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看人
第二百四十八章看人
萌萌萌萌噠噠:、、、、、、、、、
另一邊,張氏出了家門,沒走幾步就趕到了村中央的大榆錢樹下。
她來的早了,王媒婆還沒有來。
不過,張氏也沒有等多多久,王媒婆就趕來了。
大家都很重視這件事情,所以都不想耽擱。
遠遠的看見王媒婆的身影,張氏笑道,“王媒婆,你來了!”
“來了,永安媳婦兒,讓你久等了。”王媒婆對張氏有點抱歉。
張氏趕緊道,“沒有,沒有,我也是剛到的。”
“是嗎!”王媒婆沒有繼續這個話題了,對張氏道,“永安媳婦,既然都到了,那我們就走吧!大橋有點遠,我們還是走快一點吧。”
“好。走吧!”張氏就和王媒婆快步出了村子。
路上他們也遇見了不少的人,大家看張氏和王媒婆一起朝村外走,就知道她這是去看人了。
大家都是過來人,就算沒吃過豬肉,但是豬跑總是見過的。
雖然心知肚明,但是卻都很有默契的沒有在張氏和王媒婆的面前說什么。
但是見張氏和王媒婆一走遠,村里就熱鬧起來了。
當然,討論的人都是村里的媳婦和婆子了。
張氏和王媒婆走了接近一個時辰才到了大橋村。
她們進村后,王媒婆就直接把張氏領到了錢媒婆的住處了。
錢媒婆早就得到了王媒婆的消息,所以早早的就在家等著了。
看她們進門,就熱情的招呼著她們喝茶。
張氏和王媒婆哪顧得上喝茶。
王媒婆直言道,“不用了,我們還是先辦正事吧,正事要緊,辦完事,我們再喝你家的好茶也不遲。”
“行,我也不耽擱你們的時間,你們這么大老遠的跑一趟也不容易。”錢媒婆自然說的是客氣話了。
她家是隨時備著熱水的,只要來人,就能泡茶,花不了多少時間。
但是看見張氏和王媒婆風塵仆仆的樣子,錢媒婆也不再講那些虛禮了,開門見山道,“那我這就領你們去看人。”
王媒婆看向張氏,張氏點頭道,“好。”
之后,錢媒婆就領著她們二人去看人了。
陳家的院子沒有圍墻,而是圍的籬笆,這樣也方便了張氏看人。
錢媒婆領著她們從小路過去的。
因為從小路去的話,看人的時候,陳家人不容易發現。
這樣兩家人不會因為遇上而覺得尷尬,這樣也不會影響人家姑娘的名聲。
這也是媒婆私底下帶人看人都是這樣做的。
其實,不止是王媒婆和錢媒婆帶人看人的時候這樣做,其他人看人也是這樣做的。
都是私底下托個人,隨便找點理由,經過那家人的家,就把人看了。
這樣看人也只能從表面看看,這人五官斷不端正,身體有沒有殘疾。
不過,對于初次看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錢媒婆給張氏指著院子里做繡活的小姑娘,道,“那就是陳家姑娘,陳小花。”
張氏一見到陳小花,就覺得比較滿意。
陳小花人雖然不算是絕色,但是長的秀秀氣氣的,也是個美人。
身材也比較勻稱,不是那書中單薄的書香女子。
張氏看了之后,也沒有說滿意還是不滿意。
但是王媒婆和錢媒婆見她面上沒有什么嫌棄之色,就知道張氏對陳家姑娘的第一印象還是比較滿意的。
張氏滿意了,王媒婆和錢媒婆自然就高興了。
看完人,張氏就和王媒婆準備回楊家村了。
錢媒婆婉留她們去自己家喝茶,張氏也婉言拒絕了。
王媒婆自然也是想早早回家了,她和錢媒婆都是熟人,所以就沒有講那些虛禮了。
張氏也趕著回家做飯,所以也不想再耽擱下去。
所以兩人告辭后,就快步往楊家村趕了。
一路上,兩人也沒有怎么說話。
因為一說話,這步子就邁的慢了。
兩個人都歸心似箭,所以很有默契的什么都沒有說。
王媒婆自然也沒有人張氏什么時候見孫家姑娘。
王媒婆想,永安媳婦應該是不會見孫家姑娘了吧!
也是,和陳家姑娘相比,這孫家姑娘家里的條件可是差了一大截。
要是她是永安媳婦,也會先看陳家姑娘的,而且這陳家姑娘的模樣和身材也不錯。
既然對陳家姑娘滿意至極,自然不會再浪費時間去看本來就不太滿意的姑娘了。
這也是人之常情嘛!
張氏雖然滿意陳家姑娘,但是她還不知道自家兒子對這姑娘是不是滿意。
而且張氏還沒有和楊世樂把話挑明,所以還得等她把話說明了,她才能跟王媒婆說正式登門拜訪的事情了。
一個時辰之后,二人趕回了楊家村。
因為二人家住的不是一個方向,所以二人到村中央的大榆錢樹下就分開了。
道別后,張氏也沒有耽擱片刻,就徑直回家了。
這個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
張氏回到家,就看就自家男人正在院子里編麥繩。
也真是為難他了,把一個大男人拘在家里,可真是……
張氏收回自己的心思,對院子里的男人道,“他爹,我回來了。”
“回來了,累不累呀?”楊永安起身去接自家媳婦兒。
“還好,路有點遠,腳走的有點酸痛了。”張氏回道。
“那你等會兒,我去給你打水,你洗把臉歇歇。”說著,楊永安立馬就拿著屋檐下的木盆去廚房打水了。
“好。”張氏也就站在屋檐下等自家男人給自己打水,伺候自己了。
不一會兒,楊永安就把水打過來了。
張氏洗完臉,就去廚房做飯了。
雖然她緊趕慢趕的趕回來了,但是看外面的日頭,張氏知道今天做飯有點遲了。
所以她不想再耽擱下去了,洗完臉就去廚房做飯了。
楊永安自然是知道自家媳婦是馬上就要做飯的,所以趕緊把院子里的麥稈和麥繩收拾了一下,就跟著自家媳婦的步伐,后腳進了廚房。
廚房里,女人在灶臺上燒飯做菜,男人在灶臺下燒火,但是十分和諧。
不久,孩子們都回來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樂呵呵的吃著晚飯,時不時說說話,也頗有趣味。
晚飯后,孩子們洗漱完就去學習了,楊永安和張氏收拾好后也回了寢室。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