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真相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后人如何議論,如何捕風捉影,終究難以得知當初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很多事情只要一旦過去,想要知道事情的原委,就是不可能的了,比如斧聲燭影之事,誰知道趙匡和趙光義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再如何捕風捉影,能給出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嗎?
“除了辭官,你再無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嗎?此事雖然出自于你家中,但是你卻是毫不知情,既然李迎夢已經離開,余黨盡皆剿滅,我不追究就是,只要把此事秘而不宣,你又為何需要辭官離開?大不了就說成是吐蕃突厥之余孽賊心不死罷了,萬民需要一個說法,而不是你辭官離開這里!”李承乾對于蘇寧心灰意冷的模樣非常不快,認為這完全不是他所認識的蘇寧,于是對蘇寧一頓痛斥:“一個女人就讓你頹喪至此?你可還是我認識的蘇三明?!”
“此事并無旁人知曉,若是不將此事公諸于眾,誰又能知道?朝臣是不會說的,民間流言又沒有依據,如何得以證實?你不用擔心,此事并無大礙,待到事情稍有平息,我與二郎自會回到三原縣行宮,也就沒有人再會議論紛紛,如今朝廷事務繁多,千頭萬緒,若是離開了你,承乾怕是不好處置那么多的事情。”長孫竭力勸說。
李承乾接著勸說:“波斯剛剛被攻打下來,那里杜荷眼看著又要和羅馬人開戰,事務繁多,如何經略波斯?如何經略阿拉伯?種族不同,語言不通,如何將之納為我大唐真正能夠統轄的領土?我需要的不是大而化之的國策,而是具體的策略,三明,只有你能給我策略!我不允許你辭官!”
蘇寧默然無語,默默地看了看李承乾,開口道:“我心已亂,就算是留下來,也不能盡心竭力的出謀劃策,與其讓我留在這里形同行尸走肉,倒不如讓我離開這里,游歷天下,還可以為你起到震懾四方的作用,承乾,這是我最后可以幫助你的地方了,至于波斯阿拉伯和羅馬,朝中俊杰自然會協助你,我已經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
李承乾怒道:“縱橫部如何處置?除了你,誰能夠掌握縱橫部而不出差錯!除了你,我如何放心把縱橫部交給別人?你才多大?我才多大!我們還有明天!還有未來!你還沒有做宰相,你還有很長的路,你都不要了,未來你都不要了!你還記不記得當初你對我說過的話!”
蘇寧說道:“現在縱橫部江南分部主管兼寒州刺史張無悔可以勝任此職,此人從十多年前的吐蕃開始就被我看重歷練,縱橫部大大小小事物已經精熟,經歷過江南及嶺南之亂,成長快速,可以托付重任,只是其一直未曾揚名,若要授予其縱橫部尚書之職,還需要一些時間,先以其政績斐然為由召入京師,繼而將他提升為縱橫部右侍郎,待得一段時間后,許其縱橫部尚書之職,其人可以勝任,可以信任。”
李承乾一愣,大怒:“你為何如此讓我失望!”
唯有李二陛下一言不發,看著蘇寧灰敗的面容,深深嘆了口氣:“李迎夢,我確實不曾知道建成還有這樣一個私生女,若是知道,盡早除掉,也就沒有今日禍患了……承乾,你不要怪罪三明,這都是我的錯,是我當初做了錯事,遺禍至今,不僅僅害得你母親她們受傷,也害得三明到了如今的地步,都是我,都是我!”
李承乾面色難看至極,到頭來深深嘆了口氣,坐在了椅子上,嘆息道:“父親,事到如今說這些還有什么用,不管是對是錯,如今都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三明不能走,波斯之役剛剛打完,朝廷中沒有比三明更加善于應對外務和商務的官員,于公于私,我都不能放任三明辭官。”
蘇寧搖搖頭:“縱橫部的官員已經被我培養出來,可以很好的應對這些事情了,承乾,你才是皇帝,這些事情應該你做主,而不是我。”
李承乾一愣,繼而勃然大怒:“這些都不重要!我只是不允許你這樣頹喪!這么多年了,無論什么事情,你都沒有像今天這樣過!突厥我們挺過來了,靈州,西突厥,吐谷渾,吐蕃,西域,遼東,倭國!我們都挺過來了,無論多么困難的局面,你蘇三明從來都沒有像今日這樣頹喪過!你才三十一歲!不是九十一歲!我不允許你這樣自暴自棄!”
蘇寧還是沒有任何起色,長孫眼看著李承乾如此暴怒,李二陛下一臉內疚也不打算插話,只好站出來打圓場:“承乾,你先冷靜一下,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三明,你說你要走,那么你打算如何處理蘇氏?如何處理今后的事情?你的子女,你的家人,你如何處置?”
蘇寧開口道:“已經決定好了,我與芮涵還有其余妾侍以及年幼子女離開長安城,四處游歷,母親年事已高,不堪久行,留在三原縣封地,把蘇府一應事務交給兄長打理,年長子女留下就學,交給兄長和師尊代為看管,其余一切不變,僅此而已。”
李二陛下閉上了眼睛,微微嘆了口氣,李承乾不發一言,沉默不語,長孫默默的看著蘇寧,突然說道:“你是打算滿大唐的去找尋迎夢的蹤跡嗎?”
說出這句話的長孫卻是一語道破天機。
這里僅僅只有四人,蘇寧把實情也告知了他們,長孫是女人,最了解這里面的內情,蘇寧不忍殺李迎夢,任其逃走,李二陛下心懷愧疚,更兼年老退位,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往日種種浮現于眼前,無盡的悔恨與失落,面對李迎夢之事除了震驚就是愧疚,再也興不起一絲殺意,李承乾面對蘇寧和李二陛下的沉默與復雜感情,決定不再追究李迎夢的個人責任。
李承乾只是下令將李迎夢余黨全數剿滅,不知蹤跡的李迎夢則不再在意,他知道,李迎夢既然走了,蘇寧既然放她走了,就不會再出事了,而且這件事情關乎到李二陛下和蘇寧兩人的個人聲譽問題,一旦被公眾得知,也不知道會鬧出什么亂子,尤其是現在掌握起居注和史書編纂的文官集團極為強硬,若是被他們得知,誰知道會在史書里面如何攥寫?
李承乾登基之后親自下令不殺言事者,絕不因言治罪,定為鐵律,原本就強硬的文官集團更加有恃無恐。
李二陛下想要碰史書尚且不行,李承乾就更不用說,跟在身邊的起居郎年紀很輕,但是性格相當耿直,李承乾知道不可能從他手中得知起居注里面寫了些什么,除非撤他的職,但是就這一點很重要,其他職位都好說,唯有起居郎和門下侍郎這兩個職位特別敏感,品階很低,但是李承乾若要動,一定會引來滿朝大臣的質疑和詢問,而這兩個職位沒有滿朝大臣的贊同幾乎不可能更改。
這其中尤其以魏征這塊硬骨頭最為難啃,另一個時空早該死掉的魏征此時卻還活蹦亂跳,李二陛下尚且壓不住他,更別說李承乾,很多決策中主要的問題制造者和反對者都是魏征,不論是誰的決策,即使是蘇寧的,也要把蘇寧的建議拉上手術臺解剖,一點一點的從雞蛋里面挑骨頭,就差配備光學顯微鏡了,李承乾每每被他弄得連脾氣都沒了,只能屈服,這大概也是這個時空的不同之處。
而在那之后,蘇寧所編纂的《資治通鑒》之前所未公布的唐卷——武德貞觀兩冊也被公布,據說打算編纂本朝史書和個人回憶錄的官員們如獲至寶,李承乾沒有作為,太上皇李二陛下閉口不言,默認了這兩卷披露了相當一部分內情的文章的公布,然后公布之后,天下似乎并沒有想象般那樣震動,除了幾個老儒叫囂著要殺了蘇寧除外。
或許真是如同蘇寧公布之前所說的,事情發生在大家眼皮底下,動靜很大,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不說,念及李二陛下的好處,就算說了又如何?如果是楊廣,不說照樣有人造反;所以文人們似乎并沒有多少為李二陛下避諱的想法,皇帝李承乾說不出反對的話來,他親自將自己的年號定為承和,就是說明了不在意避諱之事,如果此時干預,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朝令夕改,自食其言,絕非為君之道。
“我與她十數年夫妻之情,十數年枕邊之人,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勸服我自己忘掉這個人的存在,并且相信她就在我的枕邊做出了這樣的事情,我不知道到了現在為止我和李建成誰在她的心中更加重要,但是我也想親口詢問一下她,之前沒有詢問,但是如果我能再次見到她,我一定要問,否則我一輩子都不能安心,死也不能瞑目,承乾,或許你不能理解,但是我現在就是這樣的心情,我覺得我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現在是時候離開了,即使沒有這件事情,我也要離開了。”蘇寧這樣說道。
李承乾默然無語,長孫閉口不言,令人感到不自在的沉默維持了一會兒,之后,是李二陛下打破了這種沉默,他的身體微微有些顫抖,好一會兒才停下來,似乎下定了什么重要的決心一樣,開口說道:“蘇寧,朕給你最后一道命令,若是你可以再次見到她,替我向她道個歉,就說,我對不住他們父女。”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仿佛聽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話,長孫卻反而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似乎早有預感,蘇寧先是一愣,隨后露出了釋懷的笑容:“臣蘇寧謹遵太上皇之命!”
承和三年正月十七,傳國三原侯、上柱國、縱橫部尚書蘇寧第五次上表辭官,群臣沉默不言,而皇帝李承乾亦無可奈何,遂應允之,隨后,除了賞賜蘇寧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以及一品文官銜以外,還做出了晉升蘇寧為一等秦國公的決定,封號“秦”與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之前的王爵號“秦”一樣,以示皇家榮寵不絕,傳國三原侯爵位由蘇寧嫡長子蘇慶仁承襲,蘇府一切待遇晉升一級,蘇寧其余三個兒子得福蔭,皆獲得官職。
緊隨其后,李承乾也不知是出于何種心理,又做了一件讓全天下感到震驚和不解的事情……r1152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