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讓人意外的決定
永樂三年三月,一直加緊趕工的寶船總算做好了。
隨后是連續兩個月的測試,練兵,等到五月的時候,所有的一切終于準備妥當,鄭和帶著船隊揚帆出海。
朱高煦挺想跟著去,朱棣卻沒同意。
誰也說不準海上會是什么情況,朱棣就算忌憚他這個兒子,也不可能讓他出去送死。
最后,朱高煦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鄭和帶著船隊出海。
但是他也沒死心,西洋暫時不能去,東洋總行吧?
朱棣還惦記著東洋的白銀,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他一點頭,徐增壽和朱高燧立刻決定湊這個熱鬧。
最后,同去的不僅有他們,還有姜。
因為姜說了,她有辦法確定銀礦的位置。
有了銀礦這個誘惑,朱棣立刻同意了。
最后,朱高煦帶著一船隊的兵馬,一箱儒家典籍和幾十個教書先生出發了。
打的是傳承儒家文化的名義。
他們要在日本開設儒學,當然,這修煉學院的錢,得日本自己出。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在這里設立大使館,方便兩國建交,開通貿易。
這修建大使館的錢,當然也得日本自己出。
有開通兩國貿易這個巨大的誘惑,日本大名們自然沒有意見,很快同意了。
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姜不僅成功找到了銀礦,還找機會毀掉了日本境內的邪惡陣法。
另一邊,下西洋的鄭和也比較順利。
只是,船隊經過爪哇國的時候,出了個小插曲。
第一波士兵登陸的時候,遭到了劇烈攻擊,雖說傷亡不大,卻也讓鄭和氣得不輕。
將這些人收拾后,鄭和才得知他們來的不是時候,最近爪哇國的東王和西王正在打架,攻擊他們的就是西王的士兵。
鄭和就決定找這個西王“談談”。經過一番“和平”談判后,鄭和做主給西王開出了一張六萬黃金的罰單,讓他年前將黃金送到大明京城后,鄭和揮揮手,瀟灑地帶著船隊離開了。
留下西王欲哭無淚。
鄭和這一去就是兩年。
兩年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比如,繼安南和日本之后,大明又在周邊國家設立了大使館。
比較搞笑的是,朝鮮得知大明要在日本開設儒學,還送了一箱子儒家典籍,外派了幾十個夫子過去,他們就不平衡了。
朝鮮國君很快派了使臣給朱棣送禮,好話說盡,終于得到了朱棣的承諾,日本有的,他們也有。
不僅如此,他還會派孔家傳人到朝鮮巡回講學。
孔家傳人的身份多么重要?所以,大明派遣重兵保護也是理所當然,對吧?
兩年的時間里,還讓行業變得異常火爆。
因為不僅大明境內的多,朝鮮和日本看的也多!
一開始只是落魄文人寫來糊口,后來發現可以大賺后,就連朝中文官們也偷偷寫起了書。
然后他們就發現,這寫書的收入竟然比他們拿的那些冰炭孝敬還多!
有了這比收入,他們甚至都不用再冒險收孝敬了!
當然,這也跟朱棣管得太嚴有關。
在對待貪官污吏的問題上,朱棣雖然沒他老子那么兇殘,但也絕對好不到哪兒去!
敢伸手,抓住就得剁爪子!
比如之前騙了朱棣的楊渤,這會兒就在云南進行勞動改造。
現在抓到貪官污吏已經不興殺人了,但凡抓到,全家送去開荒,掙工分!
偷懶一次,再加一年!
兩年后,鄭和帶著浩浩蕩蕩的船隊回來了。
比起去的時候,鄭和的船隊幾乎壯大了一倍。
多出來的這些船,全是各國派來的使臣,跟著鄭和來大明旅游順便覲見大明天子。
讓人驚訝的是,這些使臣里竟然有不少是國王本人!
他們實在太仰慕大明的文化,就說道來看看。
船隊回歸的時候,鄭和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這個人名叫陳祖義,是個海盜。這人原本是廣東潮州人,在洪武年間犯了事,逃到了三佛齊的渤林邦國,在國王手底下當起了大將。
等國王一死,他就召集了一批海盜,自立為王,從此干起了走過路過絕不放過的海盜生意。
鄭和帶著船隊浩浩蕩蕩地回來,走到三佛齊的時候,正好遇到了陳祖義。
鄭和聽過陳祖義的大名,就想收拾了他,結果沒等他動手,陳祖義突然投降了。
后來的結果證明,陳祖義根本就是詐降,他就沒打算放過鄭和這條送上門的大肥魚。
他一邊詐降,一邊偷偷聯系了附近的海盜,想要來個里應外合,徹底吃下這支金光閃閃的船隊。
只是陳祖義雖然狡猾,卻沒想到鄭和比他更狡猾。
他想詐降來個里應外合,鄭和就陪著他玩了一出將計就計,請君入甕。等陳祖義帶著一群海盜上船,鄭和就包了他的餃子,將他抓了起來。
所以,鄭和送給朱棣的禮物里,又多了一個名為陳祖義的大海盜。
等鄭和回到大明,朱棣看著這支浩浩蕩蕩的船隊,接受了萬國來朝,又看了鄭和送上來的禮物單子,朱棣興奮得好幾夜都睡不著,就算睡著了也能笑醒。
他就是造反上位又如何?他如今的成就,就是他老子朱元璋都比不了了!
萬國來朝啊,這可是唐太宗李世明的待遇!
李世明有個貞觀盛世,他朱棣也要有個永樂盛世了!
所以說,果然他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選嘛,朱允炆那個只知道之乎者也的黃口小兒憑什么跟他相提并論?
朱棣越想越覺得自己造反果然是對的,要不是他上了位,勵精圖治,大明那會有萬國來朝的盛況?
朱棣一得意,對朱允炆的殺意突然就沒那么重了。
如今只要是長了眼睛的,就該知道他和朱允炆到底誰更好。他就不信,那幫狗東西還敢反了他去投靠朱允炆。
更讓他滿意的是,鄭和這次不僅帶回來了黃金寶石奇珍異獸,他還帶回來了傳說中的豐產之糧!
朱棣果斷在皇莊里劃出一塊地方,讓農學院的人負責種植。
隨后,他做了一個讓人非常意外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