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七十三章 伏擊新漢軍?

劉易是這么打算的,在現在于自己軍的形勢大好的情況之下,務必要將袁紹消滅在冀州。

這主要是袁紹所占據的冀州,其實其戰略縱深的余地還真的是挺大的,自古以來,所發生過的許多的大戰役,在冀州之地。

如果換了一個強勢的雄主坐鎮冀州,首先奪得幽州、并州,將整個北方連成一片,如此,完全就是一個的王國。只要據黃河緊守,就足可保其國安全無虞。

另外,冀州之國,卻可以四處興兵,可西進南下,順勢再奪山東,進而一統天下。

現在這還是古時代,在后世,有以北統南之說,尤其是從大明從金陵遷都到燕京之后,后世華人,似乎也習慣了以北統南的架局。

反正,從整個大局觀來看,誰奪得北方,就能形成一個以北統南的大勢。

袁紹其實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只可惜,他那優柔寡斷的性格,注定了袁紹失敗的結局。特別是,袁紹儒雅之氣太重,沒有作為一個天下舍我其誰的霸氣。在關鍵的時刻,他想得太多,并且,他的心里,民族主義的思想不夠純粹。

當初,新漢朝一時無力奪取并州,并且由于并州在當時在天災兵禍之下,的確已經是一個貧困荒蕪之地,誰奪得并州,在短時間之內,肯定獲不到任何的利益。何況,并州緊鄰西并大漠,誰奪得并州,誰亦要擔負起一個御敵于國門之外的重任。

如此一來,誰得并州,非擔沒有半點好處,反而還要被牽制住許多兵力。

在那樣的局面之下,并州已經在手的袁紹,在面臨匈奴人大軍入侵的時候,他采取了明皙保身的辦法。棄并州不顧,連鎮守崖門關如此重要的關隘,都撤兵。

袁紹如此做,首先就給人一種于民族大義不顧的不好形象,會失信于天下,起碼,大漢百姓會對其失望。如果袁紹當真的有一天有希望奪取天下的話。一般的百姓,都不希望是袁紹,不想讓一個可隨時置民族于不顧的人奪得天下。

真正的歷史事件,應該是192年之時,匈奴人大舉入侵,奪取了并州。并且進兵洛陽,在被董卓所焚毀的洛陽搶掠了一翻。順帶將悲情才女蔡琰給擄走。

那個時候,是天下諸侯討伐董卓之后的事件,當時,大漢天下諸侯,實力已經相當不錯了,起碼。其袁紹就已經奪取了冀州、并州。可是,袁紹那時候應該是正忙著窩里斗,與公孫瓚、黑山張燕纏斗不止,沒有精力兼顧并州異族入侵的事。

嗯,如果說,歷史當,袁紹還有一些借口的話,那么這一世。袁紹就沒有了任何的借口。因為,黑山張燕已經由劉易牽頭給滅了,袁紹的內部已經沒有了后顧之憂,對于公孫瓚的問題,他完全可以派人與公孫瓚協商停戰,甚至還可以聯手公孫瓚其抗匈奴人的入侵。畢竟,公孫瓚打擊異族人的決心要比任何人都大。如果是為了打擊異族人而停戰,相信公孫瓚亦會義不容辭。

可是袁紹沒有,他反而是采取了放棄并州的策略,因此。劉易也沒有辦法,在條件還不太成熟的情況之下,出兵進入并州,抵敵匈奴人大軍。也幸好,新漢朝的床弩剛好制造了出來,利用這個武器,一舉將匈奴大軍殺得大敗,否則,劉易也很難說歷史事件是否會重演,起碼,并州若落在匈奴人之手,讓匈奴人大舉遷徙進入,這絕對非是漢人之福,劉易的新漢朝,也會被匈奴人所克制,難以放手發展。

袁紹就是錯了這一步,就讓他完全陷于被動。起碼,讓新漢朝獲得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契機。

現在嘛,袁紹所有的戰略縱深的余地,幾乎都等于沒有了。劉易現在攻伐袁紹,其實就有一點甕捉鱉的意味。

因為,北方幽州已經落入了劉易之手,冀州西面,太行山脈所隔,能夠往返冀州、并州的通道,現在都處于在新漢軍的掌握當。東南部,有著曹操這個勢力擋住,特別是與曹操一戰,官渡兵敗之后,使得袁紹難以再向東、南方向發展。

唯有,東北方向,袁紹可以從冀州向青州轉移。

青州山東等地,地埋位置獨特,占其一隅,其實都可以自安。

如今青州北海已經落入袁紹手上,劉易要做的,就是提防袁紹被自己的新漢軍打敗,逼得他無路可走的時候逃往青州去。因此,劉易現在,就先命眾將,將渤海郡東面、南面的城鎮先奪取下來,斷袁紹的退路。

只要奪取了樂陵、南皮、平原等城鎮,就基本上對袁紹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大包圍的態勢。到時候,新漢軍就可以慢慢的炮制袁紹,勸降或決戰,就只在劉易一念。

戲志才留在渤海城坐鎮,大軍分成三路軍馬,分別進發。

現在天氣轉寒了,估計冬天的第一場雪就快要降臨,戲志才現在得要調配三軍的物資,要與賈詡一起為新漢軍冬于作戰所碰到的種種問題作一個預計。

這一次,可不象當初進軍大漠,畢竟,在大漢本土作戰,寒冷度肯定不會如在大漠那般,那天氣直接就可以冷死人的。但是,在冀州也有在冀州的困難,因為,冬天降雪并不算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暴風雪之后的陰雨天氣。那樣的天氣,是最容易讓戰士生病的。

所以,冬衣要準備,防雨的雨具亦要準備好,還有,治傷寒感冒的藥草,也要準備無數。

所以,真正的大戰,最忙的并不是那些武將,而是那些謀士官。

三路大軍分頭行動之后,劉易帳下,就只有第一軍以及女三十二軍的一部份女兵及另一軍,共五、萬軍馬。

由于劉易要直接進軍平原縣城,這也就是當初劉備從安喜縣離開之后所獲得的一個安身之地的那個縣城。所以,三軍分頭行動之后,相對于信都城方向而言,劉易的這軍就反而變成了是劉易的成了先鋒軍,與信都城相隔更近。另外公孫瓚、顏良、丑等人的軍馬。反倒是在劉易這路軍馬的后方戰斗。

新漢軍連戰連捷,所向披麾,新漢軍軍馬所過之處,基本沒有關遭受到什么的抵抗。

從渤海城到平原,約三百里左右,一天的時間,軍馬挺進了大半的路程。沿路收復了不下十個城鎮。

當然。這些城鎮,都非是重要城鎮,袁軍早已經撤走了。只有一些地方士族地主自發組織起來維持地方秩序的零散軍馬。這些人的軍馬,他們自然是不敢與新漢軍對抗的,新漢軍一到,他們馬上就投降。表示愿意歸順新漢朝。

對于這些勢力,劉易倒沒有拒絕,有多少就接收多少。不過,不管這些士族地主表現得如何好,劉易依然還是要按新漢朝的基本國法來進行的。他們的軍隊,當大多都是家丁什么的。劉易表示,他們可以繼續保持有。屬于他們的家產什么的,新漢軍亦不會抄沒。但是,他們在當地,不再有行使軍政的權力。

也就是說,新漢朝不會直接從他們當挑選出人來治理當地,而是另外派出官員前來組建官府,他們所有人,都要聽從官府的號令。當然。如果他們真心的想為新漢朝效力,比如,那些士族當,的確有不少人是有才學的,但縱是如此,他們也不可能馬上被任命為當地的縣官什么的,他們必須要先到新漢朝的吏部去報名。接受新漢朝官員培訓。嗯,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接受洗腦。當然,也是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新漢朝的新化。學習新漢朝的基本國法及一些律例,等他們學習畢業,經過考核,那么他們就可以外放為官了。但有一點,就是基本會避免他們返回當地為官的,只能夠到別的縣城去為官。

而那些地主士族家的家丁隊伍,必要的時候,官府有權調動。一般百姓,如果他們想投軍的話,那就直接編入新漢軍的新兵秩列,在當地協助官府治理地方,一邊接受訓練,訓練好的,會被抽調補充進各軍。

當然,這些劉易留給隨軍行動的官去處理,最多就是留下少量的士兵,協同這些官治理地方。

再有一天的時間,劉易的這一路軍馬,便可挺進到平原縣城。

然而,在這個時候,別看新漢軍一路無阻,相當的順利,其實已然暗潮洶涌。

兩軍,自從劉易與公孫瓚、顏良、丑三路軍馬出動的時候,消息情報就有如雪片一般,各自在兩軍當不停的傳遞著。

新漢軍有著無數探在關注著袁紹大軍的情況,袁紹同樣有無數斥侯探在盯著劉易的軍馬。

嗯,袁紹派到渤海來的死士,他們雖然沒能在渤海城搞出什么的太大動作來牽制劉易的注意力,但是,他們作為斥侯探來衡量卻是相當稱職的,這么多人混進了渤海城,倒還真的讓他們將新漢軍的一些情報給刺探到,并送到袁紹手上。

在新漢軍準備出動的前一天,便讓袁紹的人刺探到了情報,知道了新漢軍的行動方案。

在新漢軍兵分三路的時候,袁紹正拿著情報,與一眾軍將謀士在商議對策。

當然,他們的所商議的對策,就只是如何伏襲新漢軍的這三路兵馬。但是,新漢軍如此的安排,讓袁紹也有一點為難。

袁紹原本的計劃,只是想檢軟柿來捏,定好了準備襲擊他的老對手公孫瓚。可是,現在,他們的針對對象,似乎不太適合了。

因為公孫瓚可是出兵攻占樂陵,東陵在渤海城東面的黃河口北岸,與青州就只隔著一條黃河。袁紹如果要攻襲公孫瓚這路軍馬的話,就必須要繞過渤海城,繞過劉易與顏良、丑的軍馬。

公孫瓚的軍馬,約有十萬大軍,如果要攻擊公孫瓚的話,袁紹覺得最少都要派出三十萬大軍方有把握將公孫瓚一軍擊敗。可是,三十萬大軍的行軍,恐怕真有很難瞞過新漢軍的耳目。自己的大軍一動,新漢軍就知道了,如果讓新漢軍掌握了自己大軍的行蹤,那么就會失去了奇襲的意義。當然。失去奇襲的機會也還是小事,袁紹就有點擔心自己的這三十萬大軍遭受到有了準備的新漢軍的攻擊,想想新漢軍的弓箭大陣,袁紹都感到有點頭痛。

不過,還好,據探所報,新漢軍出動的那三路軍馬。并沒有攜帶重型的投石機及床弩,起碼并沒有攜帶著一起行軍,如果新漢軍的后勤部隊將那些器具送給各軍的話,他馬上就會知道。

同樣的,攻伐顏良、丑所率的那一路軍馬,也一樣有同樣的情況。與攻伐公孫瓚的那路軍馬有著一樣的隱慮。

所以。剩下的,就只有離他們最近的那一路軍馬,劉易的那路軍馬能夠讓他們有機會突襲的。

可是,也不知道為何,明明是劉易的那一路軍馬要比公孫瓚的那一路軍馬少了大半人數,僅只有五、萬的軍馬。袁紹的心里卻一直有點不安,總覺得直接攻襲劉易不會輕易成功。

如此一來。袁紹的心里,不禁就有點猶豫不決。決定攻襲劉易嘛,卻又怕被詭計多端的劉易暗算,不攻襲嘛,這似乎也是他們的一個好機會,并且,如果能成功,能夠直接擊殺劉易的話。那么新漢軍的攻勢肯定就會煙消云散,說不準,他袁紹就可以從始一改頹勢,反敗為勝,一舉滅了新漢朝也說不定。

劉易僅只有五、萬的軍馬,就敢如此輕率的推進,讓袁紹懷疑劉易如此是否有什么的陰謀詭計。要不然,這么大的一只青蛙會直接跳到了他的面前?

袁紹帳下的謀士,有大半人都覺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都認為劉易敢親率軍馬直接插進他們的側后。此正是他們集優勢兵力,將劉易消滅的好機會。

現在,他們可以出動三十萬軍馬、四十萬軍馬,甚至更多,如此還不能消滅劉易那區區五萬軍馬么?

信都城離劉易的目的地平原,要比渤海城離平原更近了一點,他們現在,完全有時間來得及布置,他們大兵團行動,就算情況有變,亦來得及撤回信都。

可以說,對于袁紹來說,這似乎的確是一個滅殺劉易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戰還是不戰?

袁紹的心里,還有一層擔心,他就是擔心劉易如此輕率親率軍馬挺進,是誘餌,誘他的大軍離開信都城,然后讓別的新漢軍一舉取奪他的信都,將他逼得不得不退守鄴城,如果當真的退軍鄴城,袁紹知道,自己就可以數著日過日,能過一天便是一天了。

“主公!不可多慮了。現在的新漢軍,連戰連捷,已經成驕兵了,尤其是那劉易,他當初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義兵,現在終于取得了一個小義兵所能取得的所有一切,再加上,劉易他畢竟只是一個青年人,一個才二十多歲的人,能說得上有多成熟?年少輕狂是肯定的,他肯定是因為過于驕傲,急于求成,好大喜功,以為我們袁軍已經不堪一擊,如此,他才會輕率的親率軍馬挺進。”

“是啊!主公,請速下命令吧,如果再拖下去,讓劉易率軍到達平原縣城,讓他們可以嚴陣以待的話,那么我們就失去了突襲他們的機會了。如果想擊敗新漢軍,就必須要在他們行軍的過程當襲擊他們。”

“主公,在平原西北面不遠,便是德州縣城,而新漢軍的目的地是平原縣城,必須會經過德州縣。而在德州縣與平原縣之間,有一片湖澤地帶,道路北面,是湖澤地帶,南面則是一片野樹林,那片野樹林,一直連接到平原北面不遠的陵縣,廣闊無邊,足可以讓我們的大軍潛伏進那片野樹林當。可以想象,當劉易率軍從那里經過的時候,我們大軍盡出,三面合圍過去,他們就只能逃進那片湖澤當,嘿嘿,現在雖然還不算是大寒,可是,湖水亦冰凍刺骨。劉易還有活路可逃么?”

“沒錯,主公,當年屬下曾在德州為官,知道德州東、南部的地形狀況,尤其是那片湖澤地帶,屬下當年嘗試著讓人開荒耕種,可是,據當地人說,那片湖澤,就算是看不見湖水淹沒的地方,亦只是一些爛泥,難以落足,人畜走了進去,有時候會一下沒及過頂,將人率活生生的悶死在爛泥糊里。”

“主公!快下令吧,我們必須要趕在新漢軍趕到之前穿透過去,隱伏在那片野樹林當,慢了,就讓新漢軍有所察覺了。”

“對了,主公,臣建議,我們的軍馬,在夜里悄悄行動,連夜行軍趕到目的地,如果起碼可以瞞過大多數人的耳目。畢竟,數十萬大軍的調動,一有動靜,敵人的探可能就知道的。所以,只好多從如何隱匿我軍的動靜方面著手。我就不相信了,劉易就能先知先覺,就能預知到我們會在那些地方襲擊他。”

有人口勸袁紹下令出兵,跟著就更多的人勸說起袁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