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92章原來是她
正文392章原來是她
玉秀準備進京時,遠在京城的周明,卻陷入泥淖。
他奉旨查案,招來一片彈劾。
朝堂上,御史們罵聲一片。他們認為周家身為武將,妄圖插手政事。利用手段蒙蔽圣上,才使圣上下這種圣旨。
這些御史,沒事都要找茬,何況現在是他們認為有大事了。
有個老御史還做了一篇文辭華麗的四六駢文,歷數歷代以來武將插手朝政、禍國殃民之事,只差沒說周家打算傭兵自立了。
還有御史將周明定罪之人說了一遍,認為周明黨同伐異、鏟除異己。
有些冷靜些的,說得委婉點,書圣上收回圣命,讓各人各安其職。
文官御史們一攻擊,眾位將軍們不樂意了。
憑什么覺得我們武人只配打仗?
你們一天到晚就知道瞎比比,一點實事都不干。
文武兩派在朝堂上互相攻擊,每次朝會,比菜市口還熱鬧。
武帝精神不濟,早朝上到一半就忍不住退朝。
他想讓王丹陽招個神仙來問問,自己該不該收回成命。
王丹陽點香擺陣,帶著徒弟們搖鈴燒香,最后神靈畫了一張符咒,他看了半天,跟武帝稟告說,“圣上,臣今日請的是關公大帝,他批了‘真真假假’四字。”
“這四字作何解釋?”
“天機不可泄露,臣不敢多言。”王丹陽躬身惶恐地說道,“圣上問的是朝政,真真假假,只怕是有人妄圖欺瞞圣上。”
“難道是周明欺君?”
武帝深思之后,怒不可遏,覺得御史的彈劾有詐,是周明不愿查案的脫身手段。
他越想越有道理。周明為了不娶安平郡主,只能接下這差事。可他又無能查案,或許也不愿得罪人,就利用御史們逼自己收回成命。
盛怒之下,武帝直接下旨,命周明十日內就得定案,否則視為包庇。
周明身在夾縫中,左右為難。
因為逃離山陽縣的虎賁密探和幾個軍士作證,唐鶴年是滕王一黨之事,被確認無疑,他的名字赫然在案。
雖然其父唐赫章大義滅親,可唐鶴年附逆,罪證確鑿。
武帝曾說過:附逆之人,家人同罪。
唐鶴年還有妻兒,還有兩個兄弟,這些人該不該定罪?
李承恩帶著金元宗等人,力陳應該將唐家下獄。
李承允、謝惠靈等唐赫章弟子,不忍唐家無辜之人受牽連,又有唐赫章遺書,自然為唐鶴年妻兒求情,受到訓斥。
武帝覺得這些人包庇亂黨,其心可誅。
若不是李承允、謝惠靈身份敏感,或許也被視為亂黨了。
謝家為了保住謝惠靈,以回家備考之名,硬是將謝惠靈綁回登州老家。
李承允剛想設法,西北剛巧出現亂事,武帝命他為欽差,去西北巡查。
朝堂上,武帝厲聲訓斥李承允等人時,玉棟忍不住出言為這些人辯解,觸怒龍顏。
雖然有周明和眾位將領求情,可文家人推波助瀾,玉棟還是被投入天牢。
周明只覺自己身處夾縫。
若他一味求情,筆下超生。那武帝認定他包庇亂黨,朝臣也會乘機噴擊。尤其李承允被訓斥之后,李承恩不經意間,透露滕王曾到明州時,與李承允過從密切。
李承允被訓斥玉棟被關后,有人還指出周明和李承允兄弟情深。
這種種夾擊下,周家很可能被奪了兵權。
若想脫身,除非周明狠心將所有相關人等都做為滕王余孽。可他一來不愿昧著良心,幫著那些文臣黨同伐異,讓無辜之人枉死。
若和滕王沾邊就得抄家滅族,得屈死多少人?他不就成了助紂為虐的幫兇?
二來就算他這么做,只怕那些人死了,他也還是要被參奏。
周明左右為難,只覺自己掉進沼澤,越動得厲害越陷入得快。
周定康也和周明一樣,不愿濫殺無辜。
他們在沙場上殺人,是為了保家衛國。將軍卸甲后,那心其實比誰都軟。
文國公文崢,這日請旨進宮,給文太后請安。
因為朝堂上周家和李承允倒霉,他臉上滿臉笑意,“太后娘娘,如今李承允和謝惠靈被圣上厭棄。要不要乘勝追擊,將周家先拿下,斷了李承允一條臂膀?”
“把臉上的笑收收,多大的人了,還沉不住氣?”文太后看文崢難掩得意之態,斥了一句。
“是,臣弟太沉不住氣了。”文崢沒有辯解,連忙認錯。心里還是高興。
他沒想到,文太后對武帝心思,拿捏如此精準。
王丹陽和他們幾次說話后,武帝就對這些人生疑了。
李承允節節敗退,眼看著李承恩站上優勢。
他們也明白了武帝的心思。
武帝只怕是不會過繼任何人了,他篤信自己能長生不老,期望著江山萬年呢。
所以,不論是李承恩還是李承允,都只能爭個朝堂優勢。
武帝一旦駕崩,朝臣們的擁立就很重要了。
文太后看文崢認錯,沒再多說。
“李承允去了西北,總得待上數月。這段時間,可得好好布置。”
“太后娘娘放心,臣等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處置妥當了。只是安平那丫頭,對周明倒真上心了。”
王師凱旋之日,安平郡主目睹了周明的風采。她在南方,見到的都是文弱少年,看到周明后,只覺得少年英武,竟然發誓非君不嫁。
她倒也大膽,一直追在后面。
文太后微微皺眉,轉而問道,“讓你查周明的事,查的如何了?”
周明御前拒婚,說自己有心上人后,大家都在猜測是誰。
周明對這警覺得很,從不多言。他越是如此,文太后越認定周明是個癡情種,讓文國公務必查出此女是誰。
文崢原本不以為然,他們管這些兒女私情做什么?可文太后嚴令,他到底不敢怠慢,這些日子四處派人查訪。
現在終于有了眉目,今日進宮也是為了稟告此事而來。
所以,一聽文太后問起,他連忙拿出一封密信呈上,“太后娘娘,我們的人將周明所到之處都查了一遍,篩選之下,只有這個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