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大漢的手段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大漢的手段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大漢的手段

羅馬帝國已經是大漢帝國最后的對手。或者說是唯一還能跟大漢一戰的對手,所以劉易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對手。

急著滅了羅馬帝國,急著統一這個世界是一會事,但劉易肯定得要大量消耗西方世界的有生力量。這個是早已經制定下來的政略。

劉易很清楚,羅馬帝國實在是在這時代西方世界當中最為強大的一個帝國。若非大漢在自己的統治之下,發展已經遠遠的超過了西方世界,那么在這個時代,應該說是沒有哪一個勢力可以對羅馬帝國形成威脅。

匈奴人不行,哥特人也不行,安息帝國也不行。少說也要一兩百年后的發展起來的哥特人及匈奴人才會對羅馬帝國形成威脅。

羅馬帝國方面,雖然已經被漢軍大大的削弱了其實力。可是,如果沒有大漢在背后撐著,那么安息帝國、貴霜帝國等都不是羅馬帝國的對手。

現在,大漢組建了印度、波斯等軍團。基實就等于是集原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的精銳軍馬去攻擊羅馬帝國。

漢軍沒有直接出手,那么他們就肯定能夠打得難分難解。

現在漢軍的異國異族軍團進攻受阻,卻也是大漢方面的意料之中的事。

在羅馬帝國北方,雙方經過慘烈的交戰,雙方都折損慘重。尤其是漢軍異族軍團的人馬,對一些關隘防線的進攻時,遭遇到了羅馬帝國軍民的拼死抵抗,可以說,每攻取一寸土地,都要犧牲大量的士兵。

戰事打成這樣子,那些印度軍團、波斯軍團的軍馬都已經有點怕了。

但是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局面是大漢有意促成的。

其實也由不得他們。

印度軍團,在攻擊安息帝國的過程當中,他們已經折損了大大數十萬的軍馬,兩百多萬的印度軍團的軍馬,他們其實還只有一百多萬人馬了。

再經過這一次的慘烈攻戰,他們的軍馬已經只有數十萬的人馬。剩下來的軍馬,卻因為不停的被漢軍灌輸一種思想,也就是洗腦吧。他們對大漢的忠誠度較高,根本就不會去考慮為何他們的軍馬折損了那么多軍馬是什么的原因。

而波斯軍團,是剛剛組建起來的,他們除了獲得到一定的漢軍的制式武將的裝備之外,他們的實力并不比原來強多少。但是在漢軍方面有意去挑撥他們跟羅馬帝國方面的仇恨的情況之下,他們也顯得相當的勇猛,在一些攻戰當中,他們亦不計生死的跟羅馬帝國的軍馬拼命。

事實上,在戰爭當中,他們的兵力在迅速的減少,他們卻并沒有太直觀的察覺。

因為在戰爭的過程當中,是這些軍團的軍馬主動攻擊羅馬帝國方面的防線的。兵力也不是集中在一起,分散為多路軍馬進攻,往往,在一些攻堅戰當中,攻方的折損是守方的數倍之多。而在交戰的過程當中,打起了血性來的時候,也沒有誰會留意傷亡的問題了。

只有在打完了一場戰斗之后,他們才醒覺,原來他們犧牲了那么多的士兵。但那個時候,他們卻也沒法去計較了。

關鍵的是,漢軍對他們的善后工作做得比較好,每一場仗打完之后,漢軍的后勤供應及時,對他們的慰問也上心,讓他們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覺得很受大漢重視照顧。起碼,要比他們在以前的安息帝國的時候,死了都不會有人為他們收尸。

反正,漢軍方面,是盡可能的讓他們感受到身為漢軍的一員的諸多好處,刻意的去避開他們有思考為什么他們為何會傷亡那么多士兵的原因。

這樣,他們往往就會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對漢軍產生了一種認同感,有了戰斗的時候,他們依然要繼續向前拼殺。

另外,為了調動這些異國軍團的積極性,漢軍的確也付出了不少,尤其是錢財方面。漢軍不僅做好他們的后勤補給,還設置了一個獎勵制度,對于那些勇猛殺敵的異國軍團的士兵,給予重賞。

還有,漢軍方面還刻意的降低了對這些異國軍團的軍紀制約。也就是說,打敗了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馬之后,戰場收檄所得,漢軍并沒有讓他們上交,像是默許默認為他們所得。有時候,他們甚至對羅馬帝國的地區進行了掠奪,漢軍方面也當作不知道的樣子。

如此一來,異國異族軍團更積極的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

相比起印度軍團、波斯軍團,阿拉伯軍團的人馬,戰斗力卻是最低的。漢軍每每接受到在漢軍看押之下送到戰場的阿拉伯軍團,都會將他們打散分到了印度軍團及波斯軍團當中,讓他們接受那兩個軍團的命令。

在其中,那些軍團的軍士,他們做了逃兵什么的,漢軍方面也不會去管的。全由那兩個軍團去處理。

其實印度軍團以及波斯軍團方面也不笨,他們在發現自己的軍馬折損太多的時候,有了阿拉伯軍團的人馬補充,他們都會先驅趕那些阿拉伯軍團的軍馬去做先鋒,先讓阿拉伯軍團的人馬去消耗一點羅馬帝國方面的軍馬,他們才會加入戰爭當中。

整個羅馬帝國北部的廣大地區,可以說都成了一片煉獄場,烽煙處處。

兩方軍馬的傷亡,加起來超過了兩三百萬了。這還不計羅馬帝國的一般民眾的傷亡。

這樣的傷亡數量是很驚人的。因為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傷亡,只多不少,沒有半點虛假。

別看不久前羅馬帝國方面的數百萬軍馬被漢軍所滅,但是其中真正傷亡的人卻不是太多,大部份的都是被漢軍俘虜了。

可以說,羅馬帝國北部的攻防戰,讓劉易收到了想要的目的。

如此下去,待到大漢攻占了羅馬帝國,統一了整個世界之后,大漢所組建起來的各大異國異族的軍團,他們所剩下來的軍馬就不會太多了。每一個軍團的軍馬,估計都會傷亡超過半數以上。

這樣,將來要處置他們就好辦了,就算是將他們遣散回去,也不會對駐守各地的漢軍士兵造成太大的威脅。

當然,劉易是不會輕易遣散他們的。就算是滅了羅馬帝國,不是還有匈奴人、哥特人還沒有滅掉嗎?還有,后世俄羅斯那么大,到時也可以讓他們作為北歐的遠征先鋒軍去征戰。另外,還有非洲大陸、南美、北美大陸。反正,這些異國異族軍團的人馬,除了極少數的一部份可能能夠回到他們的家去生活,但大部份的軍馬,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回家了。

自然,如果他們能夠活得到那時候,讓他們回家也不會有什么的問題了。

對待這些異國異族軍團的問題上,看上去的確有點殘忍與腹黑,可是,劉易知道,必須要如此。想獲得世界大同,有一些犧牲是在所難免的。

犧牲那些異國異族人,比犧牲自己的漢人要好得多了。

這個,也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其實,如果從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這樣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這些異國異族軍團的付出,卻的的確確可以讓他們的部族人獲得了更好的生活。

在大漢的統治之下,他們的部族人也將會獲得長足的發展。只是他們的思想觀念,會在他們發展的過程當中慢慢的改變,慢慢的消磨去他們的民族印記,讓他們的心里只有一個國家,就是大漢帝國的觀念。

而在大后方,比如印度地區,大漢官府對當地的民眾所做的工作,的確讓他們這些印度民眾感到感激感恩的。

讓他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的事就不說了。就說他們的子弟,加入了漢軍印度軍團,出征安息帝國、羅馬帝國。

他們的這些子弟兵,傷亡了那么多,原本,可能會引起印度民眾的恐慌或不滿才對。可是,經過大漢官府做的一些事之后,印度民眾對于失去了自家的子弟的確感到極為悲傷之外,卻并沒有對大漢造成什么的不滿情懷,反而是更加歸心于大漢。

因為,漢軍對于那些在征戰中傷亡了的印度軍團的士兵,每一個都會有很詳細的記錄的。

比如,印度軍團某某軍某師某營的士兵,在某個戰場上英勇犧牲。如果有可能,會將這個士兵的尸首運回去,運不了那么多,也會將這個士兵的信物收集起來送回后方的大漢官府。

有了這些,大漢官府就可以拿來運作了。

以烈士的名義也好,英雄的名義也好,反正,就是給他們立一些記念碑什么的,給予他們家屬一定的獎勵,還會大力宣揚這些犧牲的士兵為大漢,為他們的民族立了多大的功勞。反正,就是弄得那些犧牲士兵的家屬極具榮耀感,讓他們的家屬覺得,他們的子弟為大漢去征戰,如此死了也值得了。

反正,怎么搞可以安撫好那些犧牲士兵的家屬,大漢官府就怎么搞。讓他們既得到一定的實際利益,也得到榮耀。

通過這些手段,是實實在在的讓廣大的民眾對大漢更加的歸心。

這些民眾并不會知道,他們的子弟兵,其實是大漢有意消耗掉的。

這就是大漢對那些地區能夠完全控制的好處。因為控制好了之后,無論想要做什么事,都掌握在大漢的手上。

其實,通過大漢官府在印度地區這么一搞,弄得不少印度民眾他們更加的擁護大漢,甚至,不少民眾還主動將他們的子弟送到官府,希望可以加入漢軍印度軍團,讓他們的子弟繼續為大漢戰斗。

不過,考慮到不可能真的將他們的成年男子都弄沒了,多少都還得給他們留下一點種子。所以,大漢官府方面,并沒有再征兵的打算,不想再增加印度軍團的兵力。

事實上,留在地方,接受了大漢統治的人,要比軍隊的士兵好控制得多了。只要讓他們看到更好生活的希望,他們就不會有反漢之心。何況他們的都等于是處于大漢的監控統治之下生活的?

也不僅是印度方面這樣搞,安息帝國地區,只要在大漢官府控制的地區,都會這樣搞。

宣傳是大漢同化那些異國異族人的最大力量。

只要利用得好,他們就不會產生對大漢的不滿情懷。

這些,其實都是劉易想出來的,平時他并非全都是整天都睡在女人的肚皮上。劉易只要一有時間,就會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問題。

每每想到一個問題,就會跟著考慮要如何去解決。然后就會將解決的辦法寫下來,再交由下面的人去討論商議,再一一傳到各地的官府,讓各地的官府去做。

一國之君還真的不是那么好做的,尤其是劉易這個其實根本就沒有過從政經歷的人。之所以一直來都做得這么好,全都得益于他在后世的所見所聞,以及太陽能手機百科全書的一些資料。

為了更好的宣傳,劉易已經讓人在以前的大漢新聞報的基礎上,再搞了一個大漢公報。

這大漢公報主要的就是介紹大漢本土之外地區的事。宣揚大漢在統治那些地區的政策等等。

反正,隨著大漢的統治,各地的異族民眾都學習了漢字漢語。只要以后真正普及漢字漢語之后,大漢公報就會成為世界性的宣傳喉舌。

而現在,也已經開始起到作用了。

經過這兩三個月的進攻,這些軍團的軍馬犧牲太多,已經有點攻擊乏力了。

尤其是在某個戰場,居然被羅馬帝國方面反攻。

不過,漢軍也終于出動了。

有些事,要做得不著痕跡。漢軍也不可能真的分然驅趕那些軍團的軍馬去送死的。要是那樣,恐怕當場就會逼反那些軍團的人馬。

事實上大漢方面做得還真的是相當隱晦的。

如果真正思考下來,就會發現,其實那些軍團之所以犧牲那么多的士兵。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沒有漢軍直接參與到戰事當中去。

如果有漢軍參與了,許多的戰事,其實是不用那樣去打,不用直接用他們的性命去拼的。

可惜,他們也不可能要求說必須要有漢軍跟他們一起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