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天乙的試探
“師仆?難道月桐公主現今還在繼續讀書?尋常女子及笄之后就大多斷了課業,而月桐公主的求知之心卻如此之勝,實在難得,天乙由衷敬佩。”
此言看似在夸月桐,卻大有暗諷她“年紀大了”之意。
有莘侯臉色不可自制的一黑,轉眼看向寶貝女兒時,卻見她唇角微揚、面色淡然,完全無動于衷,便也料想她定然心中有數,暗自放下了心來。
此時主膳已出,有四個奴抬著一只鼎入內,鼎底還有紅青相間的火苗燃燒。
據傳膳之人報,此鼎內的膳食為庖師伊親自取棲于伊河的鴻鵠所烹制,名為“鵠羹”。
此羹湯味鮮性平,服用之后更有增氣而利五臟之功效,是絕佳的美食養身之上品。
而鼎底的火焰不斷,亦可使鼎中鵠羹長久溫熱,不至因變冷而影響口感。
片刻,便有專門的侍膳之奴為殿中列位將羹分好,端至眼前。
一嘗之下,眾人大為震驚。
有莘侯最是夸張,頂著一臉酒暈連連贊嘆“此羹只應天上有”,而最無波無瀾的便是高辛天乙,始終舉止優雅、面無起伏。
月桐不動聲色的望了一眼天乙那幾乎從來都無甚變化的溫潤之色,又以授賞之名令人將伊喚入殿中。
可出乎意料的是,天乙仍然全程都沒向伊看上一眼,更是沒有與他多說一句話。
宴畢,書房內,月桐斂衣坐于案前,喝了一小口清水沖淡滯于喉中的酒氣,抬眼時淡聲問向她的心腹侍奴:“阿唯,你臉色怎得這般難看?”
阿唯原本不想多說惹公主煩心,但月桐既然開口問了,她便一口怨氣再也收不住了。
“公主大費周章的以伊將商世子引來,可方才商世子卻好似對伊根本提不起興趣。這也就罷了,可他為何還要在言語間那般暗諷公主?”
月桐卻是微微一笑:“你這氣生得多余。”
“公主!您中意商世子,也不必如此委屈自己替他開脫吧!他明知您的心意,卻還那般待您……”
阿唯急得心焦,但很快又被月桐十分冷靜的出言打斷:
“商世子待人向來有禮有度,我是有莘氏中地位最貴重的一位公主,此又是在有莘國的國土之內,他理應更加悉心應對才是,又怎會幾番刻意口出無禮之言?”
阿唯聞此一滯。“公主是說……”
“商世子是在試探公主的心智和耐性。”另一邊,伊低眉順眼,他許久沒有吭聲,卻在話鋒之時插上了最關鍵的一句。
月桐美眸微垂,雖未說話,面上卻增了幾分滿意的笑意。
只聽伊繼續說道:
“兩年未見,每個人的境遇不同,誰也難保眼前之人還能保有多少自己當初所了解的模樣。商世子此來,是打算要做出一個重大決定的,不可不考察全面,以備日后無患。”
伊的話說得條理分明、清清楚楚,可話音落定之時,他卻有片刻晃神。
……光陰荏苒,物是人非,他的喜公主……可也已有變?……
月桐眼神輕拂,幾不可查的將伊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頓了一瞬后,她又仿若無事般揚了眼眸,接著伊方才的話擎笑道:
“商世子行事謹慎,元夫人之位又事關重大,他定是要多方考量的。左右我也非他不嫁,任他出多少招數,我都接著便是。只要能如愿成為他高辛天乙的正妻,那區區幾句話之辱,又何須放在心上?”
●鵠:天鵝,肉可烹食,味甘,可增氣力,利五臟。
歷史上的伊尹的確曾制了這道“鵠羹”給商湯品嘗。
“商世子不知,我們月桐當真是極看重這個伊!不僅升其為上等奴,還設其為庖師,專理她個人的膳食,最近更是讓其做起了師仆,教導起她的課業來。如此寵信一個奴,簡直更勝元妃當年,恐怕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吧!”
天乙很是配合的做出微驚之貌,只是“驚”的重點依舊不在伊的身上。他斂唇輕笑:
月桐知道天乙此行的目的,話里有意提到伊,就是想引起他的注意。
可當月桐轉眸看向天乙時,天乙卻佯裝不懂。“哦?伊?就是元妃當日曾煞費苦心救下的那個奴?”
月桐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便且先順著他含笑接道:“想不到商世子還記得此人?”
作為曾經的“情敵”,月桐心氣微沉,卻仍極穩,未露分毫。
她婉婉一笑:“當初,我也是因此才對伊這個奴極為看好的。而后元妃入宮,他獨自留在蒙山國,我便索性去跟有施侯將他要了來,帶在自己身邊。”
說到這,有莘侯忽然借著“酒勁”嘖嘖搖頭,無奈笑道:
“商世子不也沒變?還是那么儒雅沉穩。”
二人相視而笑,月桐又道:
“商世子請隨我來,父親早在宮中盼著與你敘舊了。”
“一個下等奴,能在短期之內教導出元妃那般出色的女子,著實稀奇,天乙自是有些印象的。”
天乙面容柔和,對伊的反應不濃不淡,反而將話中的重點悄悄偏去了“夸贊喜出色”上。
不及天乙回話,月桐便插嘴道:
“父親放心,今日主膳由伊親制,他的廚藝何曾有失?更何況,當年商世子曾與我們共同出席蒙山國宴,品嘗過喜公主——也就是當今元妃的百花膳和百花釀,元妃受教于伊,如此一算,商世子也是見識過伊在庖廚方面的片許能力的。”
月桐一襲鵝黃長裙,寬袖及膝,彬彬回禮,囅然笑道:“商世子身份尊貴又美譽天下,月桐自當上心。”
“一別近兩年,月桐公主還是這么愛說笑。”
居中的有莘侯大為開懷,幾杯酒接連飲下,酒量不濟的他已有些許微熏。
“哈哈哈哈……不管怎么說,商世子能親臨有莘國,我有莘氏上下都倍感幸事!略備薄宴,還望商世子能用得稱心啊!”
雖有些醉,可有莘侯卻是個人醉心不醉的清明之人,且酒品甚好,說話間仍是分寸得當。
大殿之中樂音連連,兩邊坐了許多有莘氏的貴胄子弟,高辛天乙坐于客座之首,有莘月桐坐在他的正對面,為次位之首。
帝癸四年,雍州,有莘國王城空桑——
高辛天乙剛自船上而出,便見有莘月桐早已帶領多人在岸邊等候。
“有勞月桐公主親自相迎。”天乙施禮,周身白衣隨風微動,更顯得他溫雅高潔、氣韻非常。
閱讀請關注完美
隨機推薦:《》《》《》《》《》《》
重要聲明:小說《》由本站會員制作上傳,,如侵犯到你的權利,請登陸留言,本站會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