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謀天下

第一百回 詢表字

第一百回詢表字

第一百回詢表字

見武承肅難以入眠,姜華笑著奉茶,問他可要看書。

“今日心煩,哪里看得進書去?”

“奴婢也是覺得做學問讓人靜心,殿下如今心煩,讀些文章或許有助安眠也未可知呢。”姜華恭敬道。

武承肅一聲輕笑,對姜華談學問一事頗不以為然。

姜華也不以為忤,跟著笑了半晌,這才又開口道:

“要么說奴婢見識淺薄,看見讀書人總是心生敬意,最羨慕的就是那些有學問的。”姜華躬身站在一旁,若有所感一般輕嘆道,“若不是因為家中貧困,奴婢或許也能做個讀書人呢。”

“這話說的,倒像母后虧待了你一般。”武承肅斜了姜華一眼。

姜華入宮時識得幾個字,皇后錢氏見他聰敏機警,有意栽培,特意讓他跟著武承肅讀書。姜華未得開蒙,學得不快,但好歹補了之前的遺憾。像魏世杰那般做學問雖然不能,但要他讀書斷句,倒也不是十分艱難的事。

這也是他感激錢皇后、對其忠心耿耿的其中一個原因。

見武承肅打趣,姜華忙笑稱“不敢”,直到武承肅喝了一口茶后,他才繼續說話。

“奴婢就算好的,得皇后娘娘看顧照拂,學了不少東西,行動才不至于丟太子殿下的臉。”

武承肅微微點頭,話里有話道:

“你能知恩便好。”

姜華故作聽不懂,嘆了口氣,說起宮里各處的新聞舊事來。

武承肅以為他是為了給自己寬懷,起初并未在意,由著姜華講些瑣事趣事,倒真覺得平復許多。

姜華東拉西扯。講了一刻鐘有余,估摸著時候差不多了,暗暗堅定了心思。開口道:

“前幾日殿下宿在宜秋宮時,奴婢閑著無事。曾與秀菊幾人閑談。聽說秀菊家里老子娘都指著她的錢過活,實在可憐。”

武承肅不大愿意想起宿在宜秋宮的事,且秀菊是否可憐他并不在意——宮中最多的就是可憐之人,若有選擇,怕這東宮一半的侍妾都不愿進來吧?

哪有幾個像她衛良娣一樣,等著盼著入宮的?

見武承肅不語,姜華繼續道:

“后聽說香草也要供養親弟,甚是不易。香草家中只有一母親。三歲時其父就離世了,連她自己也不記得父親的模樣。弱弟彼時正在娘胎,她母親是實在養不起了,才把她賣入衛侍郎府上為奴。”

姜華說完,不等武承肅有什么反應,忙抽了自己一嘴巴,笑道:

“瞧奴婢說的都是些什么!好好的,提這些沒用的。要說香草如今也過得好,得了賞賜時常接濟家中,她弟弟書讀得也不錯。說月前開宮門時還收到了其弟寫的家書呢!”

武承肅不好讓姜華一個人說,倒像他對姜華有意見似的,便敷衍地點了點頭。說了句“能讀書也好,回頭香草放出去也有個家可回”。

姜華忙笑著說“是”。

“奴婢被賣入宮中多年,早與家人斷了聯系,香草也是命好,母親、弟弟對她只有感激心疼,天天盼著她能出宮呢。”姜華語畢重重嘆了口氣,緊接著便又抽了自己一巴掌,“瞧瞧這張嘴,真是沒記性。又說這些!”

武承肅微微一笑,示意他無需縈懷。

他覺得姜華有些奇怪。平日姜華并沒這么多話,但轉念一想。或許今日姜華怕他難受,故意沒話找話也未可知。

如此想著,武承肅難免有些感慨,由著姜華嘰里呱啦。

幸好姜華語速不快,聲音也輕,不然還真是聒噪,怕武承肅頭都大了。

“說起香草那個弟弟,嘖嘖,字倒寫的不錯。”姜華贊道,“信里頭還給香草講先生給的功課呢。當時香草高興得不行,卻因不大識字,只能找秀菊去問。秀菊也是個半吊子,二人拆解了半天也不懂,見奴婢去了,還以為奴婢是個好樣的,特意拿來給奴婢瞧。”

如姜華所料,武承肅果然笑了出來。

姜華心中激動,跟著笑了半天,這才繼續說話。

“奴婢也覺得好笑呢!看了半天也不懂,只得胡亂講了幾句給她們。”姜華說著,嘿嘿一笑,“那上頭說先生留了‘陳理’二字,讓他們回去翻書,寫篇文章來。奴婢也不知什么是‘陳理’,只說是圣賢講道理,看樣子她們倒是信了。”

武承肅忽然斂住了笑容,眼里閃過一絲寒光。

姜華見了,愈發肯定帕子有問題。

他雖不知殿下是怎么知道“陳理”二字的,也不知道“陳理”究竟是誰,但猜到這是一個男子的名字。

而這個“陳理”,和太子妃撇不開關系。

對武承肅的反應,姜華視而不見,笑著向武承肅請教“陳理”二字的用意。

“你可知我的表字是什么?”武承肅問姜華道。

“這奴婢可不敢說!”姜華自然知道。

雖說稱呼表字是尊重之意,卻從不見有人如此稱呼太子殿下。

武承肅卻自言自語了起來。

“‘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萬物皆肅然更改,秀實新成;剛也,堅強貌也’。我的表字,就是單字一個‘庚’。”

姜華恭敬行禮,禮畢看向武承肅,目露一絲不解神色。

武承肅緩緩坐直了身子,右手握成拳,食指關節敲著桌子,有一下沒一下的。

屋子里忽然安靜,這讓武承肅愈發起疑。

姜華多話,他本就覺得奇怪,卻未曾因此疑心。待姜華反復提起香草,武承肅才留了意,原以為是衛良娣又要攪事,不想姜華忽然說出“陳理”二字。

他已經為這個人憋了一晚上的火,才剛艱難壓住,如今又被煽得旺了起來。

且這一次,火燒得比之前更為兇猛。

他就不信姜華是無意提及“陳理”二字!

繞了個大圈子,費了這么些口水,偏等說到“陳理”二字才住了口。武承肅不是傻子,顯然姜華知道了什么事情。

但按照陽筠所言,姜華即便要提,也該是魏國兩位公子,不會指明了二公子周繹。想到姜華料理印兒后事,又想起印兒死得突然、釧兒病得蹊蹺,武承肅這才驚覺自己所知并不是全部。

陽筠與周繹之間,怕沒她說的那么簡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