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元年正月,以北平為北京,大明正式出現了兩京制。
北京設留守司、行府(行后軍都督府)、行部、國子監等等,一應比照應天來。只是官署漸漸都設立好,但是沒有多少人實充——因為北平留守的官吏,這些潛邸舊人,都先被征召去了南京。
金忠和李賢兩個,也在這一次的征兆之中。他們一個被任命為兵部右侍郎,一個被任命進入禮部執事,同時監管國史館外夷文字。
走之前張專門送了一回,道:“二位先生此去,為世子與我問父皇母后安,世子與我身在北京,無一日不惦念父皇母后,愿得早見慈顏,侍奉膝下。”
徐王妃早在去歲十月就啟程去了南京了,帶著椿哥兒,走之前囑咐高熾與她,要守好北平——如今燕王雖然定鼎天下,但是御座還未坐穩,北平是根基所在,自然要好好守著。這是最顯而易見的原因,至于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原因,就是自從燕王坐了皇帝位,立太子之聲,就不絕于耳。
立嫡是不用說了,皇上三個兒子都是同母所出,都是嫡子;現在的問題就是立長還是立賢。永樂皇帝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了猶豫,這種猶豫被人所見,自然也就分化出兩種不同的聲音,以解縉為首的左班文臣,清一色支持立長;而跟隨皇帝打了天下的許多武將,卻紛紛請立賢。
皇帝在猶豫,他似乎咨詢了一些人。許多人的回答都秘而不宣,但是道衍的回答卻漸漸流傳了出來,據說皇帝問他:“高煦頗類我,且有功,我曾許立為太子;而高熾仁孝,從無過錯,不忍廢之,奈何?”
道衍仿佛入定了一般默不作聲。
被再三逼問,道衍才道:“老衲就認得陛下一個皇帝,才有些許扶持之功。如今陛下春秋鼎盛,諸子皆賢,何必急于立太子呢?”
皇帝不由得一怔,道:“你是說——”
“老衲是覺得,”道衍道:“三子嫡出,身份無別,只看個人才能,有的也許會打仗,有的也許會治國,若不經由些年月,怎么能辨出,誰適合太子的位置呢?”
道衍的話,是要皇帝為諸子提供一個展示和發揮的平臺和機會,讓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展示自己的才能,讓皇帝看到他們的成績,從而看出誰適合當太子。這個提議看似公正公平,然而卻包含深深的暗示“會打仗和會治國”——仗打完了嗎?不管別人怎么想,皇帝的想法,他打完了仗,他贏了。
而今后呢,是接著打仗,還是太太平平的過日子?
如果接著打仗,誰和誰會打起來呢?天下,還經不經得起這接二連三沒有停息的戰爭了呢?如果一個朝代,別的不干,光是窮兵黷武,那他還有可能延續下去嗎?
皇帝陷入了思考之中,高熾的確是不通兵事,但是高熾長于內政,這是毋庸置疑的,四年的仗打下來,后勤糧草沒有什么差池,百姓都能被安撫地好好地,北平城能在數十萬大軍圍困之下平平安安,這也是高熾的本事。他不能因為眼見道高煦的能征善戰,就忽略了高熾默默做出的貢獻。
想到這里,皇帝點了點頭,同意了道衍的提議——他將高熾留在了北平,將身邊的高煦派往了開平,至于高燧,不論是皇帝還是朝臣,都不約而同地忽略了他。
張身在北平,卻也感受到了南京城里的波濤洶涌,立太子是和她切身利益相關的,是不能輸也輸不起的一場戰斗,她緊緊抓住任何一個可以為高熾說話的人,就包括眼前的二位師傅。
“世子妃放心,”金忠就道:“臣定當將世子妃的孝敬之心,稟報皇上皇后。”
“這是我親手給父親做的腰帶,”張將盒子放進了金忠的車上:“請大人一定帶到,南北氣候不同,請母親注意調養,我這里還有醫正劉觀記錄的病歷和往常所用之藥,請南京太醫院的太醫,斟酌用藥。”
金忠連連點頭,等了一會兒道:“世孫那里,為臣要帶些什么呢?”
張一頓,想了想才道:“椿哥兒頑皮,莫要使他攪擾了父親,另外,他也到了進學的年紀了,大人為我微言之,請父親安排師傅為椿哥兒開蒙。”
送走了金忠,張返回存心殿里,坐在搖椅上晃了晃,剛想閉著眼睛憩息一會兒,卻見王安過來了,道:“娘娘,世子要去河間,說是要親自賑濟災民。”
北京去年秋收收成不好,今年就是個饑年,當然不會讓北平六府的百姓真的餓肚子,因為早就要糧船漕運過來了,現在張在這里總籌著,各府各縣的官員忙著分發糧食,卻沒想到高熾要親自去饑荒之地賑災。
“他要去,就去罷。”張嘆了口氣道。
高熾被張在世子所軟硬兼施地留了兩個多月,張覺得他似乎不再犯犟脾氣了,也準備著解了他的禁,不過還是不太放心,道:“你可要把人給我看牢了、盯死了!要是他沒有去大名,反而南下去了南京,我就把你的皮剝了!”
“哎呦喂,娘娘,”王安愁眉苦臉道:“世子爺要是硬要去,奴婢哪里攔得住呀!”
“盡管攔住了,他又不會殺了你,”張威脅道:“你要是攔不住,我就殺了你。”
王安是要陪著高熾去了,張又喚來亦失哈,道:“你跟著世子出去一趟,不過不是去大名,你半路上折返,去一趟開平……你看看二王子在干什么,回來一五一十和我說。”
她剛打發了亦失哈出去,卻見韋氏興奮地滿臉通紅地進來:“嫂嫂,俺有喜啦!”
張不由得一頓,才崩開一個笑容來:“好事,好事!幾個月了,誰給你看的脈?”
韋氏懷孕兩個月,算日子是高煦去歲十一月份來北平時候懷上的,張又把亦失哈叫回來,告訴他韋氏有孕的消息,讓他帶給高煦。
隨即又喚醫正、嬤嬤們過來,讓他們小心看護韋氏這一胎,耐著性子陪韋氏高興了一會兒,又給她大致說了些保育的事項,才提起筆來,將這個消息寫在了奏疏之上。
她本來將要落筆了,忽然又重新拿了一本題本寫了——因為這一本奏折,是恭賀永樂元年大吉大利的賀表,她不想將兩個事情寫到一塊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