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回討好
第420回討好
梁夫人哂笑,“我知道了,你且告訴你家奶奶,好好忍耐,等事情解決了,我好太子妃娘娘自然會為她做主。”
范媽媽一喜,整個人都飄了起來,若是太子妃狠狠地罰隋大太太,那將來隋家可就都是奶奶的了。
她這廂自以為圓滿完成任務,沾沾自喜,連自己怎么回的隋家都不知道。
梁夫人卻在想怎么利用這件事,徐靜和之所以敢這么放肆,就是因為她做的周全。
整件事她只是出了幾個主意,周定芳年事已高,身子骨犯個毛病很正常,這件事都過去幾個月了,他當時裝病的事早是查無可查,就連隋子峰辭職的事也怪不得徐靜和那里去,只有梁媽媽這么一個人證,搬倒徐靜和似乎有些兒戲。
她不由皺了皺眉,對梁媽媽道:“我今日才進過宮,明日若再遞牌子難免惹眼,你明日進宮一趟,就說是太子妃娘娘昨兒提起想吃府里做的元宵,才打發你送過去。”
梁媽媽連連點頭道:“夫人放心,奴婢一定把這事一字不漏地轉達給太子妃娘娘。”
次日梁媽媽早早出了門,梁夫人則焦急地在府中候著消息。
梁媽媽到巳時才回來,梁夫人忙屏退了眾人,問:“太子妃娘娘怎么說?”
“娘娘說她知道了,英國公夫人如此猖狂,她定然不會坐視不管,”梁媽媽一路著急趕回來,口有些干,咽了口唾沫繼續說道:“娘娘又提起了濟王府的姚側妃新收了一位小郡主在膝下的事。”
這件事梁夫人是知道的,說道:“因那姚側妃多年無出,才從同族的旁支里挑了個女子給了濟王做妾,想要借胎產子,誰知那妾侍掙了半天命,卻還只是得了個女兒。”
可梁國公夫人這等與皇家結了親,又閥閱名門的人自然瞧得出這所謂‘留子去母’是濟王妃的手筆。
皇家唯恐損傷陰騭,有礙國祚綿延,十分忌諱留子去母這種事,況且那妾侍只生了個女兒,姚側妃留子去母就是愚蠢,反而是濟王妃,借著這個罪名,反倒可以將姚側妃一軍,想起那頭斗得水深火熱,對濟王也是種干擾,梁夫人便敬而遠之。
只是為何太子妃會提起這件事?
梁媽媽又道:“聽說濟王爺愛屋及烏,對小郡主十分喜愛,既然濟王喜得愛女,各府里少不得要去慶祝,夫人少不得要去恭賀,那英國公夫人是濟王妃的堂妹,更是要去。太子妃娘娘還說,越是這個時候,您越是不能挾私怨才是。您是長輩,總該為小輩兒們做個榜樣。這回三姑娘的確是貪玩犯了錯,英國公夫人指點三姑娘也是為姑娘好,夫人您要親自帶著三姑娘上門致歉并且還要感謝英國公夫人肯幫著教導三姑娘才好。這回英國公府的滿月宴,濟王妃便沒有去,外頭人不知內情,傳出英國公夫人于濟王妃姐妹失和,但實際上則是因為王府要緊的姨娘臨產在即,濟王妃娘娘脫不開身才沒有去,您也要幫著解釋清楚才好。”
梁夫人一瞬間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別說她了,就連梁媽媽聽到太子妃語氣沉著,面容冷靜地說出這些話,幾乎都懷疑自己耳朵壞掉了,她要質疑的時候,太子妃卻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來斥責她幾句,后來淑妃娘娘派人請太子妃過去說話,太子妃便叫她出宮了。
梁夫人卻不由往深處去想,太子妃這無疑是要讓外人覺得濟王妃和英國公夫人堂姐妹間感情很好……
“原來是這樣!”她突然靈光一閃,驚喜地喊了一聲。
“夫人是什么意思?”梁媽媽依然一頭霧水。
梁夫人便招手示意梁媽媽上前,附耳細細做了一番安排。
梁若琳原本還一臉不服,卻在東宮的采蘅來私下里勸了幾句話之后,也一改不悅之色,換上一副謙遜悔恨的模樣跟著母親去英國公府。
臨到年底,走動的多,即便楚啟不摻和那些事,一些常有的交際還是要的,人活在世上總不能‘遺世而獨立’。
很多事他也不愿意帶到家里,故而白日立基本上不在家里。
梁國公夫人來的時候,靜和正和馨姐兒逗著鎮哥兒玩,聽到這話倒是大吃一驚。
鄭率也有些搞不清楚狀況,說道:“梁國公夫人說,她特意帶了梁三姑娘上門致歉。”
靜和原本以為經過那事,自己把梁家得罪成那樣,以梁夫人的胸襟,應該不好意思再上門了。沒想到梁夫人竟然大張旗鼓地帶著女兒來道歉!
她都要懷疑梁夫人是不是帶了什么毒藥進來預備見機毒死自己。
芭蕉說道:“夫人,您若是不樂意見她,奴婢三言兩語去回絕了便是。”
靜和擺了擺手,問馨姐兒道:“你怎么瞧?”
馨姐兒不慌不忙地答:“如今許多關于梁三姑娘的話在京城里都傳開了,與其洋洋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故而她們才大張旗鼓地上門來致歉,若是母親閉門謝客,怕是……會惹來一些閑話,說母親不夠度量,此消彼長,梁夫人和梁三姑娘的風評會好一些。”
馨姐兒說的不錯,不過芭蕉的話也很和她的心意,她不爽見梁若琳,難道還會在乎外頭一些好事之人暫時的猜測議論么?
不過她還是吩咐鄭率請梁夫人進來,在司賢廳見梁夫人和梁若琳。
沒辦法,她實在是太好奇了,她很想看看,梁夫人會怎么致歉,還有梁若琳,那般不可一視,那樣夜郎自大,到底為什么緣由,才能讓梁三姑娘低下所謂高貴的頭顱!
實際上,梁夫人和梁若琳做的沒有那么到位。梁夫人可以打八十分,梁若琳卻根本不合格,似乎是被強迫才來的,一直拿冷臉對著靜和,只有在梁夫人推著她道歉的時候,才陰著臉福了一福。
“英國公夫人大人有大量,不必和她小孩子一般計較,”梁夫人面上掛著笑,“說起來,我還是夫人的全福人,等轉過年小兒的婚事,到時候還請夫人去吃杯喜酒。”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