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春歸

第三十二章 親疏尊卑皆有別

云氏歡喜拉了傅瑜錦進了銘雅院的耳房,那里被云氏改成了一個小書房,又開了個窗,雖然不大卻很是清新雅致。

“一會兒你和母親一塊寫請帖!寫完了幫母親看看有什么漏了的可好!”

傅瑜錦頗為無奈,開口提醒云氏:“母親,我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寫請帖不大合適。”

姑娘家的字是不能隨便外傳的,不說會不會被有心人利用,單說她剛剛退了婚事,別人若是以為她有心與人家接親可就誤會大了。

云氏忙道:“是母親糊涂了,母親自己寫就成,你幫著磨墨吧,順便看看母親寫的對不對!”

“母親您寫幾家和咱們府上親近的就成了,都您自己寫自己累著不說,還提現不出您的誠意!”云氏親自寫請帖,官位比傅允伯高的沒什么大問題,和自己家關系親厚的也還好說。

但若是一個四五品的官員,和傅家關系又很一般,收到云氏親自寫的請帖指不定胡思亂想些什么,尤其是在現在這么敏感的時候。

“而且您最好先擬一下請帖,給各府的請帖您總不能都一樣吧。”

“這還有講究嗎?”云氏感覺頭都大了,本以為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如今被傅瑜錦這么一說,簡單的事都變得無比復雜,這管家的事果然不是她能干的。

云氏感到生生的挫敗。

傅瑜錦看著云氏這仿佛蔫了的模樣,繼續道:“母親,往后傅家總是要分家的,這些事你就算現在能躲過去了,以后總是得面對的。”

面對云氏鴕鳥似的心態,傅瑜錦不得不點醒她,不然這輩子她還得像上一世那樣事事受挫。

不過上一世傅老夫人可沒有讓幾位夫人這樣輪著管家,是自己的改變引起了事情的不同嗎?

“我知道!但是我怕做不好給大家惹麻煩!”

“現在有二嬸嬸和祖母幫著把關,就算被嘮叨幾句,卻也還是會幫著解決,難不成您非得等到您一個人了,給父親惹下大麻煩才成嗎?”雖然傅瑜錦對父親沒什么好感,此時都忍不住有些同情他了。

“我,我會好好學的!”云氏似是下定了決心,而后又有些無措,“我該怎么擬請帖啊?”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母親可以問二嬸嬸或是祖母。”傅瑜錦并不打算幫云氏把所有事情都解決,她如今不過是個十四歲的姑娘罷了。

“但是這樣一來不是又得麻煩你二嬸嬸了。”云氏有些猶豫,剛才在蔣氏那里,她可是表示自己能完成的。

至于傅老夫人,云氏自然是略過了,她實在不敢去找老夫人,就怕自己說錯什么惹來一頓罵。

“府上又不是第一次宴請,必然是有慣例的,您可以遵照慣例來辦,只要找個以前處理過這些的管事嬤嬤就成了,二伯母那邊那么忙,依女兒看還是和祖母說一下,林嬤嬤以前就是專門負責這些的,您可以找她幫忙。”

之前的事情傅瑜錦看得清楚,卻也沒有多說什么,不過也能看得出來蔣氏的別有用心,不過是派個得力的管事嬤嬤就能解決的事情,蔣氏卻偏偏要親力親為,看似是在盡心地教導云氏,實則不然。

這會兒云氏去找蔣氏怕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還不如直接找傅老夫人,傅老夫人還管事的時候府上的事情便都是由林嬤嬤和桂嬤嬤在一手操持的,找她們幫忙是最好不過的了。

至于會不會得罪蔣氏,并不在傅瑜錦的考慮范圍之內,或者說她樂見其成。

只要云氏想要插手管家,和蔣氏的矛盾便不可調節,得罪蔣氏是鐵板釘釘的事,既然不可避免那何必瞻前顧后,用最直接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豈不更好。

“額......”云氏很是心動,要是有林嬤嬤幫忙很多事她都能解決了,“林嬤嬤要照顧你祖母,把人要過來好嗎?”

“祖母身邊還能缺人照顧了?”

云氏哪里是擔心沒人照顧老夫人,不過是不敢去找老夫人罷了,老夫人也沒怎么苛責她這個不靠譜的兒媳,但是云氏每每見到她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讓人很是無語。

“那,一會兒請安我們早些過去,和你祖母商量一下?”云氏覺得選在晨昏定省之前去最好,就算被罵也不會持續太久。

磨磨蹭蹭地到了戌時,云氏才帶著傅瑜錦去了玉壽院,又吩咐了丫鬟晚些再帶傅瑜寧和傅瑜慧過去。

傅家世代書香門第是極重規矩的,除非是身體抱恙,不然每日的晨昏定省風雨無阻,老夫人休息的早一般亥時之前必然會歇下,所以昏定一般在戌時三刻。

雖說過了立夏白日長了,但此時天色卻也已經暗了下來,各處院落都已經掌燈,尤其是前往玉壽院這一路,更是一片燈火通明。

這些燈火過了亥時才會熄滅一大半,那時候走動的也就是些下人,自打老夫人那時候沿襲下來的規矩,傅府雖說不是那等鋪張浪費的人家,但該花的銀子素來不會克扣。

到了玉壽院,老夫人在屋里來回踱步,天氣有些熱了,出去走動不一會兒便會出一身的汗,不動動卻又積食,老夫人便在屋子里慢慢走會兒。

云氏和傅瑜錦進門行了禮,老夫人只瞥了一眼,便繼續來回踱步。

“這么早過來有事?”

“兒媳想找母親幫個忙!”云氏上前攙了傅老夫人。

傅老夫人抽回手:“我還沒老到要人扶的地步,有什么事就說吧!”

云氏尷尬地收回手,有些手足無措地站在一邊,之前想好的臺詞一下便忘了個干凈,支支吾吾半才說出一句話:“兒媳想向您借林嬤嬤幫幾天忙!”

老夫人看向云氏:“事情辦不了,想找我的人幫忙了。”

“母親英明!”云氏像是一個等待先生訓話的學生,乖乖地垂首而立,“兒媳什么都上不了手,弟妹讓我幫著擬個請帖我都弄不清要送那些人家,請帖用什么規制的,怎么送過去,弟妹這幾日也忙,我不好意思去跟她要人,只能來求助母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