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更新的小說:
第十九章雙方安排(上)
作者:
更新:20180305
雖然昨天聽了薛媛的話之后,白氏這一夜對樂旻恨得牙癢,但當這個人到了眼前時,她又不愿相信他是那樣蠢毒的人了。
一則因為樂旻是鴻雁先生的弟子,那樣秉性持重、溫文爾雅、仙風道骨的人,怎可能將自幼帶在身邊的孩子,教成個善惡不分、是非不明、蠢到可被人利用到那等程度的樣子?
二則是因為很久以前,她為了丈夫秘密去過一次天塹峽,曾見過三歲的樂旻一面。
那時候薛媛還是個襁褓嬰兒,白氏將她放在窗邊的搖籃里,自己則和鴻雁先生說話。
忽然一轉頭,一個小孩子從窗外探進頭來,手里拿了個搖鼓逗薛媛。
白氏轉過頭的時候,那孩子也看著她,笑著奶聲奶氣地喊了一聲:“白姑姑好。”
明明是被家族拋棄的孩子,偏生得那樣好,而且沒有半點兒怨氣。
眼前的這個孩子笑起來,明明就與那時候一模一樣。
白氏真不懂這樣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不祥呢?
往事歷歷在目,白氏在心中長嘆,露出了個慈愛的笑意,道:“清郎,你家先生如今可康泰?”
“先生如今好得很呢,他也很惦記姑姑,”樂旻翻身下馬,笑道,“只是我回臨江的時候,師父說不能讓人知道我與姑姑認識。昨天到府上也是我爹讓我同去的,沖撞了大妹妹,是我不對。”
他說著,恭恭敬敬、態度懇切地拱手:“請姑姑和大妹妹見諒。”
定國公樂懿讓他同去的?他不是最厭這個兒子的嗎?這又是唱的哪一出戲?
白氏思忖著,面上卻笑道:“昨兒我那丫頭實在是被你嚇得夠嗆,不過聽你這樣說,這次回家,你父親待你還不錯?”
樂旻撓撓頭,思量了一下措辭,才道:“自從公主祈福那事兒后,家父是愛和我說兩句話了。”
難怪。
畢竟因著那事情,樂旻算是入了德初帝的法眼,如定國公那般汲汲營營只為權勢的人,此時就是捏著鼻子,也得先從這不祥兒子的身上,炸出二兩油才行。
這般也是做人父母的。
白氏這一沉默,卻讓樂旻誤會了意思,以為她還在生氣自己沖撞了薛媛的事情,便撓撓頭,小聲問:“姑姑,我是不是真的嚇到她了?……我真的就是看著那墻上的紋路有趣,像是古物,所以才想看的。要不我給大妹妹做個小玩意兒,同她道歉好不好?”
白氏回過神來,聽著他的話,再看他的樣子,越來越覺得微妙了。
若這幅樣子是裝的,那真是裝得太像了點兒。
她堅信女兒不會說謊,也相信自己不會看錯眼前這人,所以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差錯?
不過現在到底不是琢磨樂旻為人的時候,她只得先壓下疑惑,問他:“清郎,下個月是皇后娘娘的千秋,你可知道?”
樂旻點點頭:“知道,京中都在說呢,我家也在準備。”
“說起來,皇后那人很喜歡機關之物,便是那西洋機括,娘娘都懂些的,”白氏笑說,“如今你在京中也算出了名,不如應景給娘娘做些什么,你在帝京立足,一則對你師門好,二則……于你在家也有些益處。”
她本以為樂旻會高興,豈料他神色卻有些為難,道:“可是姑姑,我爹說過幾日要安排我去南邊做些事情,所以千秋宴我怕是去不成了。”
白氏怔住了。
“幾時的事情?”她忙問。
“就是昨天,”樂旻笑道,“晚上回家之后,家父和我說的。”
不對!這個太奇怪了!
白氏想起了薛媛昨天給她說前世事情的時候,也提過覺得今生和前世有些不同。
按照薛媛的話,定國公是打算在千秋宴上行刺殺的,而前世阻止了刺殺的樂旻,今生卻要被人派出京城去,這何止是巧?簡直就是忌憚!
忌憚他今生,再阻止一次。
想著,白氏微斂笑容,嗔怪道:“那位公爺看來,還真是怕你在皇家面前再露露臉呀。”
白氏這還是第一次當著人的面,表達這樣的厭惡之情。
樂旻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這話了——也著實因為這話,算是戳中了他的心事。
自家待自己的態度,永遠是樂旻的心事。
半晌,他才道:“到底是……生身父親……雖然討厭我,但總不至于害我……”
不至于害你?白氏忍了好久,才沒把一些話說出口,只得冷道:“你還真是個實心的孩子,若真的不至于害你,你又是為何到了天塹峽的?”
樂旻被噎住了,只好嘆氣笑道:“姑姑如今說話,怎么也只愛往人心口扎,那都是……我不記事時候的事情了……”
聲音漸小,可見自己都知道這念頭,不過是安慰自己罷了。
白氏看他的模樣,心中更篤定了。
“聽我的,這樣露臉的時候,你必須去。”她果斷道,“我會讓宮中下一道懿旨,公爺再怎么,也不敢抗旨的。”
“哦,”樂旻終于點點頭,“只是姑姑,我做個什么好呢?”
白氏想了想,說道:“我記得當初在天塹峽的時候,見鴻雁先生曾做過一個會跳舞的小人兒,你能嗎?”
樂旻點頭道:“這個簡單也不簡單,只我的材料都是現成的,若加緊些,下月壽誕前大約能趕出來。”
白氏點點頭:“那就如此說定了?”
“是,姑姑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樂旻笑著答應了。
白氏這才滿意地擺擺手,剛想讓樂旻先回去了,忽而又想起一事,叫住他問:“清郎。”
“是。”樂旻停步回頭,看向他她。
白氏笑道:“我倒忘了問,你怎么會想著回臨江城了?”
樂旻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實也沒什么大事兒,是安兄有些事情。姑姑久在京中,是知道他家事情的,他懶得回來,才托我幫忙的。”
樂旻口中的“安兄”,是詹雋兒的母親,詹二夫人娘家臨江王氏四房的幼子王靖平,字季安。
因為聽好友抱怨得多了,所以白氏聽見是他家的事兒,便不多問,而是點頭道:“好,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精彩!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