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的沉默之后,杜萍突然苦笑道:“娘,你說的,我都明白。”
不錯,從最初,杜芷薇就沒將杜萍那細微的改變放在眼里,也準備在關鍵時刻將她推出來,承擔一眾人的怒火。
可,就算如此,又能如何呢?
說到底,杜芷薇是杜侍郎和錢氏兩人的愛情結晶,即便直截了當地吩咐杜萍去做某事,她卻也無從拒絕,更無從抗拒。
這一點,并不因杜芷薇的威脅利誘而有任何的改變。
也正因此,杜萍才會恨上杜芷萱這位長房嫡長女,將從杜芷薇身上得來的不公平對待,盡皆報復于杜芷萱身上,并因著杜芷萱那不加反抗的軟弱愚蠢行為,而欲發地囂張放縱起來。
如今,即便杜萍奉上厚禮,與杜芷萱賠禮道歉,并將往日里頻繁出手坑害算計杜芷萱一事的責任,全部推卸到杜芷薇和錢氏等人身上,卻也無濟于事。
一切,只因杜芷萱這一年多年里展現出來的聰慧機敏,冷靜睿智,伶牙俐齒,得理不饒人的睚眥必報的本性。
屋子里一陣詭異的靜謐。
在這安靜得連一根針墜落到地上都能聽個真切的環境里,胡姨娘突然悠悠一嘆,看向杜萍的目光里滿是憐惜和懊惱,伸手輕撫杜萍的頭:“萍兒,一切,都是娘的錯。”
“若,娘當年能親自撫養教導予你,或,即便錢氏駁回了娘的請求,卻也想方設法地多加照看你幾分,而不是在連續幾次的碰壁之后就心灰意冷,待在屋子里潛心禮佛,以修身養性,想必,你也不會被錢氏和杜芷薇兩人竄唆著,處處為難算計于杜芷萱,成為兩人對付杜芷萱的一桿‘指哪打哪的槍’。”
“娘,這些,都過去了。”杜萍艱難地說道,不然,又能如何呢?單單胡姨娘的青樓花魁身份,就注定了她在勇誠候府里最低等的地位,連老夫人、錢氏、二房于氏和三房王氏身旁頗得用的管事嬤嬤都能因此而看輕于她。
顯然,胡姨娘也想到了這一點,心里不由得再次懊惱起自己當年的年輕氣盛,竟然因一件小事得罪了那樣一個狠毒的宗室郡主,再加上族里其它幾個平日里看自己極不順眼的姐妹們的落井下石,終使她淪落到如今這般凄慘的境況。
唯一慶幸的就是她生了杜萍這樣一個聰慧機敏,心性果決的姑娘,知曉自己在候府里地位不同于旁人,就竭力隱瞞著自己琴棋書畫女紅管家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并給人予一種不被人重視的小透明的感覺,才能順順利利地活了下來,而未于幼年時間就夭折,更未像杜芷萱那般被候府一眾人敵視,算計和陷害。
“可惜了……”胡姨娘憐惜地看著杜萍,眼底滿是遺憾和嘆息,若,杜萍這樣的姑娘,生在其它家族里,定會獲得舉族之力的供養。
不過,很快,胡姨娘就將腦子里這抹不該有的念想掐滅,輕拍杜萍的手臂,眼神閃了閃,道:“萍兒,我記得,你與大小姐向來親近?”
杜萍詫異地眨眨眼,雖不太明白明知候府諸人與杜莜這位頗受老夫人疼寵的大姑娘真正親密程度的胡姨娘,為何突發此言,但,這十多年來,一向按照胡姨娘的吩咐行事的杜萍,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了幾分。
“娘,你是說?”
“都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胡姨娘嘴角微勾,眼角眉梢間一片狡黠和算計,“無論大小姐做了什么,你都需謹記,她的生母李姨娘是老夫人的娘家侄女,是長房叫得出名的貴妾,又一直被老夫人帶在身旁悉習教養。”
連養只貓狗,都能生出無盡的同情和憐憫之心,就更不用說養活了杜莜這么個大活人了!
“若我未猜錯,只怕,用不了多久,那安王府就會給大小姐提升位份了。”
雖然,到現在為止,胡姨娘依然不太明白,為何安王長子明知杜莜在勇誠候府里的身份和地位,卻依然做出讓杜莜成為一個無名無份侍妾這等公然打臉的行為,不過,這并不妨礙她窺知到一些隱于幕后的真相。
杜萍抿了抿唇,眼底難得地浮現一抹同情和憐憫:“那,我需要提前準備一些禮物,遣人送到安王府,交與大姐嗎?”
“當然。”胡姨娘點點頭,輕點杜萍的額頭,“你這丫頭,可是在為大小姐抱不平?”
杜萍笑了笑,不知該如何說起。
胡姨娘搖了搖頭,一臉“恨鐵不成鋼”之色地瞅著杜萍:“若我沒猜錯,只怕大小姐之所以看上安王長子,這件事,背后少不了夫人的推波助瀾。若非如此,老夫人也不會巴巴地準備那么多超出大小姐身份的嫁妝之物,并全部送到了安王府。”
“若,夫人未在大小姐的嫁妝里動手腳,想必,向來在乎這些‘身外之物’的老夫人,每每回想起此事時,都難免心痛如焚。長此以往,不難將大小姐在老夫人心里那特殊的地位和印像給磨平。”
“可惜,夫人‘聰明一世,糊涂一時’,竟本著報復李姨娘這個時常給她添賭,并不止一次跟她對著干的貴妾,而明里暗里地指使那些管事昧下了大小姐的嫁妝,又錯估了大小姐的嫁妝對安王長子的重要性,導致大小姐未能按照兩府最初的口頭約定而成為側妃,又如何不令得知消息的老夫人對大小姐牽腸胿肚的同時,也惱上了夫人?!”
“而,繼老夫人特意遣人收拾了一大堆不遜于大小姐之前嫁妝清單的物件,巴巴地送到安王府,交到大小姐手上之后,已過去了兩個月,于情于理,安王府都該就大小姐位份一事,給予我們勇誠候府一個交待。”
杜萍頻頻點頭,一臉的恍然大悟:“娘,那我回頭立刻遣人收拾一些貴重的物件,并派一位口齒伶俐之人,以便大姐詢問起府里事情時,能原原本本,清清楚楚,詳詳細細地告知”
胡姨娘眼含欣慰和贊賞地看著杜萍,很滿意杜萍能“舉一反三”地想到這一點,心里那不知何時浮現的擔憂和惶恐等情緒,也因此而慢慢地消退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