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救命之恩
第42章救命之恩
不過,這笑容有些欠扁,她翻了個白眼。
見妹妹盯著護國公世子看,楊文康尷尬的拍拍小妹的肩膀。
沒辦法,任誰見了沈業都是如此,可他才不希望自家小妹也被迷惑了去。
樂怡又看向沈業旁邊的人,一襲暗青色的勁裝,腳蹬黑靴,頭上簡單的一根碧玉簪將黑發固定于腦后。
少年斜飛的英挺劍眉,銳利的黑眸,削薄輕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輪廓,冰冷孤清卻又盛氣逼人。
和十歲時候的面孔對上,此人不是大皇子,如今的太子殿下,還能有誰?
他今年有十七歲了,氣勢更加奪人!
他們怎么會到邊城來?
“殿下和沈世子前來邊城是有公務在身。”文康見妹妹疑惑,簡單的說了一句。
原來如此!想不到還沒回去呢,就能見到*oss了,樂怡突然興奮了!
抱了抱拳,叫了聲太子,咧著嘴笑。她如今是男裝,太子也不是皇帝,還不需要行跪拜大禮。
身后的玥兒、香兒和桑兒也趕緊行了福禮。
沈業沒想到這小姑娘如此區別對待,對他翻白眼,對著太子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見了!
太子能有他好看?!他不服的‘嘁’了一聲。
樂怡收了笑,又給了他一個白眼。
燕子楨也認出她了,見她一身男裝,挑了挑眉。
當年的幼童如今長大了,雖然個子不高,但分明是個少女了,還是如小時候般,反應很快,一眼就認出了他們二人。
楊文康又將白沐介紹給他們。
不同于燕子楨的面無表情,輪到沈業挑了挑眉,他多少知道些安國公府的事,見傳說中的安國公的庶長子瘦如竹杠,卻又滿臉溫和的笑容,多看了兩眼。
既然遇上了,大家自然就一起往楊府的方向走去。
地上的李玉蓮正要起身,見一行人要走,頓時大急,連忙爬起來撲上前去,說道:“小女多謝公子救命大恩,請受小女一拜。”說著,咚咚咚的磕了幾個頭,再抬頭,眉心紅通通一片。
“無礙,小事一樁,姑娘且回去吧。”沈業揮了揮手。
“求公子救人救到底,小女即便再回去,也是被賣的命,求求公子。”
“那能怎么辦?”沈業皺眉,怎么這么麻煩,雖然她說的很有可能,可也輪不到他操心吧?
“求求公子,求求公子。”李玉蓮心中大急,又給楊文康磕了三個頭。她剛才沒聽見幾人的說話,還不知道這里面居然有太子呢。
不過人的本能讓她只求沈業和楊文康二人。
楊文康嘆口氣搖了搖頭沒說話。
白沐瞧了瞧樂怡晴轉陰的臉色。
“要不再給你點銀子,你且回家好好生活。”楊文康有些不忍。
“公子,使不得,等我爹回來了,這銀子還是要拿去賭的。求公子,我愿意賣身去府上做奴做婢,以報答救命之恩。”
燕子楨看也不看一眼,牽著馬就朝前走了,大伙一看,就要跟上。
李玉蓮顧不得了,連忙拖住了楊文康的腿,哀哀哭泣。
楊文康面孔漲紅,又不好用力,怕傷到人。
“姑娘起來吧。”樂怡捏著她的胳膊,李玉蓮只覺得胳膊一麻,手自然松開了,她有些驚懼的看著她。
“救你一命,已是大恩,姑娘不知道知恩圖報,還在為難恩人,就有些過了。”
“香兒,給這位姑娘五兩銀子。”
香兒應是,取出五兩銀子放在了她的身邊。
“我們走。”
李玉蓮羞憤交加的看著地上的銀子,想到回家后那可預見的日子,恨恨的咬了咬牙,撿起銀子,起身遠遠的跟在后面。
他們和茶樓里等著的人匯合后,一起浩浩蕩蕩的回府了。
晚上躺在床上,樂怡想著白天的事,很晚才睡著。
第二日,早膳前一家四口坐在一起說著話。
談及這次太子來的事,楊啟安說自己是提前就知道了,只是沒想到康兒也跟著來了。
楊文康說此次隨太子同來,是皇上決定的,說他熟悉這邊,大家有個照應。
楊啟安聽他如此說,很是高興,文德已經謀了職,今年要成親了,媳婦出身侯府,這親事是一等一的好。
華兒明年也要謀職,議親提上了日程。
康兒今年十六了,再過兩年要自己獨挑一面的,他們不在京中這么幾年,對兩個兒子有所虧欠啊。
而這次皇上這么做,明顯是在給康兒機會,和儲君一起辦事的機會不是誰都有的。
護國公世子不同,他從小就是太子的伴讀,感情自是不一般。
康兒性情平和,林兒跳躍,都不如大哥家的兩個孩子有能力,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樂怡看著三哥溫文儒雅的面孔有些出神。
三哥是幾個哥哥里性子最好,長得也最出眾的,加上一身溫和的氣質,總是替別人考慮的性子,人緣自是不差。
可,存在感就差了些。
在家中也是如此,大哥是嫡長子不必說,她又是唯一的女孩子,很受寵。
二哥四哥性子外向,又淘氣,總能在大家跟前刷刷存在感,所以三哥反而是容易被忽略的一個。
說實在的,小時候的她最喜歡三哥,原因無他,三哥性子最好,對她也最有耐心。
這不是說其他三個哥哥對她不好,而是相比較而言,三哥最能體貼人!
可今日見了他和太子、護國公世子在一起,從中還是看到了明顯的差異。
甚至,她皺眉,和白沐比起來,都似有不足。
先不說太子,白沐她比較了解,該做什么不做什么,白沐腦子比誰都清楚。
再說沈業,別看他笑的一臉桃花,看他對待李玉蓮的態度上,這個人骨子里是無情的!
前世楊樂怡的記憶中這位世子是個花心大蘿卜,家里妻妾成群,這種人才不會有什么心!
而三哥呢,幾次流露出不忍,要不是有太子在,他不定就做了老好人了。
想到這里,實在是心情欠佳。
前世固然是楊樂怡識人不清,帶了李玉蓮進府。搞的最后李玉蓮纏上了三哥,攪得三哥后院都亂了,三嫂與三哥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