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分家
倏忽又過了些時日,轉眼便迎來了世子秦勤的周年。
事情過去了一年,齊王妃也努力的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時隔一年后,她終于和家人一道去了秦勤的陵寢前去看望。
墓旁的松柏并沒有長成勢,也沒有招來鳥兒的停留。齊王妃摸著矗立的墓碑,她經不住熱淚縱橫,哽咽道:“兒呀,一年了,你弟弟替你報了仇,你在地下也該安息了。見到了你媳婦替我給她賠個不是吧,之前我刁難過她,讓你們兩口子生過罅隙。你媳婦其實是個頂好的女子,所以在她走后你一直對她念念不忘。之前是我錯了。”
夏日的風帶著一股悶熱,吹來的風卷起了地上已經燃成灰燼的紙灰一直往墳堆上飄去。錦書在一旁看著,心道秦勤必定是聽見了他母親的話,在他的心中早就原諒了母親的不是。
齊王妃向著兒子的墓地行禮上香、奠酒,起身的時候錦書去攙扶了一把。
祭祀回來后,齊王妃便說要抄寫經卷送到廟里供奉,令儀和錦書都欣然響應,姑嫂兩人每天午后過來替王妃抄經。
六月底,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有時候坐著不動就能流一身的汗。
令儀寫了一會兒手腕就沒力氣了,她將筆放下了,抱怨道:“二嫂,我這字寫得歪歪扭扭的,菩薩看了也頭疼吧。”
“只要心誠就沒關系。”錦書瞥了一眼令儀寫的字,她耐心的給令儀指導了一番,令儀笑道:“二嫂這字倒是像練過幾十年的,確實比我寫得穩重老練。”
“寫字的時候不能心浮氣躁,要能靜下來。一筆一畫都能認真對待才會有進步。你現在手腕沒力氣了別急著練,去歇一會兒吧。”
令儀便在一旁看錦書抄寫,覺得錦書寫得又快又好,心道嫂子比她不過長幾歲,當真比她寫得好許多。
令儀聽得輕微的腳步聲傳來,她扭頭看了一眼,卻見是二哥來了,心上一喜就迎上前去:“二哥!”
秦勉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他不動聲色的走到錦書身旁。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何解?”
“佛家說三障盡空,方能心中沒有牽掛,沒有滯礙,沒有對死的畏怖,斷絕惡因緣,心中才安定不亂,遠離七顛八倒,昏煩狂妄方能解脫,得以通達,法身方能清凈圓滿。”
聽著錦書的解釋秦勉一旁笑著點頭很是贊同,令儀在一旁疑惑的想,這兩人怎么參起禪來呢?
等到錦書寫完了最后一個字,秦勉才和她說:“走吧,母妃已經起了。”
三人去了齊王妃的宴息室,果然王妃已經起了,甘嬤嬤在跟前伺候。
“母妃,二嫂教我寫字呢。”令儀甜糯的聲音讓人覺得涼爽。
齊王妃笑著點頭說:“你二嫂的字寫得好,你好好的跟著學。”
齊王妃讓丫鬟將西瓜端來,幾人一處吃了西瓜,秦勉便暗暗的給妹妹使眼神,令儀心中明白,便起身道別。齊王妃含笑著點頭,令儀就下去了。
靠墻的大卷缸里盛著冰山,此刻已經融化了不少,屋子因此變得涼快不少。屋中有一博山爐焚著錦書親調的香料,兼又掛著鮫綃帳蚊蟲也飛不進來。
“二郎,你們有什么事要和我說的?”
秦勉含笑道:“到底母妃英明一下子就猜到了。”
齊王妃道:“剛才你和你妹妹擠眉弄眼的我都看見了。”
秦勉看了錦書一眼,卻見錦書以扇掩面看著秦勉笑。
他方稟道:“母妃,我和丹娘商議過了,準備過了初一就搬出去。”
齊王妃吃了一驚,愕然道:“搬出去,為什么啊?府中現在已經干凈了,你住得還不方便么?”
“不是,母妃,您聽我說。我想的是既然我已經成家了,也該早日自立門戶,搬出去對小五也好。”
“小五,他還是個孩子啊,再說又剛沒了生母不久,還要仰仗你這個哥哥教導他,帶他走正途。”
“母妃,小五已經滿了十三,不再是個小孩子,我不能帶他一輩子。我早些搬出去對他有好處。我們家不能再出二叔那樣的事了。”
齊王妃心道這說的是什么話,她又去問錦書的意思:“你們真的商量好呢?”
錦書點頭,齊王妃心道秦勉出去了她不放心啊。
“母妃,我也得長大不是?我會經營好名下的那些產業,至少讓丹娘跟著我衣食無憂,我再做幾件自己想做的事,將來有了孩子再好好的教導他們,努力的撐起一個家。”
齊王妃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見秦勉心意已決,她蹙眉道:“即便要分家也沒必要真的搬出去,二房那邊的院子還空著,收拾出來也能住。”
錦書這才適時的說了一句:“娘娘,您還不明白二郎君的心意么,他想獨立啊。”
秦勉剛滿三個月就抱到了重華殿,齊王妃一手把他養大的,跟著她這些年,突然和她誰要出去,要獨立,她還有些放不開手,她思慮良久才說:“我知道了,你容我好生想想。”
事后,齊王妃讓人將張側妃和秦勵叫了來,張側妃聽說兒子要搬出去倒是一臉的平和,甚至連眉頭也沒皺一下。
齊王妃又與她是哦:“你是愿意跟著二郎還是繼續留在王府都聽你的意思,將來令儀的婚事也在我身上,一定會好好的安頓她。”
張側妃木然的答應。
秦勵幾乎不相信,一遍又一遍的向王妃確認:“二哥他真的打算搬出去?”
王妃語重心長道:“是啊,這個家,你二哥完全交到你手上了,你要守住幾輩人留下來的產業,讓我們王府興盛。”
秦勵心道他二哥不必做到如此,他的肩膀還太稚嫩擔不起一個王府的將來,他還需要二哥的提攜。
幾番商議下來,齊王妃最終答應了秦勉分家的事,定了初二搬家,叫了兒女過來通報了此事,又商議著給秦勉和錦書哪些產業,落居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