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三十六章歸家
正文第一百三十六章歸家
闔家已是剝了一層皮了。
男人們自是罷了,這一過多月來起早貪黑,摸爬滾打,到最后的這些日子完全是憑著一口氣方撐下來的。
待關了秧門,俱是歇了好幾天才算緩過勁兒來。
女眷們雖不用下大田,卻也要忙著在田埂地頭點上黑豆、綠豆甚的,家里菜園子的瓜菜也正是需要大水大肥的時候。除此之外,還得曬醬做曲、割麻績線,一大攤子的家務事兒立等著就要辦,推板一天都不成的。
睜開眼睛就是一頭一腦的活計,這三個夏月,卻是忙的沒有一刻的閑工夫。
水鄉人家,蚊蟲奇多,夏天就算屋里屋外燃上艾草,可一到夜里,沒有蚊帳還是根本沒法入睡的。
所以不知打從什么時候起,蓮溪就有了給丫頭陪嫁夏布帳子的習俗了。
到了這會子,若是誰家沒有帳子陪送,絕對是另類,到了婆家也是絕對沒好日子過的。
再窮的人家,也是說什么都要給女兒弄頂帳子陪嫁的。
秦家也不外如是,從蒔蘿起,家里每添一個孫女,秦老娘往家里移栽一棵苧麻,就是為以后的嫁妝做準備。
去年家里長在山坡上分蘗越長越多的苧麻當時俱是枯死了,秦老娘原本還想著開春定是要重新移栽的,卻不知道苧麻是深根性的植物,再生能力尤其強。
今年一開春,先是雨水滋潤,隨后日頭出來天氣和暖,深藏在地底的苧麻很快冒出芽頭來,噌噌噌地直往上竄,真個一天一個樣。
不到春末,就長到了一人高,家里的女眷們當即就收獲了一茬,一大清早趁著露水未收就把苧麻割了下來,剝開麻皮刮出麻絲,再曬干捻成麻線攢起來。
只苧麻的收成實在微薄,一家子女眷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三茬,也收獲不了二斤麻絲,可一頂夏布帳子少說也得七八斤麻絲才能織成,可得辛苦好些年。
好在的是蒔蘿陪嫁的夏布帳子前兩年已是織好存在箱底了,否則再過四個月,十月十八,蒔蘿就要成親,怕是再趕不及的。
之前二月底,舒家打聽著秦家已是忙過一茬了,就趕忙置辦了幾色茶食新茶請了舒家姨丈姨娘過來請期。
挑了好幾個吉日,都是十月里的。
農歷十月,秋收已過恰值農閑,天氣晴好,正是蓮溪民間嫁娶的吉月。
秦家也沒拿喬,叫舒家再三再四的請期,當即就擇了十月十八的好日子。
婚期既定,蒔蘿便不再踏出院門了,一心一意地躲在屋里打點嫁妝。
秦老娘更是紅棗、藕粉、桂圓輪番地給蒔蘿滋補,家里女眷們也俱都沒有落下。
一整個夏天都未怎么曬日頭,蒔蘿本就細嫩的皮子很快白皙起來。又是一枝花的年紀,不說這般滋補,只要茶飯調順,好氣色自然由內而外的透出來。
吃了立秋餃子,丁香不情不愿地同茴香、花椒和香葉穿針乞巧。新姐夫親自送了一小簍巧果過來,還有一小束俱是兩朵穿做并蒂的白蘭花,和一只小小巧巧的紙匣子,打開匣子一看,里頭卻藏了一只蜘蛛,這兩色都是單送給蒔蘿的。
花椒當即就要把那白蘭花給蒔蘿別在胸前的衣襟上,第二天一大清早剛從床上滾下來,又拖著茴香去蒔蘿房里看喜蛛。
蛛網稀密,花椒嘿嘿笑個不住。
丁香卻是打心里不喜歡這些個針啊巧啊的,就扭骨糖似的纏著茴香一道去捉魚,唬的茴香直搖頭。
她知道丁香說的捉魚,卻不是在門口的蓮溪里捉魚。
坐著小丫頭們都能隨意控制方向的大小木盆在蓮溪里捉魚摸菱角,花椒羨慕的不得了,丁香早已是玩膩了。
她說的捉魚,是去往東三四里地外的蓮花蕩捉魚。
那蓮花蕩實際上就是一個小水泡,面積不算很大,水深也不過三尺多點兒,但與蓮溪相通,水底平坦,湖邊蘆葦豐茂、岸上芳草萋萋,水里魚蝦螺蜆尤其多,一斛水能舀上半斛魚來。
是家里的小小子和丁香俱是心心念念的地方。
眼看茴香不肯帶她去,丁香就同小小子們嘀嘀咕咕地商量好,待他們七月望解館,就上蓮花蕩捉魚去。
小小子們原本之前夏至就說要去的,可那時節地里忙成那樣,自然只能作罷。
這會子約定好了,早早的就開始做魚鉤編地籠了。
卻把秦老娘唬了一大跳。
七月望是什么日子,哪敢往外跑的,何況還是去湖蕩里。
說什么都不肯,還把丁香和這一串兒的小小子俱都拘在了身邊,又問他們:“你們可是當哥哥姐姐的,給椒椒和香葉造的房子可造好了,可不興糊弄她們。”
丁香和小小子們當然知道秦老娘是拿這話哄著他們呢,可知道也無法,只得耷拉著腦袋覷找花椒和香葉,只看著那一攤子的木頭零件,俱是一個頭兩個大,除了六哥還有耐心哄著花椒香葉玩兒,一個個的俱是悄手悄腳地退了出來,又往東頭園子的逮叫哥哥去了。
東頭的園子早在二月下旬就已是完工了,周長將近一里的圍墻已是成了秦家的標志。除了農忙的那些天,不管周家灣的鄉鄰也好,還是間壁漏斗灣的村民也罷,一吃過夜飯,就喜歡溜溜達達的過來圍墻下或坐或蹲的乘涼閑話。
而園子里的這二十畝地比圍墻完工還早,整田松土施肥做畦之后,除了育了七八畝地的種芹之外,其他的土地仍舊攤在那里曬壟。
趁著前一陣家家戶戶都在榨油,秦老爹又從榨油房里買來幾大車的菜籽餅埋在地里。
除了時不時的耪地除草、照管水芹之外,就再無旁的活計了。
雖說這會子園子大門緊閉,可當時砌墻的時候卻是特地在自家前院留了一扇小門的,幾個小小子鉆了進去,循著叫聲去逮叫哥哥。
花椒香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正邁著腿兒也要追過去,表伯家的周洪興、周洪昌兩個小小子跑了過來,一進門就招呼小小子們:“你家族叔回來啦!”
又跑出去看:“咦?怎的坐著大車,還沒我們腳程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