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福被關在家里,也有一天了,趙老太太也罵了一天,這一天孫玉香回了娘家,沒人做飯,趙老太太也顧不得了。
“真是天作的孽喲!我們趙家怎么就出了你這么個不孝子啊!”趙老太太哭的痛心疾首,依著床架子,手掌拍床板都拍腫了,趙金福半跪在床跟前,也是淚流滿面的,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樣子。
他們保持這個姿勢已經一天一夜了,兩個人的精神狀況都不好,一個精神萎靡,一個臉色蒼白。
“娘,這回真的不是我的錯,我都好幾天沒見她了。”趙金福這樣說著,可是趙老太太一個字都相信。
“既然你說不是你的錯,那人家怎么就跑到瓜棚去找你的?你說啊?”趙老太太生氣的伏在床上,伸著拳頭就砸在趙金福的肩上,一聲一聲的,砰砰砰直響。
家里這樣鬧著,外面趴著門縫偷聽熱鬧的人,卻圍了一大圈,還有的小聲的議論著,誰都不知道,在這個時候,汪如芳又好像魔怔了一樣,偷偷地從家里跑了出來,她先是沿著村里的土路走了一圈兒,又拐了彎兒去了山上跑了大半個山頭,最后走到了村里的煙火塘邊站著。
此時正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候,汪如芳就到了村里的煙火塘邊。這口池塘是含山鎮村民為了防止房舍走水挖的,已經有好幾百年歷史了,池塘邊的踏腳石上都不滿了青苔,水波蕩漾時,迎著慘淡的月光分外嚇人。
這口池塘也是含山鎮的中心,池塘旁邊的土路,通著村子前后左右的居民,汪如芳站在塘邊,也不知道是要去哪兒。
因為一直讓小九跟著汪如芳的,所以,自打她一出門,顧云就知道自己白天的話有了作用了,便也偷偷的跟了上去,直到她看見汪如芳站在池塘邊,才跑了出來。
說道:“媽,你怎么來這兒了?”
汪如芳不知道怎么想的,見到顧云,竟不覺得意外,“哦,我是想去找趙金福做個了結,結果到這兒了才發現天色還早,就想著在這兒歇會兒,等天亮了再去找他。”
雖然顧云希望汪如芳這個時候真的能和趙金福私奔去,但是她看著汪如芳的神色,覺得有些不對勁,就問道:“你找他怎么了結?”
而汪如芳聽了這話,卻是半天說不出話來。她的目光游弋在煙火塘的水面上,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這個時候,在空曠的夜色里,只留下了野鳥的叫聲,和村里的公雞偶爾才響起的打鳴聲,氣氛顯得有些幽靜,也有些可怕。
時間不知過了多久,汪如芳突然一下就向趙家的方向沖了過去,顧云卻是眼疾手快的一把拉住了她,急急地道:“媽,你干啥去?現在天都還沒亮,你找人家去干啥?”
雖然她現在并不知道趙家是什么情形,但是早間她就聽說孫玉香回了娘家,現在是汪如芳主動離開紀向東的最好的時間,可是,她頂著人家女兒的身份,就要做個女兒的樣子,這是她早就設計好了的。
于是,母女兩就在塘邊半拉半扯起來,一個要往前沖,一個死活不讓,然后,嘩啦一聲,汪如芳腳下被一顆石頭絆了下,兜頭就掉進了塘里。
汪如芳會不會水顧云不知道,賺功德值的職業病卻是一下子就冒了出來,她隨即跟著就跳了下去,折騰了好一會兒,才從身后將汪如芳一把托住,將人拉上了岸。
這個時候天也蒙蒙亮了,村里起的早的,也都起床準備去地里干活了,煙火塘邊汪如芳母女自然也是被人發現了,這一下,含山鎮就更熱鬧了。
有人說汪如芳是覺得對不起紀向東,半夜里起來準備去跳塘尋死,卻被大女兒救了起來。
也有人說,汪如芳這是受的刺激太大,一時接受不了,精神上不正常了,才半夜里出來到處亂跑,結果不小心掉到塘里,被一直跟著她的閨女兒救起來的。
還有人說,汪如芳這是要去找趙金福私奔,只是這晚上的路太黑了,看不見,一不小心才掉到塘里去的,她閨女兒一直防著她去找趙金福,所以才能及時救了她。
不管流言是怎么說的吧,反正汪如芳的名聲是又臭了一層。
然后,這流言自然是傳到了汪家村,汪老太太的耳里。
汪老太太現在病的已經不能動了,只好將兒子汪大慶叫到跟前說話,“如芳出了這個事,你去把她接回來。”
汪大慶的病孫女兒的醫療費,還想向紀向東借呢,雖然錯在親妹子身上,但這個時候把人接回來,那就明顯的是要和紀向東斷絕關系,那他就不好向紀向東開口借錢了。汪大慶就說:“你要把她接回來做啥?左右是她自己犯的錯,還能叫我們給她頂著不成?我不去。”
因為前一次向紀向東借錢的時候沒借成,汪大慶就從汪老太太這兒借了五千多塊,這錢都是老太太省吃儉喝攢下來的,是老太太的棺材本兒,因此汪老太太對紀向東就不如以前那么喜歡了,雖說是汪如芳有錯在先,她也不會留閨女在紀家難看難過。
汪老太太就怒了,“好你個汪大慶,我的話你都敢不聽了,我真是養了個白眼狼兒啊!”
汪大慶見老太太生氣了,就趕緊說道:“媽,你聽我說,如芳她只要沒有和紀向東離婚,就一輩子是紀家的人,你把人接回來,這不是和紀向東對著干么!再有,我聽說妹妹和那個姓趙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不相信他紀向東會一點感覺都沒有,雖然現在事情鬧的人人都知道了,但是,如果他紀向東不在乎,那妹妹在紀家就沒什么后顧之憂。”
“只要妹妹和紀向東還有關系,您還擔心誰養您老的事情嗎?他那么有錢,以前每年都給您養老錢,以后還一定會給的。”
汪老太太一聽這話,覺得到有兩分理,也就沒那么氣了,說道:“你說的到有兩分理,不過,我還是覺得應該把人接回來住兩天,等風聲過了在說。”一個女人做出這種事,在風口浪尖的,不被人的唾沫淹死,也會被他們罵死,她可不想女兒遭受那些罪——雖然吧,她也覺得汪如芳這是自作自受,可是,誰叫她是她的女兒呢。
自己說了這么老半天,沒想到老太太還是這么固執,汪大慶也火了,張口就罵道:“你個死老太婆,我對你掏心掏肺的,向你借個錢給囡囡看病都不成,她做了那么丑的事情,你到是處處為她著想,你也太偏心了!”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看我才是出去的那個,如芳才該給你養老送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