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坦克炮之爭(3)
也不怪圖哈切夫斯基要震驚了,一千米的距離上擊穿14o毫米垂直裝甲,這個能力已經很牛逼了。要看書就算倍徑更長、初和膛壓更高的ZIs2也是使用了暫時還沒有辦法大量生產的BR271n穿甲彈才勉勉強強達到這種效果。初和膛壓更低的暫時沒有BR271n這個水準apcR彈的d5坦克炮怎么可能實現?
反正圖哈切夫斯基有種要撞墻的沖動,因為這個結果真的是很不正常也很不科學,而更糟糕的是,他完全不清楚d5是怎么做到的。更重要的是,這完全沒有達到他預想的效果,并沒能打臉某仙人,反而有被反打臉的可能。這可怎么辦?
就在圖哈切夫斯基焦慮地思考對策時,李曉峰笑吟吟的問道:“還要繼續比下去嗎?”
圖哈切夫斯基仿佛被踩了尾巴,猛地就跳了起來,氣咻咻地大聲嚷嚷道:“比!還沒有分出勝負,為什么不比!”
那就比唄!不過接下來怎么比就是個問題了,前面說過,圖哈切夫斯基覺得75o米就能分出勝負,所以壓根就沒有準備好一千米外的比試方法。
思考了片刻,他建議道:“12oo米靶標,靶板厚度12o毫米……”
不過他的建議卻被李曉峰斷然拒絕了。圖哈切夫斯基冷笑道:“怎么,不敢比了?”
李曉峰搖了搖頭道:“12oo米有個什么意思,大家時間寶貴,直接上15oo米吧!”
圖哈切夫斯基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這個距離真的很遠。是的,一點兒都不開玩笑,15oo米這個距離哪怕是到了21世紀都屬于坦克的正常交戰距離,大部分坦克戰基本都在15oo米到2ooo米之間進行,出這個距離范圍的戰斗,都是極少的。
為什么呢?很可能會有不少同志舉出不少遠距離坦克戰的例子,但那真心不是常態。受天氣、環境的影響極大。這么說吧,在冷戰期間,不管是北約集團還是華約集團,經過測試認為在中歐地區最可能的反坦克炮戰距離其實就是15oo米到18oo米之間。哪怕是火炮的有效射程出了這個范圍。因為地形的起伏,你也很難有機會看到兩千米外的目標(更何況中歐地區常年有霧,對觀瞄的影響很大。后來一貫強調遠距離射擊的英國推廣其12o毫米線膛炮的時候,為什么德國、法國、荷蘭、丹麥一票國家不買賬?原因就在于12o線遠距離上的火力優勢根本無從揮)!
而對于二戰中,觀瞄和火控系統都相當的原始。遠距離上的炮戰自然更加困難,所以一千五百米這個距離,對于紅軍裝甲兵來說,挑戰性可是不小。
圖哈切夫斯基都愣了片刻,然后才回過神來,不服氣地說道:“15oo米就15oo米,難道我還怕了你不成?”
李曉峰卻是不太在意,聳了聳肩道:“那就好。”然后對靶場的工作人員吩咐道:“在15oo米外設立兩塊14o毫米厚靶板,準備……”
李曉峰還沒說完,圖哈切夫斯基就將他打斷了。后者以一種嗶了狗的神態問道:“你說多厚的靶板?”
李曉峰風輕云淡的回答道:“14o毫米啊?你認為太薄了,那就加厚到……”
此時的圖哈切夫斯基真心是吐槽不能了,為什么?因為他覺得李曉峰就是瞎嚷嚷和裝逼,為什么他會這么認為呢?因為道理非常簡單,15oo米距離上擊穿14o毫米垂直裝甲,這種穿甲能力在蘇聯暫時只有一種火炮能夠做到,那就是從B34艦炮上展出來的d1o坦克炮。
d1os(su1oo的火炮,與裝坦克的d1oT區別很少,彈藥完全通用),在射15.59公斤的RB412B次口徑鋼芯穿甲彈時。初是915m/s,能夠在15oo米距離上擊穿8o毫米厚度的裝甲板。
有同志很快就要吐槽了,會說這個穿甲能力很一般嘛!比德國的88和長管75,比美帝的9o和牛牛的17磅炮差遠了。請注意。上面個數據缺少一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這個8o毫米厚度裝甲是6o度傾角的,查查表格就知道,cos6o度是o.5,8o毫米除以o.5是多少,是16o毫米。這才是d1o系列15oo米距離的真實穿甲能力。
實際上這依然不能反映d1o的真實反裝甲能力,因為我們還要注意它用的是什么彈藥。再次強調一遍,脫離彈藥談穿甲能力都是忒么是扯淡。
上面說了d1o用的是RB412B次口徑鋼芯穿甲彈,這種彈藥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次口徑,另一個鋼芯穿甲彈。而同時期水平最高的坦克炮是什么水平呢?
以著名的螢火蟲裝備的17磅炮舉例子,該炮使用應用廣泛的apcBc彈時,能夠以884m/s的度,在457米上擊穿14o毫米(3o度角)厚的雙硬度均質裝甲,在914米距離上擊穿131毫米(3o度角)厚雙硬度均質裝甲。而在使用英國最好的次口徑碳化鎢芯脫殼穿甲彈時,炮口初可以達到119om/s,在457米距離上擊穿2o8毫米(3o度角)雙硬度均質裝甲,在914米距離上能擊穿192毫米(3o度角)雙硬度均質裝甲。
可能有不愛計算的同志依然不明所以,那么將上面的數據翻譯一下,14o毫米(3o度角)等效于161毫米(九十度或者叫垂直),131毫米(3o度角)等效于151毫米(垂直),2o8毫米(3o度角)等效于24o毫米(垂直),192毫米(3o度角)等效于221毫米(垂直)。
很可能又有同志要說了,你給的d1o的數據是15oo米的,沒有一千米的穿深數據哈,這怎么比?別急嘛,這不就有了,d1o在使用BR412B在1ooo米距離上的穿甲數據是185毫米(垂直)。
從數據對比上看,17磅炮在1ooo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確實比d1o高不少。尤其是考慮到17磅炮是76.2毫米口徑時,這種差距就顯得愈的大了。
不過蘇聯的火炮設計師也不用汗顏,因為牛牛的這個17磅炮確實很牛,在同口徑中幾乎是無敵的存在。甚至比很多口徑更大的火炮也不妨多讓。比如二戰中穿甲威力第一位的美帝的m39o毫米坦克炮和德國的kk4371倍徑88炮,這兩位也僅僅比17磅炮稍微強那么一點。
那么約翰牛的這門76.2毫米口徑的坦克炮為啥這么牛逼呢?不光是因為這門炮是牛牛精工細作的結晶,更關鍵的原因就在牛牛使用的穿甲彈上。和當時普遍裝備的apcBc(空心被帽穿甲彈,比如d1o使用的那個就是,實際上17磅炮使用得最多的也是這個)相比。牛牛創造性的明了apds彈,這是使用碳化鎢彈芯的旋轉穩定脫殼穿甲彈,比美帝和蘇聯后來使用的apcR彈(碳化鎢彈芯高穿甲彈)要高出一個檔次。
這么說吧,apds彈出膛之后,會脫掉包裹在彈芯周圍的彈托,火炮做功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彈芯上,所以其初更快,穿甲能力更強。而apcR彈則稍差,出膛之后,包裹彈芯的彈托依然跟著彈芯一起飛。其阻力大,度要低一些,自然的穿甲威力要差。
這樣大家就清楚了,牛牛的17磅炮能有那么好的穿甲能力,穿甲彈好是一項關鍵的原因。不光使用了碳化鎢彈芯,而且還是脫殼穿甲彈。而蘇聯的那個BR412B僅僅是apcBc(空心被帽穿甲彈),在彈種中就要比牛牛的apds低兩個檔次,而且其彈芯還是鋼芯彈,硬度比碳化鎢低一截,哪怕是口徑更大穿甲威力也是不如(簡單的說一下穿甲彈的展。最早的就是ap彈也就是穿甲彈,后來現容易跳彈,就加了一個被帽改成apc,也就是被帽穿甲彈。后來現這個被帽風阻很大。就在被帽上加了一個流線型風帽,這就是apcBc。再然后現要想提高穿甲彈能,關鍵的是度和彈芯的硬度,就展了所謂的hVap,意思是高穿甲彈,也叫apcR。之后又在apcR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高度。想出了擺脫對穿甲毫無意義的彈托結構的脫殼穿甲彈,這就是牛牛的apds)。
所以事情就很簡單了,d1o在射apcBc彈的時候確實不如牛牛的17磅炮,那d1o還有增強的潛力嗎?很顯然這是有的,比如d1o在射apcR彈的時候,1ooo米的穿甲能力就在兩百毫米左右,而且在未來射apds或者更牛逼的apFsds彈時,其穿甲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這也是為什么毛子將d1o不斷改進一直用到了七十年代的主要原因,因為d1o的改進潛力確實比17磅炮強得多。
說到這,就不得不再多說一句題外話,一門坦克炮少說使用十年二十年,多的使用三十年甚至半個世紀都正常(比如英國L71o5),所以其改進潛力是很重要的。
而這種潛力來源于哪兩個方面呢?第一是口徑,第二是藥室。一般而言口徑大的就是比口徑小的有潛力,藥室大的比藥室小的有潛力。從展的角度說,這兩項大的就是比小的占優勢。比如兔子在選用三代坦克的主炮時,為啥選的是蘇系的125呢?不是因為兔子只知道照抄毛子的現成產品,也不是搞不來漢斯的Rh12o,按照8o年代的國際環境,兔子引進漢斯的12o問題不大。
可兔子為什么最后選擇的是125,而不是北約系的12o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125展潛力確實比12o大,口徑上125占優,藥室也是125更大,125的炮口動能是強于12o的。
當然,這不是說毛子的125很好很強大,客觀說,毛子的125也確實有問題,大藥室帶來更大的初同時也惡化了身管壽命,燒灼不是一般的嚴重。而且毛子的炮彈做得水,從某種意義上說浪費了這門炮的威力。
不過話分兩頭,如果采用更好的身管材料和冶金技術對125加以改造(兔子當年有了),然后再融合西方技術對炮彈進行全面的優化。將毛子2a46的初高的優勢全面揮出來,這不是更好嗎?既然如此,為啥糾結什么12o,兔子又不是沒展過自己的12o坦克炮(還展了兩代),如果這個口徑真的適合兔子。何必重起爐灶?
說了這許多廢話,言歸正傳,在當年,蘇聯威力最強大的坦克炮其實就是d1o系列(比122毫米口徑的d25系列威力要大不少),d1o在15oo米距離上都只能擊穿16o毫米的均質裝甲,現在某人竟然大言不慚的說d5能在15oo米的距離上擊穿14o毫米甚至15o毫米裝甲,這尼瑪不是吹牛皮是什么?
反正圖哈切夫斯基已經做好了看某人笑話的準備,一旦某人牛皮吹破了,他將立刻沖上去無情打臉。
新的一輪射擊開始了,靶子依然是14o毫米雙硬度靶板。先完成射擊的依然是T3457,當然,它沒可能擊穿這么大厚度的靶子。不過十炮彈也取得12o毫米的平均穿深。應該說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在場的元帥和將軍們是比較滿意這個數字的,這個數字代表了ZIs2使用BR271n穿甲彈時能在15oo米的距離上搞定虎式坦克,說實話,大家伙覺得這都有些過殺了。
反正圖哈切夫斯基是比較得意的,他用挑釁的眼神看著李曉峰,那意思是等會看你怎么丟人現眼的。
那么李曉峰丟人現眼了嗎?肯定沒有,因為當被d5射擊過的靶板擺在眾位元帥和將軍眼前是。所有的人不禁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十次射擊依然是十次擊穿,這個數據簡直亮瞎狗眼。
圖哈切夫斯基臉色瞬間就紅了,他搖搖晃晃地問道:“這怎么可能?”
李曉峰卻微笑著反問道:“為什么不可能?”
圖哈切夫斯基嚷嚷開了:“d5射空心被帽穿甲彈的數據我知道,那就是1ooo米1oo毫米的水平。現在怎么可能提高這么多?”
圖哈切夫斯基算是問出了在場眾位的心聲,大家都是內行,d5的數據又不是什么秘密,至少對他們這個層次的將領來說并不是秘密,以d5射apcBc彈的水準,斷然不可能取得這么牛逼的數據。
李曉峰滿不在意的回答道:“換新的彈藥唄!”
圖哈切夫斯基一聽這話。頓時是怒不可遏:“你怎么能用這種不道德的方法作弊?!這個結果是無效的!”
李曉峰白了他一眼,哼了一聲道:“那你的ZIs2就沒作弊,不要告訴我,你用的BR271n就不是新式穿甲彈,不要告訴我BR271n能夠量產!甚至BR271p恐怕都做不到大規模生產吧?這就不是作弊了?”
圖哈切夫斯基的臉紅得更血一樣,他完全沒有想到,他那點小聰明完全被某人看穿了,是的,大家都作弊了,那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
不過圖哈切夫斯基依然嘴硬:“雖然暫時BR271n和BR271p沒有大量生產,但也是能小規模供應近衛部隊的。”
其實這依然是謊話,因為能供應少部分近衛部隊使用的依然是性能更差的BR271p,而不是亮瞎狗眼的BR271n。圖哈切夫斯基又在偷換概念了。
不過這依然沒有什么卵用,因為李曉峰一句話就給他堵了回去,只見某仙人聳了聳肩,輕蔑道:“問題是,我提供給d5使用的新式彈藥已經在北方工業全面量產,從今年1o月份開始,不要說提供給近衛部隊使用,完全可以供應所有裝備了d5系列火炮的裝甲兵和炮兵使用!”
圖哈切夫斯基說不出話來了,因為某仙人這個臉打得太狠了,他已經完全無言了。不過某仙人的打臉這才剛剛開始,因為很快他又補充道:“而且北方工業承諾,此種新式彈藥價格比BR271系列穿甲彈便宜得多,我們完全是用得起的!”
這句話才撓到了眾多元帥和將軍的癢處,他們當然希望獲得更強大的穿甲彈,但是基于紅軍裝甲兵和反坦克炮兵的規模,哪怕這種新式穿甲彈性能再好但是不能足夠廉價的話,紅軍也是用不起的。比如碳化鎢彈芯的穿甲彈,以蘇聯現有的鎢資源儲備,就不光是用不起的問題了。
而現在,李曉峰卻告訴他們,這種新式彈藥足夠廉價,這對于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一瞬間幾乎所有的人都站在了d5那邊,至于ZIs2,讓這門造價高又費時費力的牙簽炮見鬼去吧。
那么某仙人究竟是用什么辦法贏得了這場競賽了,說實話,連圖哈切夫斯基都想知道。
李曉峰賣了足夠的關子之后,笑吟吟地說道:“其實很簡單,這種新式彈藥其實是一種破甲彈……”
此言一出,眾多的將帥們都震驚了,因為,嘖,這么說吧,他們其實對破甲彈的印象真的不太好……(未完待續。)
新年快樂!
鞠躬感謝守護星座的人、去死團團員、進入黑夜漫長的旅程、改╄改、騎王、尤文圖斯、醉酒無楓、南方流浪者、風飄影動、xxxxxxjj、胡德海軍上將、不甩你、冰山上的駭客和南方流浪者同志!
,326坦克炮之爭(3)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326坦克炮之爭(3)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