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件開衫想要上身,估計還要兩個月時間,四五月的時候穿著會更好,文娟也就先把它壓了箱底,所有的毛衣織好后,文娟手頭的事也暫時清了下,想著后楊大隊她布下來的后手,或許不能報復到那個小人什么,但是添點兒堵,還是沒問題的。
楊萬和再怎么覺得對她抱歉,但是木已成舟的時候,他也沒有向上舉報,這其一,牽扯到他的監督能力,往上抱對他沒有好處。第二就是,楊艷蕓為了王文亮尋死覓活的,折騰不休,也是讓楊萬和投鼠忌器,心里也未眠沒有僥幸的心理,他手頭還有些能夠制得住王文亮的程序,那個小人還有求著他的地方,有了能拿捏的地方,他也不勉想著這人要是前程不錯了,對于楊艷蕓也是個好歸屬·····
但是,當文娟隱晦的透過阿爹阿娘,將后世知青返城,農村媳婦的悲慘,以及王文亮或許會找個志同道和的伴侶,學生最擅長精神的交流契合···沒有事實根據的事情,不會讓人相信,但是以具結果推斷前面的蹤跡,倒是好尋覓,用著打比方的說法,這樣的未來,絕對不是楊萬和想要的結果,而且,至始至終,楊萬和本就對王文亮十分看不上,這一打一正,更是讓楊萬和提高了警惕,王文亮搶了入學的名額,也只不過是能夠暫時的離開,他的手續和口糧關系還沒有徹底轉移,這里面必不可少的,就是楊萬和的簽字手續,沒有楊萬和的評語和簽字,轉移的手續王文亮壓根別想辦成,這也是楊萬和覺得能夠拿捏到王文亮的地方。但是當文娟隱晦的透過楊厚樸夫妻提前把那一層沒有捅破的窗戶紙捅破,讓楊萬和知道,所謂大隊支書,也就只能管得到那一畝三分地,也不由得讓他更要得幾分深思。楊萬和掛了新心,警惕萬分,王文亮這個文弱書生想要逃離楊萬和的手掌心,就要困難,無疑是平添了幾分枷鎖。
而特別是知道王文亮可能會追求新的人,或者被她眼中的狐貍精勾引走,楊艷蕓也不有嫉妒怒火高漲,不經允許,直接偷偷的跑去隔壁市里找了王文亮的學校,還真是讓她看見王文亮和一個女學生走得很近,向來沒什么理智的楊艷蕓頓時眼睛噴火,直接就沖上去將那一頓她眼中的狗男女又抓又打又撓,大鬧一場,直至被人拉開。
王文亮頓時顏面盡失,開學這一兩個月營造的翩翩學子,溫文爾雅的表象徹底被扒開,惹了一大場的笑話,而緊跟著楊艷蕓的留書找過來的楊萬和父子幾個也不是好糊弄的,又有手續和告他騙婚的威脅,王文亮只能忍辱負重,把那些脫口而出的潑婦都打掉牙齒和血吞到自己肚子里,繼續討好楊艷蕓,各種保證,卻是沒有打消楊艷蕓的不放心,最終的結果是,楊艷蕓死活留了下來,在市里租房子,監督著王文亮。
他們是辦了酒席的夫妻,為了保險,王文亮被學校記了大過的同時,又被楊家逼著和楊艷蕓領了結婚證,成了合法夫妻,這讓汲汲營取想要往上爬甩開負累的王文亮更是憋悶的幾欲吐血而亡,他不明白,究竟哪里出了問題,明明安撫好,就差一步就能完全擺脫楊家的桎梏,再也不用討好楊艷蕓這個跋扈沒有腦子,沒有一點兒文采,不能和他思想共鳴的丑女人之際,一下子讓他跌落云端滿盤皆輸。還不得不和這樣沒文化的女人領了證,成了真夫妻,不是他那敷衍沒有任何法律效應的鄉下訂婚。
一次當百次,抓了王文亮一次,楊艷蕓不由把王文亮盯得更緊了,幾乎到了除了王文亮上課寸步不離的狀態,這樣的境遇下,王文亮也別想參加朋友的研討文會,聚會,稍微和那個女學生靠近點兒,就又是一通的大嘈大鬧,人盡皆知,顏面盡失。
王文亮從剛開始顧忌前途委曲求全,到后來自暴自棄互相折磨····這一路悲催就此定下。當然,這時后話,不過,文娟現在也是得到了王文亮過得不好的消息,心里本就沒什么的郁氣,也早就煙消云散。她本來就不是為了那等小人,和自己過不去的人。她從來不會因為無所謂的人,影響自己的生活。
文娟一如繼往的打理家事,上山采藥,炮制晾曬,學習看書,研究醫書···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充實非常,在她忙碌之余,也接到沈衛國寄回來的第二封家書和東西。
給他爹寄回來的是一套新得軍常服,給文娟寄過來的,卻是兩斤多羊絨毛線,一斤半是有點兒類似蘋果綠的顏色,一斤是類似乳白微黃的顏色,看上去很是雅致清爽。
沈衛國的家書向來都是分為兩封,給他爹的那一封,正經了學多,而屬于文娟的這一封書信,不期然,迎來了沈衛國滿篇的思念之情,他在心中描述著他這那邊的生活,他在那邊的準備,房子已經申請好了,是和家里類似的磚瓦小院,里面他新盤了炕,火灶···后面還有半畝自留地,可以種菜····最后,是沈衛國隱晦的請求,若是文娟愿意,隨軍手續已經辦好,文娟可以隨時去他那邊探親或者隨軍。
這倒不是沈衛國不孝順,而是在他爹身體康健,手腳便利,完全有能力照顧自己的時候,他不由得期盼起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雖然孩子還沒有,但是若是未來孩子他媽,他媳婦在他身邊,孩子還會遠嗎?
因為假期需要輪休的關系,沈衛國在給文娟買好東西,正打算打包郵走的時候,卻是接到了他爹加急的信件,里面對于文娟隨軍手續辦理,還有當地生活的詢問,不言而喻,是對文娟隨軍的支持和催促,有了他爹的支持和建議,沈衛國在原先洗好的回信基礎上,不由得增添了更多對他們這邊生活的描寫,希望能夠吸引到文娟增加隨軍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