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宮斗嘛!

第157章 宰相妻被刺殺

第157章宰相妻被刺殺

第157章宰相妻被刺殺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兵權這玩意從古至今都是掌權人追求的目標,那些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無不是手里有兵。但凡是只會玩弄朝權的人,最后都們沒有什么好下場,因為這些人無一不是被手握大權的人給殺了。

別的不說,就如秦始皇和漢武帝這樣牛逼轟轟的千古一帝,在剛剛繼位的時候因為手里沒有兵權,都曾出現過皇位不穩的情況,差點被廢掉。可你看他們在王朝的末期即便是國內民不聊生到處哀聲不斷江山社稷一片的風雨飄蕩,可還是沒有人敢造反,因為兵權一直在他們的手里。那些心懷不滿的人,也只能在這兩位死后才冒出頭來興風作浪。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前輩的事跡,所以歷朝歷代無論是皇帝還是權臣對于兵權的把控都是一等一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岳飛死得真心的不冤枉,他手握大軍又不聽皇上的話,他不死誰死,秦儈的確不是什么好人,但在這件事情上岳飛也不是白蓮花一朵。

有了這么多的事跡,再加上當今皇上剛剛繼位時被鰲拜所逼迫的事情在,無論是太子胤礽還是大阿哥胤褆對于兵權都非常的看重,不然大阿哥胤褆第一個選擇朝廷各部門,其他的部門他都不選就一頭扎進了兵部做什么?當年皇上在南苑閱兵,太子胤礽自己不能去硬是要把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塞進去做什么?

說一千道一萬還不是為了兵權。

當然了以當今皇上的經歷,對于兵權這玩意當今皇上抓得還是很牢靠的,只是京城里的禁軍和京城郊外的南北兩軍領頭的都是皇上的心腹,這些人自然都是不可能被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收買,但那話怎么說?有備無患嘛!

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們并沒有造反的意思,其實就算他們造反這些軍隊也肯定不會跟著他們造反,因此他們要的只是要這些人在眾皇子里偏向自己而已。因為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很清楚,未來一旦自己繼位,要是對方還活著的話肯定是不服的,到時候說不得某些人就要鋌而走險,到時候這些軍隊的好感就有用了。

因此這次雖然福建寧化發生民變的事情不大,即便是派軍隊去鎮壓也派不了多少人去,但這樣也是刷軍隊好感的時候呀!作為霸占了兵部的大阿哥胤褆自然是當仁不讓想自己去。而太子胤礽他有自知之明就看這幾次親征噶爾丹皇上沒讓他去,也知道皇上是不希望他沾染兵權。

作為一個太子他能猜到皇上的想法,無法就是怕太子有了兵權后逼宮,但作為一個兒子尤其是旁邊還有一個對自己虎視眈眈的兄弟的時候,太子胤礽對皇上的這種做法在心里還是有些抱怨的。

然后太子的心情就很好理解了,既然自己不能去爭軍功,那也不能便宜了大阿哥胤褆,于是太子胤礽就開始唆使其他兄弟。太子胤礽的這種做法實在是太明顯了,可有些時候陽謀比陰謀更有用,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樣做肯定會得罪大阿哥胤褆,可都是皇子誰怕誰呀!大阿哥胤褆連著納蘭明珠也最多只敢在私底下給自己使點小絆子而已,他們也不敢真要了自己的命。只要有命在,那還怕什么!要是萬一這事辦的不錯入了汗阿瑪的眼,那可就是大賺特賺了。

有這樣想法的人可不止眾阿哥,某些家世雄厚本事也不錯,但時運不濟沒搶到什么功勞的將士們也這么想。畢竟大阿哥胤褆和納蘭明珠的組合是給力威力大,可他們也不能一手遮天,這朝廷上更多的不是納蘭明珠和索額圖的黨員,而是皇上的鐵桿。不怕這兩人的也有不少人家,這些人的想法也是如此,要是事辦好了被皇上看重了,那可就是一飛沖天的好事了。

被太子胤礽這么一攪,這事就徹底的渾了。

就在大家各種手段各種關系齊出,準備爭奪這個明顯是給自己送經驗升級的小怪的歸屬權的時候,京城鬧出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來。

納蘭明珠的妻子赫舍里氏在閨房里被人用刀刺中腹部殺死了。

納蘭明珠是誰?

說他是大阿哥胤褆的叔公,那絕對是給大阿哥胤褆貼金臉,而不是納蘭明珠臉上有光。

納蘭明珠發達的時候,惠妃還在后宮沒有冒頭了,他在康熙二十七年之前可謂是風光無限,不管是皇上議撤三藩、議剿臺灣、抵御沙俄頭一個支持者都是他,他可謂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可惜納蘭明珠在成為朝廷重臣后獨攬朝綱,表面上為人謙和,實際利用皇上的信任結黨營私,甚至貪污納賄。

不過皇上這種生物都是生性涼薄之輩,越是英明神武的皇上越是如此,就比如漢武帝立子殺母。當今的這位皇上雖然千古一帝是后代吹出來的,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精明果斷之輩,他自然也有這樣的習性。

原本皇上是打著納蘭明珠與索額圖不和而相互仇軋的原因,用來平衡朝政。索額圖生性乖張,朝中有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就立即排擠,與李光地關系親密。納蘭明珠則為人謙和、樂善好施,擅于拉攏朝中新進,對政敵則在暗地里構陷,與徐乾學結成一派。當時索額圖是太子黨的成員,納蘭明珠就把朝中依附太子的人全都構陷排擠出去。

這兩人的行為無疑讓皇上動了怒,不過因為太子的原因,索額圖被訓斥了一番,而納蘭明珠則丟了官失了盛寵,后面因為征討噶爾丹的事情他又官復原職了,但卻已經失寵不得皇上的信任,因此他索性全力輔佐大阿哥胤褆,想借大阿哥胤褆上位的事情重新權傾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