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分類:
第二十七章憂心加更
難不成真是夢里和呂祖喝了酒,堪破天機了?
不過這故事說起來,只一處令薛媛不齒。
“看這御風道長的年紀,只怕樂四公子出生的時候,他還不到十歲呢,堂堂一國公,倒是信個毛孩子的話。”她淡淡地說道,至于后面那句“難怪生了個兒子,能蠢到誰都可以利用一番”,是很不容易才忍住了。
“還真的……都是定數了。”
既然御風道長不知道阿蠻,便不會是重生的,但他為什么會做這些事情?
詹雋兒自知道這事兒后,也有些可憐樂旻,跟著薛媛感慨了兩句,又問道:“不過你今天也好奇怪,怎么對裕如公主那么好?”
薛媛將那些事兒壓在心底,笑道:“我就是覺得她不過歸朝兩年,竟然有這番氣度,當真是……宮中養人呀。”
“那后來呢?他怎么是怎么到了天塹峽?”薛媛問道。
“說是定國公府要把人燒死的時候,鴻雁先生剛好也到了這里,和御風道長打了半天機鋒后,就說與樂四公子有緣,要收徒。本來定國公是不讓的,結果御風道長卻不管這事兒了,只說什么都是定數,這才作罷了,但定國公府一直不承認他。”詹雋兒答道。
薛媛聽完這話,有些茫然地轉頭看著車窗外繁華的市井,半晌才嘆了口氣。
薛媛將笑意微收了:“與他何干?”
詹雋兒立刻神秘兮兮道:“為什么定國公家認定他不祥?還在襁褓里就被送到天塹峽?我也是祈福那天聽人說了才知道的,這事兒竟然也與御風道長有關呢。”
薛媛聽見,刮著臉皮羞道:“你這丫頭也瘋了,再說他夢中的事情,有誰見過呢?”
詹雋兒想了想:“那怎么陛下都信他呢?還有定國公,一直對他特別恭敬呢。”
可是這么一來,有些事情就說不通了。
詹雋兒急忙道:“你今兒是怎么了?以前也不是這般毀僧謗道。人人都說那道長很準的,最善斷事,還能御風而行,與呂祖喝過酒呢。”
這個“不是她”的典故,本只有白氏、詹二夫人同御風道長,還是后來兩個婦人當玩笑話私下說的時候,兩個小姑娘才知道了,以往的時候,詹雋兒還常拿這話逗薛媛玩兒。
樂懿?
薛媛本就很在意這些與自己上輩子不同的事情,此刻一聽著實來了興致:“這是怎么說?”
這不祥之說雖然前世也有,但不過是定國公后宅之爭搞出來的說法而已,但是卻不想,今生樂旻是被一個天下有名的道長如此論斷,可就是毫無翻身的可能了。
“說是當初那位樂四公子出生的時候,御風道長剛好在臨江城,就和定國公說了其家有不祥托生,是禍家根本,本來定國公還將信將疑的,結果家里真的連著出了幾次事情,這下哪里還有不信的?”詹雋兒說著,幽幽嘆了一聲,“只是后面的事情毒了些,定國公竟然要將他封在棺材里燒死。”
薛媛頓覺無語,心中五味雜陳的,也不知道是想說同情,還是想說活該。
薛媛頓時笑倒在車里:“那是以前,這大病一場后我是想明白了,他才多大年紀?倒與呂祖喝過酒了。”
“當然是在夢中了。”詹雋兒見她笑成這樣,也覺得有趣,便故作一本正經地說,“就和襄王有夢似的。”
詹雋兒很贊同:“雖然我沒見過這位公主幾次,但是聽家里說起她,都贊說雖然之前不在宮中,但禮儀氣度卻比宮中的那些公主郡主都得體呢,到底是天潢貴胄。”
薛媛并不應這話。
可不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才奇怪嗎?
前世被詹雋兒帶在身邊處處提點,教養宮女耳提面命處處留心了四五年,都沒教得落落大方起來的人。
不然張琮為什么會找到之前非常在意,找到之后看她那個樣子,就很不厭惡了呢?
詹雋兒自顧自地說了一陣子,見薛媛出神不說話,便抬手在她的眼前晃了一下,疑惑道:“你今天怎么那么怪?都不像你了,況且你和那個卞姑娘爭個什么呢?”
薛媛更不可能和詹雋兒明說了,便笑道:“哪里有爭?玩笑而已。”
“切,”詹雋兒不以為然地翻了個白眼,“我還不知道你嗎?不過我也不喜歡她的樣子。”
不過卞七的家事,還是引得她情緒低落了起來:“那些事情就如你說,終歸算不在你身上,便是你家也不怪的,到底是蕭墻之內先亂,禍才上門的。”
詹雋兒自幼豁達,但到底是高門出身,深知世事風云變幻對她們這些人的影響,才有此一嘆。
只是理雖然是這理,但卻不能這么說出來。
是以薛媛忙勸道:“這話我們兩個說說就是了,讓人聽見了,可是大不敬的罪過。”
詹雋兒復笑起來:“我曉得的。雖然咱們小,難道沒聽過之前那些事兒不成?只是有些難過罷了。而且這次回來,我心中總是惴惴的,那次你病了,我更是眼皮兒跳了好幾天,總擔心有事兒。”
薛媛想起了詹家前世結局,笑著安慰道:“不會的,你別多想。”
只要今年千秋宴一過,那些狼子野心的人,定然不會再有機會戕害她們了。
薛媛先將詹雋兒送回了詹府。
車子剛到詹府東南面的角門處,就見兩個小廝抱東西站在門口,一個長身玉立的青年人剛剛躍上馬,還沒來得及接過東西,就看見了她們。
詹雋兒掀開車簾笑道:“大哥哥怎么今日回來了?”
這人正是詹雋兒一母同胞的親哥哥詹筱苒,是詹家最特殊的一個人。
詹筱苒雖然也會讀書,但更愛極了弓馬騎射,年紀稍長就因著詹、薛兩家好,纏著薛練學了一手好槍法,又投了德初帝的緣,讓他到了內廷禁衛歷練。后來從內廷禁衛出來之后,就到柳山營做了前營副參將,如今雖然年輕,但已經做到了柳山營的前營參將,還在軍務繁忙之中考了個科舉,二甲第六名,很是沒辱沒了詹家的文名,在臨江城的新一代中,相當數得上。
薛媛如今知道了,不由笑道:“這裝神弄鬼的事情,也只有他喜歡做了。”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