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說
第六章皇帝老兒找上門
眼前的景象讓姚清華呆住了。√
家門口高掛的是兩盞宮燈。燈影里穿梭的,既有帶刀侍衛,又有太監公公,門前的依仗顯示,是皇帝駕到了。
天啦,這個農家到底犯了什么事啦?讓皇帝御駕親臨!難道是要追究今天的誘拐王孫之罪?不,不可能的,那個王室小帥哥人品不會那么差的。雖然今天萍水相逢,但不知道為什么,姚清華篤信他不會出賣自己。
難道是這個家攤上了別的什么事?
要知道皇太孫朱瞻基的爺爺明成祖朱棣可是個嗜血動物,動不動就搞個“瓜蔓抄”殺你幾千人,“誅你十族”就是他的創。“株連九族”已經ouT了。
“我可才重生天,難道就趕上了滿門抄斬?”姚清華覺得這個重生之旅真是悲催到了極點。
“不行,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站住,你是何人?”姚清華剛想開溜,門口兩位眼尖的侍衛已經現了她。
怎么辦?
“我……不是這家的孩子呀。”話出口,姚清華真Tm想扇自己個大嘴巴,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嘛。
侍衛也看清了,面前不過是個瑟縮抖的瘦小干巴的小姑娘,便放低了語氣,不過,他們還是把白花花的大刀放在她背后,押著她進到茅屋。
姚清華很配合的被他們押著進門去。
那剎那間,她腦子里害怕極了,完了完了,這古代可不是法治社會,進去咔嚓刀都不知道為什么就死了。
可憐呀,帥氣的小皇孫,我們才剛剛見面我就掛了。看你在你皇爺爺面前像個小綿羊,恐怕也不會拼盡勇氣來救我,哎,帥哥靠不住呀……不行,就是你要救我,也不要得罪你皇爺爺,看你那樣子,活得也挺不容易的……
此念頭出,姚清華吃驚了,自己跟那皇室小帥哥才見第天面,現在要面臨生離死別時,怎么第念頭想的不是前世的親爹媽,卻心心念著那小皇孫,看來這皇室小帥哥真是藍顏禍水啊,害的我這么正直的姑娘差點失了親情大義。
就在姚清華在心里各種念頭千回百轉時,茅屋里面有個渾厚的男音傳出來,“大牛,你種了幾畝地,年收成怎樣?”
再聽,皇帝似乎在跟“爹爹”吳大牛聊天,語氣跟拉家常樣,問莊稼的收成,土地的開荒情況,哪些莊稼易于成活,賦稅重不重,“爹爹”吳大牛則是激動的誠惶誠恐,他五十作答,可是語氣卻因為太激動而結結巴巴。
男音在看到姚清華進門的瞬間,停止了興趣盎然的聊天,衛士卻早已跪下稟報了情況。
原來這就是歷史上的永樂皇帝朱棣啊,姚清華低下頭,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打量這位傳說殺人如麻的皇帝。只見他此時大概五十歲左右吧,但是看著很魁梧結實,即使坐著,也比別人高出頭。身黃色紗羅盤領窄袖龍袍,前后及兩肩各織金盤龍條,其他地方則繡著龍紋、翟紋和十二章紋點綴,頭戴翼善金冠,顯出種王者氣派。
但是他的面色卻很是和善,從他那如鷹隼樣的能穿透人心的眼睛里,天生透著股陰狠強悍;但是,此時,在他貧瘠、悲苦的子民面前,那眼睛里卻出如此溫和慈愛的光,就如老虎哺育幼兒時的眼神,看上去這是個“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真強者。
吳大牛看到被押著的姚清華,驚了跳,脫口叫道,“丫頭,”,然后立刻跪下稟報,“這是我丫頭,吳二紅,我今天叫她去莊稼地里捉蟲,這孩子捉蟲是把好手,竟然捉到這夜才回來,今年的莊稼收成肯定好。”
此時,姚清華的腦細胞基本恢復正常。她根據剛才皇帝和“爹爹”的談話,掐指算,今年應該是公元14o9年,歷史上的永樂七年。
當時的皇帝明成祖朱棣巡幸北京,令11歲的皇太孫朱瞻基同行。朱棣特意帶領著朱瞻基到田間觀察農作物、農具和耕種的過程,到農民家里看他們的衣食住行,讓小皇太孫明白,農,為國之根本。
如果姚清華的歷史知識沒有記錯的話,朱棣此次北巡是為日后遷都北京打頭站。
歷史上說朱棣之所以熱衷遷都,有兩種可能,是因為他2o歲就受封與北平(即北京),43歲才攻陷入侄兒的皇城——南京,在北京,朱棣度過了人生當最美好的23年,對北京自然是故土難離;也有說,是因為朱棣自己知道在這座南京城殺戮太多,特別是他做了皇帝后,最心愛的徐皇后竟然蹊蹺病死,讓他心生畏懼,所以想要回到自己大本營。
此刻,姚清華在心里努力把這位史書兇狠殘暴的永樂皇帝,與面前這位溫柔親厚的長者朱棣聯系起來。
“小丫頭,還在回味捉蟲的光景呢?”
明成祖朱棣的臉上滿是贊許之色:“想不到你如此瘦弱的小姑娘,竟然有如此膽識!捉蟲可是項苦差事啊,比如有種長著三寸長鉗子的“剪刀蟲”,專門吃莊稼的葉子,甚至連那莊稼的硬莖都能用它的大鉗子咔吧剪掉,還咬人手指頭,這種蟲,你不怕?”
屋子人沒有想到皇帝竟然對農業是如此了解,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句話之間,村民們與皇帝的距離更加近了。
不過姚清華知道,皇上笑瞇瞇的問話里,其實也有著考驗自己的意思,于是她昂著頭,不假思索的回答:“回皇上,民女不怕,民女能收拾它。因為再大的蟲子總是沒有民女的身體大。對付這種剪刀蟲,雖然它們的剪刀厲害,但總是沒法拐彎剪到自己背上,所以,我般看準了,然后用左手摁住它們的背部,使它們無法動彈,然后再迅用手掰掉它們的鉗子。剩下就好辦了。”
“果然是好辦法。”朱棣聽姚清華繪聲繪色的描述,臉上笑意浮現,“有如此小勇士,不怕農家后繼無人、我北方不興。賞!稻谷粟米各五十升,絹布十匹。再加各色稻粱種子。”
如果您喜歡這本小說,請把《》加入收藏,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