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CRTLD”將“看書閣”加入收藏夾!或分享到:
575倉庫
進了莊子,蘇氏看著還干凈,鄉下地方就是怕衛生不好,第一次蘇氏來時,看見莊子里雞糞到處是,因為雞都是隨它到處跑,誰也沒工夫跟著掃,所以不注意就踩到雞糞。蘇氏就讓莊頭把雞找個空出圈起來養,不僅僅是踩到的問題,這病菌也容易擴散。
住處離大門有點遠,走了大概快有一刻鐘,到了主家住處,外面看著還好,那是去年蘇氏打算想以后來莊子里,就讓春草派人來修過的,就是家具沒換,當時是想等要住的時候再換新。
三老爺是頭一次來,只抱著兒子和太太一起走,并無言語。
住處還有個圍墻,有個院門,門口有個老婦帶著三個媳婦在門口候著,見了來人,就都跪下磕頭,蘇氏忙說請起,王莊頭介紹說是他媳婦和三個兒媳婦。蘇氏點頭示意,王婆子忙推開院門帶著蘇氏進去。
蘇氏三老爺和老大進去,秋藤和稻芽也跟著,其他人都在外面候著。
進去分成兩個院落,類似一進的四合院,但就是正房更長寬敞,東西廂房小。這個莊子是蘇氏祖母嫁進京里,丁家人給的陪嫁,祖母后來按照西昌府的房屋規模改建的,府里沒法改建,就把幾個陪嫁莊子都建成這種風格,想家時可以來莊子里住住。
蘇氏嫁到侯府,娘家蘇府也給了她祖母留下的一個莊子,就是這張家村的。
進去正屋,很大很亮堂,也叫堂屋,可以招待客人,右側門就去是臥室,就是大炕,一溜靠墻都是,誰七八個人不成問題,有的北邊人家,冬天為了省柴火,可不就是一家老少都在一個炕上。
左面同樣是個臥室大炕,這是正屋三間,但在外面正房的左邊還有三間小房間,兩間是下人住,一間放雜物。東西廂房是客房或者兒女住的,另一院落同樣格局,就是比這規模小點。
蘇氏帶著老爺幾個屋子兩個院落都看了下,太夫人董表妹住正院落,她和三老爺帶小的可以住小的院落,就是羅先生和大的學子們沒地住了,沒想到太夫人臨時來了這一出,組團來鄉下旅游呀。
三老爺聽了也只是點頭,他頭回來,更不知道了。
蘇氏看了想了下就差羅先生帶著苦讀的學子們住的房屋,就問了莊頭婆子還沒有地方可以住人的,王婆子聽了說道:“到是有處地方,靠近莊子后頭,放糧食雜物,大到是大,就是怕主子嫌棄,有住人的地,也是留著給值夜看糧食人住的。”
蘇氏明白了,是秋收收糧后,放糧食的,也留著看守人員,怕糧食被人偷了。想起這個地,蘇氏就樂,剛好,現在除了留的備用糧食,其他地方都空著,別說幾個學子,就是多幾十個都坐的下聽課,把住處在收拾下,得,上課就住那里去好了,條件辛苦更好,這個苦都受不了,如何經過考棚里的幾天?
還有九郎,不是挑剔嗎?那就來這挑個夠,也治治他那窮講究的毛病。
三老爺和老大跟著來到這倉庫,一看就蒙擦了,蘇氏覺得不錯,羅先生可以和素娘住自己院落,六爺九郎和郝舉人就一同住大炕吧,思苦憶甜嗎?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于是蘇氏就這兩句展開了忽悠,好像住這里鄉試必解元,會試必狀元似得,三老爺聽了后連連點頭,二爺是聽了繼續皺眉。
蘇氏說完,大手一拍,就把這收拾改造工程交給三老爺父子,把糧倉庫房收拾好了,住人的地方也好好收拾干凈,學子要用的東西問了羅先生再來置辦,要是光讓老大一人來弄,估計明年了他還沒弄完,就讓三老爺帶著一起,有父親在,老大也不敢太啰嗦。
蘇氏四處看看,要弄什么都告訴老爺,兩個院落置辦下家具桌椅,就從柳樹溝的莊子里拉過來就是,找些樸實耐用的,沒準將來還會來住。
都安排好了,王莊頭殷勤的說準備了午飯,是找村莊里最會做飯的人來做的,蘇氏到無所謂,農家飯嗎,沒什么美味,但圖個新鮮,可三老爺皺眉,蘇氏就說好餓,要是趕回京城怕是要在半道餓趴下了,三老爺這才沒吭聲。
菜上了,雞鴨魚肉,難得還有魚,莊頭婆子媳婦都旁邊候著,聽了蘇氏問,說附近有條小河,河里抓的魚,看著白發的一個婆子站在一旁伺候,蘇氏無法下咽,讓她退下吧,她一臉的委屈,好像能在這伺候是好大的面子,蘇氏無法,只好讓她一臉光榮的在旁邊候著。
蘇氏和抱著旻山的三老爺挨著坐,文大夫和老大一起,老大客氣的給文大夫夾菜,客氣的不行,文大夫頭回和主家一起吃飯,有點拘謹。
看著三老爺只夾了幾筷子,蘇氏就說一會回去還得老爺抱兒子,沒力氣怎么行,老爺才多吃了點。
反而是旻山看著一種主食炒餅的,蘇氏趕緊給他夾了幾口,他全吃了,蘇氏就拿了個小碗撥了了些,給三老爺。
旻山呱唧呱唧的吃了一小碗,三老爺納悶,也嘗了下,沒啥味道呀,蘇氏就問這個是什么做的,莊頭婆子說就是一種面餅,切了絲,加點這里的一種青菜抄下,待客用的主食。
等上路了,三老爺才說道:“來這也好,我看兒子飯都吃了一碗,那個什么面餅,我沒吃出來有什么好,可兒子怎么就好那一口?”
蘇氏也樂道:“可不是嗎?我還吃了有股怪味,可能是那個青菜的味道,管它什么味,只要兒子能吃,以后來了這里,把面餅做點花樣來,然后再那么一炒,吃了就行,秋桃也跟著一起,也學學這農家人做的什么飯食,兒子愛那種都學了做,以后回府也好做給他吃。”
三老爺看著懷里吃飽了在瞌睡的旻山,摸摸他的頭,心疼的說道:“抱著跟個小貓似得,就是吃的太少了,來這能吃就是好事,幸虧錦娘想起來這里,我看每年夏天來這好了。”
蘇氏跟著點頭,夏天出門方便,冬天就是燒炕,特別是農家那種炕,能嗆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