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

第195章 瘟疫

第195章瘟疫

第195章瘟疫

類別:

作者:桂仁

書名:

汝陽長公主也不信。

傅惜華雖然死都不肯說出新皇是誰,但要是燕成帝活不過十年,新皇是誰,還用猜嗎?

從二皇子以下,全是一幫子奶娃娃。

十年之后,也是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

扶植哪一個,都意味著會被母妃身后的家族左右朝政。這是大半臣子們,最不愿意看到的。

唯有那個正值風華正茂的,贏面最大。

但宗室和長公主們,卻是首先心照不宣的,最先就排除了他。

他不比燕成帝,是懵懵懂懂被推上這個位置。原本,燕昭帝是想扶植一個沒有根基的皇上,讓宗室女兒們好拿捏。

但幾年磨礪下來,燕成帝已經不太好控制了。

更何況是他的長子呢?

過世的先帝,曾私下告誡過女兒們。

將來無論扶燕成帝的哪個孩子上位,都不要扶這個孩子。

雖說他自小仁厚,聽到昭帝咳嗽還會倒水。

但仁厚的孩子,往往也更為長情。

他會忘了他們是怎么逼迫他的親娘,從發妻變成妃子的么?他會忘了自己是怎么從嫡長子,變成庶長子的么?

他若上位,心里就天生帶著根刺,皇室宗親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再結合那幾乎無人知道的石佛寺,汝陽長公主對傅惜華的話,其實是信了五六分的。

“不管那丫頭說的是真是假,她倒是給咱們提了個醒。這個時候下手,反而是最好的時機!”

看她冷酷的眼神,德陽長公主瞬間懂了。

正好如今那邊關,還在鬧時疫哪,又亂烘烘的。死個把人,不是很正常的嗎?

二月初,公主們派出去的人,還在路上,邊關就傳來急報。

漢王殿下,染上了瘟疫!

蕪城。夜。

春寒料峭,又濕又冷。

所以屋子里小火爐依舊生得紅火,秋大姑和葛大娘坐在暖暖的熏籠上,小聲商議著家計,不愿擾了另一邊正讀書寫字的小美娘。

上官令走了,但給女弟子的功課卻早早留下。

小姑娘很自覺,哪怕白天再忙,但先生規定的課業,她都會認真完成。

沒有任何預兆。

半空中,忽地一個驚雷降下。驚得美娘手中毛筆落地,落下一大團墨漬。

葛大娘恐她小人兒受了驚嚇,忙忙從熏籠下來,趿著鞋子就跑來拍她后背收魂。

“莫怕莫怕!春雷響,萬物長。小美娘,快快長。這是驚蜇到了,天公打雷,提醒大家不要做懶漢呢。咱小美娘可不是,對不對?”

聽著老人家慈愛的碎碎念,美娘壓下心頭那莫名的不安,依著鄉下規矩答。

“是呢是呢,我可不是小懶漢,雷公爺爺不劈不劈。”

見她無事,秋大姑方安下心來,隨即鄙夷,“嘖,膽子這樣小!”

才說著,院里看家的狗,卻吠叫起來。

這下子,秋大姑也變了臉色。

這么晚了,誰來了?

“小玄子小金子,別鬧!”鄭飛揚的聲音迎了出去,很快,把小道長迎了過來。

這是云鶴道長的徒弟,年輕人可能沒經過事,也有些發白,哆嗦著都帶著泣音了,“大姑,道長他們,他們在邊關出事了!”

什么?

眾人皆驚。

秋大姑挺直脊背,神色冷厲,“好生說話。出了什么事?”

小道士抬手狠狠抹了把臉,“不知道啊!聽說,聽說漢王殿下染上瘟疫,師祖讓官府捎來個方子,說那邊藥材缺得厲害,讓咱們多送些過去。我師父打發我來說一聲,他已經跟幾個師叔伯出去買藥了。師父還說,姑娘這里的霜啊那些,他有交待師兄們盯著,只怕要慢些出貨了。”

美娘道,“這時候當然是大事要緊!只有小殿下染上瘟疫?先生和道長這么大年紀有沒有怎樣?其他人呢,又有沒有出事?”

這些小道士就統統不知道了。

具體情況應該是報到京城的,能來蕪城報個信,已是很給面子了。

否則這種事都應該算軍國大事,輕易不會叫老百姓知道。

還是秋大姑最穩當,“這消息一送到京城,宮里肯定已經派了太醫,帶了最好的藥材過去。長春道長想要救治的,怕是普通百姓。藥材那些咱們又不懂,倒不如買些糧食送去。他們在邊關,怕是一時半回回不來了。”

小道士忙道,“方才師伯也是這么說。師祖開來的方子,也是以便宜藥材居多。”

讓小道士先回去,這邊美娘就開始算銀子了。

留下必備的銀子,余下的,她打算全拿去買糧食!

這事大家都沒意見。

就算幫不到小殿下,但多救助些人,替他多積些福祉,是不是他的病就能早些好了?

那么好看又懂事的小殿下,誰舍得他去死?

鄭飛揚遲疑著,卻有不同意見。

“美娘妹妹,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我之前看兵書,也請教過上官先生,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但蕪城過去,千里迢迢的,十袋糧食能剩下一兩袋就不錯了,還得管著人回來的花用。所以就算行軍打仗,除了出發時備些隨身糧草,都是就近征糧的。”

美娘一拍腦門,自己可不是急糊涂了么?

就算她買了糧食,找誰送?

哪有人手啊!

如今最便利的,倒不如尋個人揣著銀票出門,路上就近找些糧商,買了糧食過去結算,反而是最穩妥的。

美娘定了定神,“如今原林的事情已經上了軌道,可以托給譚姐姐照管,不如我去邊關走一趟吧。”

要說伶俐她是足夠伶俐了,但她不會騎馬啊,且小姑娘身子弱,萬一路上出事怎么辦?

就算小殿下走了,依舊留下保護的焦侍衛道,“王府一定會派人過去,若要辦什么事,托他們就好。”

楊公公也道,“那塞外飲食與咱們不同,吃不慣也是有的,最好讓再派幾個年輕廚子去。咱們制些好拿的吃食,給他們帶去。只怕小殿下,也能好得快些。”

美娘這兒的規矩,不僅是護短,大事面前,也允許大家暢所欲言。

連江婉婉榛兒都提了個建議,“再好的補藥,也不如五谷雜糧,咱們挑些熬粥的好米,只怕用得著。”

于是大家這么一條條商議著,該怎么做,便漸漸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