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一千二百章 一個壯舉

第一千二百章一個壯舉

第一千二百章一個壯舉

支于埃及人來說,他們的確已經被非埃及人統治了數百年之久。火然文

哪怕他們不愿意不甘心,但這些都已經成了事實。

或者,他們也在不停的反抗著,掙扎著。甚至是用他們自欺欺人的方式,以他們現在這種在表面上對羅馬帝國順服,暗里在發展在積蓄力量的方式生存著。

可是也改變不了他們被羅馬帝國統治壓迫的命運。

如果沒有大漢帝國的大軍殺到了他們的埃及,他們也一樣是那樣卑微的活著。根本上就不可能有推翻強大的羅馬帝國的統治的可能。

如此,如果真的能如大漢帝國皇帝所言,假如說,在大漢的統治之下,大漢能夠當真的給予他們那么多的自由與權利,不再施加他們沉重的賦稅與負擔,能夠讓他們的埃及人更有尊嚴的活著,更加富足的活著。那么對于他們埃及人來說,這只不過是換了一個統治者而已,這似乎也沒有什么是接受不了的。

被羅馬帝國統治跟被大漢帝國統治能有什么的區別嗎?何況,還有那么多的好處?

再說了,就現在而言,從遙遠東方而來的大漢帝國。跟他們埃及人還真的沒有任何的恩怨,而羅馬帝國呢?跟他們的恩怨就大了,滅了他們的埃及王朝不說,還對他們埃及人進行了如此苛刻的統治,每年來,都不知道有多少埃及人被羅馬帝國派來的統治者迫害至死。

充滿血淚的埃及人,對羅馬帝國是打心里仇視的。

提克尼科如此一想,他的心里就好受了一些。也就沒有什么覺得不能接受了。

劉易就是判斷這個法老王肯定會接受自己的招降,不敢與自己輕易的撕破臉皮,如此方敢與數十將進入提克尼科的城來。

正所謂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劉易就不相信提克尼科當真的有那么的偉大,當真的可以為了他心底里的堅持而不顧一切的跟漢軍開戰。

事實證明劉易是對的,當劉易給提克尼科解釋了一下只要投靠歸順了大漢帝國之后,大漢將會給予他的優惠政策,特別是他本人歸順了大漢之后,他依然可以作為法老王,并且將會獲得漢軍的支持,助他統一別的埃及人部落。劉易還承諾,只要他始終都遵從大漢官府的命令,那么他就能夠在埃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起碼,大漢不會剝奪他在埃及人當中的法老王的地位。

他只跟下面的埃及一眾軍將首領商議一會,便正式向劉易腑首稱臣,正式率他的這一支埃及人部族向大漢投降歸順。

劉易自是大喜,馬上正式封賜提克尼科為埃及**老王,將來,便有可能是現下埃及所有的眾多法老王之首。

獲得了大漢帝國的正式賜封任命,提克尼科更是喜歡,甚至有了一種他這個法老王總算是名正言順了,心里也有了底氣,也變得更有自信了許多。沒有辦法,投降歸順了大漢之后,他的背后就等于有了一個強大的靠山。想想漢軍數以百萬計的無敵大軍,都有可能成了他的后始,他想不自信都不可能。

當然,他也知道,得到多少就一定得要付出多少,從此之后,他就必須要遵從大漢帝國的命令,不敢再有違背。

又或許,提克尼科的內心深處,可能還有一點抱著現在暫時屈從大漢,想要借大漢的力量,先推翻羅馬帝國對他們的壓迫統治。然后等以后自己的埃及部族真正的發展壯大,強盛了起來之后,有機會再脫離大漢的統治,真正的成立一個統一而獨立的埃及王朝。

關于這樣的一個可能,劉易又豈能沒想到?但是,只要提克尼科現在答應了歸順大漢,同意無條件遵從大漢帝國的命令,那么他將來就不可能再有什么的機會脫離大漢的統治獨立了。

大漢官府嚴密又嚴謹的統治,又豈會再給他有機會的可能?

要知道,從他同意歸順大漢的這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徹底失去了獨立的機會。

只不過,在表面上,提克尼科是感受不到的,他現在,只會滿心歡喜,不會察覺到在大漢的統治當中,他就會慢慢的失去對自己的埃及部眾的號召力。

現在,劉易也并沒有一下子就對提克尼科所控制的地區以及其兩三百萬的埃及人如何統治。這些劉易都不急,劉易會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在連提克尼科都不能察覺的情況之下,慢慢的削弱他對自己的埃及部族人的影響力。

首先,劉易先讓提克尼科見識了一下漢軍制式武器裝備的精良,在提克尼科驚訝于漢軍的裝備武器的精良,充滿了羨慕的情況之下,劉易當場就承諾,大漢帝國為了增強提克尼科的軍馬的戰斗力,先為他裝備一支軍隊。

其后,劉易便再給他介紹一下現在大漢帝國正在開挖的蘇伊士大運河,給他解說了一下蘇伊士大運河一旦開通了之后,對于他們埃及人的發展將會有什么的巨大好處。劉易暫時沒有向他說開通蘇伊士大運河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為了攻擊羅馬帝國的事。其實劉易也不必跟他解釋這么多,在他答應歸順了大漢之后,劉易是可以直接給他下命令的。但劉易這般作態,其實就是讓提克尼乎多點感受到劉易對他的尊重,給他下一個命令,都似是在跟他商量似的,讓他暫時不會產生別的不利于大漢的念頭。

跟他說這個,就是想要從他的部族人當中征召大量的民夫。

還有,劉易雖然答應先給他裝備一支軍隊。但是卻要求提克尼科必須要走精兵策略,只能從他的軍馬當中,十里挑一的精簡士兵,最后組成一支兩三萬人馬的精銳軍馬。

如此一來,提克尼科的二、三十萬人馬當中,除了挑出了兩三萬人組成精銳之師之外,其余的,都被劉易以開挖蘇伊士運河為命,征調去蘇伊士參與開掘運河的工作。

還有,提克尼科的兩三百萬的部族人,除了實在是難以遠行,沒有勞動力的老弱婦孺之外,其余的埃及民眾,亦在劉易的征召當中。不過,劉易倒也沒有強制性征召,只是許以之利,讓他們自愿報名應召。

二十多萬的埃及青壯,外加二、三十萬自愿應征的埃及男男女女,一共便有了超過五十萬的人力為大漢所用。這還是兵不血刃的獲得了這么多的勞動力,并且,他們的勞動熱情也不是早前甘寧強行征召的那些民夫所能比擬的。

而可怕的是,這只是劉易大埃及等于是空手套白狼一般弄來的參與開掘蘇伊士大運河的第一批埃及民眾。

劉易為提克尼科裝備了兩三萬的精銳部隊,自然不會只是拿來看的。

劉易已經跟提克尼科講得很清楚了,當裝備好他的兩三萬精銳部隊之后,便由他的軍馬為先鋒,先對他的控制領地的四周埃及人部落進行收服。劉易所率來的十萬精銳漢軍,將會是他最大的助力。

劉易讓提克尼科先去勸說,讓另外的那些埃及部族的法老王前來見自己。勸他們歸順大漢。假若不歸順,那么就直接武力鎮壓。劉易要求,他必須要在短時間之內,征服更多的埃及部落。

當他們埃及人的軍馬達到了一定數量之后,馬上就會殺往開羅,一舉滅了羅馬帝國派駐在他們埃及的軍兵,讓他們徹底擺脫羅馬帝國的統治,正式歸為大漢的統治之下。

另一方面,每勸服一個埃及部族歸順大漢,也會同時在這個部族征召民夫,前往蘇伊士參與開掘蘇伊士運河的工作。

可以說,劉易這是雙管齊下,一方面,利用提克尼科的影響力以及漢軍的威攝力,不停的收服或征服那些埃及人,另一方面,馬上就利用起埃及的廣大民眾的力量去開掘蘇伊士運河。

其實,一切都順理成章,很快,提克尼科便在十萬的精銳漢軍的幫助之下,采用了勸服或鎮壓的方式,將埃及中西部沿尼羅河上游的地區的埃及部族都統一了起來。

沒有辦法的事,本來,提克尼科的埃及部族,就要略比別的埃及部族強上一些。現在又有了漢軍的支持。大部份的埃及部族的首領或法老王,他們盤桓得失之后,都愿意服軟,向大漢投降,前往拜見劉易這個大漢皇帝。

如此,劉易也給那些埃及的首領法老王等分別又封了二法老、三法老等等,一共足足封了十多個法老王。

同樣的,也是采取了對提克尼科一樣的手段,承諾裝備他們一支精兵,讓他們看似擁有了更強大的實力。然后再征召他們的民眾前往蘇伊士。

劉易這樣做,也有著更深層次的目的,那就是雖然說封了提克尼科為**老王,讓他感受到在埃及的法老王當中,就是以他為主以他為尊。但實際上,這也等于是給了別的法老王擁有自己的一點力量,可以跟提克尼科唱對臺戲。

只不過,現在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利益,互相之間,在歸順了大漢之后,暫時倒也相處融洽,互相之間的爭執并不是太多。

初初,倒也有幾個埃及部族是不愿意歸順大漢的。因為他們還沒有領略到漢軍的厲害。尤其是提克尼科實行了精兵策略之后,在兵力上似乎已經弱于另外的那些埃及部族,哪怕是加上漢軍的十萬大軍,似乎在兵力也是弱于那些埃及部族。

如此,也打了幾仗。

說實在,現在的埃及,在軍事上,的確顯得很潺弱,他們士兵的軍事素養,以及武器裝備的質劣,簡直就是不為外人道之。可以說,在大漢的黃巾之亂時期,那些黃巾軍的武器裝備都要比他們好得多了。

許多的戰斗,可以說是甫一接觸,那些埃及部族的軍馬就開始潰敗。連提克尼科那兩三萬的精兵都敵不過。隨后漢軍一參戰,他們就被迫投降,不敢再戰。

事實上,劉易也特意交待了率軍出戰的張合盡量以壓服為主,不以殺傷為主,因為現在劉易需要大量的民夫,不想殺傷太多運埃及青壯。要不然,肯定得殺得埃及血流成河。

積弱甚久的埃及,被羅馬帝國壓迫得民眾怨怒的埃及。在漢軍的兵力威懾以及政策上的攻勢之下。使得埃及的軍隊,就有如滾雪球一般,迅速的壯大了起來。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單單是那些埃及各個部族十里挑一所組建起來的精兵軍隊,總兵力就達到了百萬大軍。

這么多的埃及大軍,讓劉易都感到有點壓力。還好,他們雖然集結成軍,但是卻分別歸于各個法老王或是首領所統率,并不是歸于某一個法老王統率。而亦沒有哪一個法老王可以號召得了這所有的埃及軍馬。

還有,劉易雖然承諾給他們精良的裝備,但是實際上就僅只給他們裝備了一小部份的軍馬。因為現在漢軍也沒有多余的精良武器裝備。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那些埃及部族的首領,也不是太過重視這個了。因為他們在歸順了大漢之后,獲得了更多的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他們的埃及民眾,更是獲得了真正的好處,不用再受到羅馬帝國的壓迫剝削了。而大漢帝國的確沒有如羅馬帝國那樣對他們壓迫。

現在的埃及人,他們更想的,就是盡快滅了羅馬帝國派駐在埃及的官兵。

劉易正式命名這百萬的埃及部族軍馬為埃及軍團。任命張合為埃及軍團的大統將,徐晃為副統將。再由典韋率漢軍十萬精銳一起,一共百來萬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向開羅挺進。

劉易在埃及,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內,反手為云,覆手為雨。以十萬精銳漢軍為基礎,一舉統一了大部份的埃及人,并且成立了百萬人馬的埃及軍團,另外,又獲得了超過兩百萬的埃及民眾前往蘇伊士開掘運河。

這是埃及歷史上的一個壯舉。

在許久之后,亦是他們埃及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