰心失意,這又是抑郁癥的典型癥狀。”
“嗯!接下來肝呢!”楊醫生漸漸地收起了輕視之心。
其他人是聽的津津有味,因為方默南說的都是最通俗的語言,任何人都聽得懂,尤其學過華夏文化的。香港在傳統文化方面還是做的很扎實的,雖然目前他們是英國管轄的。
“嗯!肝藏魂,如果悲傷太重,影響到了內臟,就會傷“魂”,魂被傷了,就容易忘事而不精明,有的男人還會導致陰囊收縮,筋脈拘攣,兩邊肋骨無力上舉,毛發枯槁,給人感覺總是失“魂”落“魄”。”
“嘖嘖······你這形容實在太形象了。”楊醫生突然拍手說道。
“腎藏志,如果大怒不停,就會傷“志”,志被傷了,記憶力就會下降,甚至常常忘記自己從前說過的話,腰椎轉動也會有困難,甚至不能俯仰屈伸,進一步也會毛發憔悴,顏色枯槁,干啥也提不起勁,不思進取,消極避世甚至有輕生厭世的念頭,這更是嚴重抑郁癥之狀。過度恐懼而不懂轉化的,就會傷“精”,精被傷了,就會出現骨節酸痛、痿弱、厥冷、遺精等癥狀。”方默南接著道,“嗯!順便提一下,家中若有抑郁癥的親人,要多多開導他們,拉他們出去曬太陽,干體力活或做運動,使其情志變得陽光、開朗,常常與人或物接觸,平衡五志,這樣有利于康復。”
“嗯嗯!說了這么多大道理,具體到展翼,他的病因在哪里。”楊醫生放下手中的茶杯,平靜地問道。
“五臟化生的情志雖然可以致“郁”,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因情志而得抑郁癥。抑郁癥其實與一個人的體質有關。”方默南說道。
“你是說展翼天生脾臟比正常人大,心臟也偏小,這是病因,這有什么根據嗎?”楊醫生問道。
“從醫家經典里找到“理論根據”,畢竟“脾藏志”,脾臟有問題,情志容易出問題!而心臟為五臟六腑之君主,統帥一個人全身的魂魄和意志。心臟有問題,這個“藏神”主“神明”的“君主之官”如果偏小或不健康,人也容易如《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篇》說的“心氣始衰,若憂悲”。明代張景岳先生在《類經疾病類》里說:“憂動于心則肺應,思動于心則脾應,恐動于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那我兒子天生的心臟偏小,這……這怎么辦啊!”胡老著急問道,“這是不是沒得治了,這下完了,完了。”說著說著,老人能急的眼含淚花,倔強地卻始終不肯讓他掉下來。
一輩子狠,一輩子硬氣,到頭來爭不過命啊!老人有一些頹喪的坐在病床上。
“心臟天生偏小,這無法改變,非人力所能。”方默南點頭附和道,看著胡老渾濁的眼神,此刻灰蒙蒙一片死寂,在看看胡展翼地樣子,也不是沒有動容。方默南覺得自己心有點兒邪惡,也夠狠的。“不過……”
“不過什么?”胡老死寂地眼神里迸發出一絲光彩,目光緊緊鎖住方默南道。
“當然是修心,養心嘍!”方默南言語簡潔的說道。
“方小姐,你就別賣關子了,非把我們急死不成。”元肇霆出聲,聲援道。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