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農家

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上也會惱

·第三百四十九章皇上也會惱

時經六年之久,這場官場也波及商場的風波在才得以平息、落下了帷幕。

涉及的罪名除了沒有謀逆這種滅族之罪,其他的罪真是五花八門。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出的。什么貪污受賄、什么徇私枉法、什么官商勾結這些都是弱爆了。

有那皇子派到地方做官的心腹,能為了霸占當地富商的家產滅了人家滿門還安然無事的、有那仰仗皇子靠山,霸占人家財產逼得主家乞討度日求告無門的、有與當地惡霸勾結偷采鐵礦、銀礦、金礦,拐騙牢役百姓開采礦山、活埋受傷或病重的礦工、濫用私刑懲罰逃跑礦工的、也有勾結鹽商販賣私鹽的。

這些人當中,有的背后是皇子、有的背后是朝中某大官、有的背后是某皇親國戚、有的是無后臺無背景全憑自己一身惡膽做下諸多膽大妄為的兇殘之事。

這幾年既揪出了眾多的貪官惡吏,也跟著翻轉了許多冤案、錯案。其中有一件是連皇上都震驚的三十多年前陳年大案。

說到這事還得提一提天下行的歷史由來:當初大民朝初成立時,有許多義軍頭子見大勢所趨,就投靠了鳳家建立的王朝。但是他們的手下也有不甘心接受這樣結局的,只是這些蝦兵蟹將不甘心也改變不了什么,最后的結果就是結伴成群的占山為王、落草為寇。

新朝剛剛成立的時候,因為前朝造成的全境荒涼。想要恢復經濟一時半會兒的也做不到。這些山大王、匪寇們沒得東西搶,倒也老老實實的窩在山里、藏在民中,貌似都是良民。直到新朝建立二、三十年之后。大民朝經濟全面恢復,行商漸盛,這些匪寇們也跟著猖獗了起來。

當地的府兵數量很少,且都沒有什么戰斗力,剿匪剿到了最后反而讓匪寇更加的壯大。后來朝廷只得派軍隊剿匪,可是軍隊來了人家就跑的無影無蹤,軍隊一走人家立馬就回來禍禍過往商隊。大批軍隊不可能長期駐扎在地方上。可是這處處的匪寇不滅也是禍患。最后還是剿匪軍中的一個副將提出建議,將邊疆最有名善戰的騎兵游家軍喬裝為商隊,專門從鬧匪最猖獗的地方經過。以暴制暴就勢剿滅匪寇。

這個意見一致被通過,只可惜這游家軍善戰不懂商,剿匪得到財富根本就抵不上他們的虧損。做了幾趟就連當時的皇上都受不了了,緊急叫停。將商行改為保鏢行。保鏢行起初的時候。官府不知道他們是朝廷派來剿匪的官兵,經常會刁難開在當地的鏢行,直到皇上發文到各縣、州府要求他們配合的時候,才知道這么個事。

這陳年大案之所以說跟天下行有關,是因為三十多年前,云江州府、云西州府有幾個匪寇窩一直不能拿下。在期間,天下行還絞殺了當地的一個縣令,后來這縣令的家人卻在牢獄之中被人毒殺的事件。

這事的詳細由來是這樣的:當初天下行改為鏢行實為剿匪已經有很多年了。大部分的匪寇都已經剿滅。只是云江州府、云西州府這兩個州府高山叢林很多,且山里多毒蛇、毒蟲、瘴氣。每次逮著匪寇都能叫他們逃脫。一次次做足了準備要引他們出山,他們總會恰到好處避開圍捕。次數多了,天下行的鏢頭就不再相信那是匪寇精明狡猾,而是懷疑當地的官府有人與之勾結。后來便暗中跟蹤幾個懷疑的對象,就逮著了當時的縣令。驗明了罪證之后,就行駛了可擊殺與匪寇有勾結四品之下官員的權利。之后也成功的剿滅了一支匪寇。誰知其后不久,這個被絞殺的縣令所有家眷還沒有宣判要流放何處時,就全部被人毒殺在牢獄里。

此時還沒有新的縣令上任,這事便由當時的縣丞主管偵查。他查到的結果是之前圍剿匪寇時有逃脫出去的,這漏網的匪徒認為是縣令出賣了他們,才假扮親屬帶著有毒的食物探望縣令的家眷,利用食物毒死了所有人。這縣丞還很厲害的查出這匪徒躲藏的地方,并且帶著天下行去剿滅了這個匪徒所躲藏的另一個匪窩。

因為天下行的主要職責是剿匪,其他事情都有地方官府自己處理,所以,也沒有細想其中是否有不合理之處。

一直到這一次,官場掀起了風浪,犯了罪的官員統統都真的被徹查,這才有人敢冒頭狀告這個因為當初查案并且剿匪有功而升任的縣令。

原來這個縣令當初任縣丞的時候,同縣令一樣,與另一個匪寇窩里有勾結,只不過兩人都做的隱秘,誰也不知道對方是同類中人。只是這縣丞比縣令謹慎、心狠手辣。當時縣令一被抓住的時候,他就想好了要斷絕與匪寇的一切關聯。可是后來想想又不放心,只要那些匪寇還活著,他就有暴露的危險。于是就設下毒計毒殺縣令的家眷之后又嫁禍與他有勾結的匪窩,直到那個匪窩滅絕之后,他又因功升任縣令。因為他并不是考科舉而委派的官身,所以一直都不能更進一步。這個縣令一坐就是三十多年,而他的縣令坐久了,就有那與之有關聯的人漸漸的發現問題了。

因為當初剿匪的時候,其中有幾個不在山中,得以逃脫性命。后來就一直逃亡在外,直到十幾年后又偷偷的回到故里,竟然發現是那個與他們關系很密切的縣丞做了縣令。他們在心中犯了疑惑,便細細的打聽了十幾年前的舊事,之后就斷定是這個縣令殺了原來那個縣令的家人然后嫁禍給他們,好讓天下行剿滅他們,從此掩埋他的罪行。

這幾人即便知道事實真相,恨得牙癢癢也是沒有用的,他們一不能出面告這個縣令,二沒有真憑實據,全憑他們的猜測是沒有用的。

這次他們也是看到那些官員,逮到誰誰就倒霉,再也沒有起復的機會。另外他們也覺得自己已經活夠本了,死了也無所謂,于是,就冒著可能會被官府收押的危險,狀告這個真正的兇手。

天網恢恢!背地里做的惡事,總有一天老天會有辦法讓它顯明在人前,誰都別僥幸!這個做了三十多年的縣令最終還是要為當初的惡行付出代價,本人處死,家人全部流放。他的家人何其無辜,卻要承受這無妄之災。不過,至少她們還活著,之前那個縣令的家人卻都死了。說起來,她們更無辜!

這事多多少少跟天下行有關,皇上心里也知道那是前朝的事了,跟眼前的天下行沒什么關系,但是這心里還是存了一點遷怒。再加上這幾年官員的頻頻出事,他也清楚天下行在其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心里對天下行總有一些說不出的惱怒。只是他還不昏庸,知道天下行現在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剿匪才存在,同時還擔任著大民朝安定的職責。這次的官場風波雖然弄得他頭昏腦漲、應接不暇,但是朝堂上、后宮、皇子們都少有的安定,一個個前所未有的乖覺。要安排官員填補空缺也不再是你爭我吵個不休,暢快的讓他誤以為朝堂之中只有他一人坐在其上。自登基以來,他就沒有頒布朝政這么痛快過的記憶。

幾個皇子消停是不得已,他們安排的那些得力人手,不是罷官就是坐牢,幸存的不過一二。想要重新安排人手進入朝堂和地方官場也沒那么容易,后備人手太少跟不上用也是關鍵。半道投靠的他們誰都不敢放心重用,誰知道是誰安插過來在關鍵時候攪事的呢?!這種人有或沒有都沒有多大區別。

這幾個皇子總有一兩個是精明的,事情剛開始就鬧到不可收拾的時候,他們就反應過來這場風波的真正挑起者實際上是王家車行。他們個個都被耍了,之前聰明的還想著看熱鬧,卻沒想到很快就燒到了自己的頭上,一個個都被迫接招再出招。為了不被牽連,個個使出渾身解數應付著,誰也沒有多余的精力和人力去報復王家,現在事情消停了,他們才發現更加報復不了了。無論是心思深的還是心思淺的,都一致認為這王家拉攏不了也不能得罪,否則后果比之前只怕更慘。

他們鬧的寢食難安,這王家卻屁事沒有的在其中撿漏。因為官員緊缺,王家得中的進士當年就被委派官職上任。說起來這王家真夠有本事的,送考幾個就能得中幾個,還霸著狀元和探花名額。如果他們光這樣也就罷了,可恨的是他們竟然還去參加什么武試,還他娘的又霸著武狀元。還讓不讓別人活了?

這些還不是他們忌憚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這幾年他們忙著保身,這王家忙著悶頭大發財。生意做到各州府還不算什么,人家已經把生意做到海外去了。聽說每年都有好多的黃頭發、藍眼睛的外國人,候在王家要那顏色鮮艷、怎么洗怎么泡也不會掉色的細棉花布,還有那明明很厚卻有非常柔軟的毛巾,還有不亞于江南的綢緞、還有各式各樣的成衣、秋衣秋褲、還有據說是橡膠做的雨衣雨鞋......

他家的馬場、羊群、還有遍布各州府的商貿大市場、火鍋店、農莊,與這些比起來,那個讓人惱恨的車行,反倒顯得不起眼了。

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想的,面對發展勢頭這么強勁的王家,竟然一點都不警惕,反倒大力重用他們家出來的人,并且為他們家的各方面發展大行方便之道。

難道父皇這是要捧殺?幾個皇子各自在心里百思不解的猜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