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悍媳:妖孽夫君寵上癮

第356章 大結局

陸見安!

這個時候應該叫做陸雪見!

一行人隨著魏春抵達了皇宮宮門。

而宮門守將見這支隊伍從外而來,忙上前問話“止步!禁宮大內,來者何人?”

魏春拿了腰牌上前大聲道“奉吾皇旨意,接郡主回宮見駕!”

宮門上數千兵馬聞言齊齊嘩然!

什么時候居然有了個郡主?

郡主可就意味深長了,畢竟如果是公主那就是先帝或者新帝的女兒,可是是郡主那就意味著是王爺的女兒。

現在最炙手可熱的當然就是攝政王。

其他的王爺早在先帝在的時候就死的死,散的散根本沒在京城。

僅有的幾個閑散王爺也扔在了那偏遠的封地,讓他們自生自滅呢。

現在忽然出來一個郡主,而且進宮,所有人能不嘩然。

但是眼前這位可是攝政王跟前的紅人。

沒看見人家手里的腰牌,這是可以隨意出入皇宮。

這副腰牌唯有攝政王的奴才才有。

是新帝特意恩賜的就是為了讓攝政王出入方便。

由此可以看出新帝對于攝政王的器重。

有此榮寵的人可不多。

守衛立刻放行。

一行人直接快步去了養心殿。

這個時候,養心殿上。

五皇子!

已經是新帝。

因為國一日不可無君,自然五皇子順應天命,已經登基為帝。閃舞小說網

因為有攝政王在后面做強硬的支撐,滿朝文武無人敢質疑新帝的身份。

要知道當時皇帝已經病入膏肓,眾大臣并未有見到皇帝的親口說傳位給五皇子。

當時皇宮里的事情大家誰人也不知,就是知道從宮里傳出口氣兒太子和二皇子,在皇宮里兵戈相向企圖謀朝篡位。

已經被皇帝親自賜死。

皇帝有本事可以賜死自己的兒子,怎么就沒本事召見大臣親口說出傳位圣旨?

反正無論怎么說,現在事情已成定局,攝政王拿出了皇帝的圣旨,這位攝政王手里統領天下三大兵馬。

幾乎可以說是莫敢不從。

人家說五皇子登基為帝,誰敢反抗?

君父新喪,舉國悲痛。

五皇子看著這個自己曾經覺得長相俊美,天生聰慧的陸先生,居然是自己的妹妹。

堂妹也是妹。

就是因為這個妹妹的出現,自己順利登基,太子和二皇子在面對臨江王的鐵血軍士面前,簡直是不堪一擊。

他就這樣順順利利的登上了皇位。

本來開始心中還有些忐忑,畢竟他坐上這個位置名不正言不順。

更有甚者,其實自己這位皇叔才最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人家手里統領著天下最強三路兵馬要想坐上這個位置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誰坐在這個位置上屁股底下恐怕都會坐不穩,尤其是面對如此強勢的攝政王,都會感覺自己恐怕隨時要擔心被攆下去。

五皇子就算知道攝政王是支持自己的,可是心中這種忐忑也絕對消不了。

不過經過剛才自己和皇叔的一番懇談,才真正的放下心來。

攝政王推心置腹的一番話,簡直是讓新帝感覺到了大陳的鼎盛未來可期。

攝政王說的很明白,這三路兵馬,暫時只交一路給新帝,剩下兩路他要帶著清理大陳國邊境上的威脅大陳的隱患。

新帝自然清楚,大陳國現在在十國之內幾乎是人人可以踩一腳的存在,他們和鄰國之間的關系早已從曾經的強盛,變成了從屬國。

邊境的領土幾乎是一退再退。

他們大城國的領地幾乎是一讓再讓和當年的強盛山河相比,現在早已經縮水很多。

攝政王忠心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既然扶持五皇子登基,自然會盡心盡力幫助他守穩著大陳國的天下開創一個千秋萬代的盛世。

先帝把國家治理成這個樣子,別說臣子們有抱怨,就連他這個皇子心中也是有些埋怨。

本來大陳國曾經的強盛,可以說十國之內誰與爭鋒?

可是現在弄成這個樣子,還不就是因為先帝本身只花了心思在和世家大族,甚至皇親國戚之間的內耗上,毫不在意外面的強敵。

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而現在皇叔重新出山,已經想要幫助陳國收復河山。

皇叔說的很清楚,他手中的兵馬,到最后會全部交給新帝。

攝政王膝下只有一女,惟愿女兒一世平安,代代平安,其他并無所求。

就沖這個,他也必須給自己這個堂妹無比的榮耀。

這一次的召見之后,皇帝大召天下。

封陸雪見為和靜郡主。

為攝政王遺落民間的遺珠,那一番身世之謎也被眾人津津樂道。

和靜郡主別看只是一位郡主。

在眾人眼中是一位傳奇的郡主,在絲綢上面的造詣簡直可以說是在十國之內登峰造極。

和靜郡主從新打通了十國的絲綢之路。

以前的絲綢之路只是存在于陳國和某一國之間,就算是這條道路恐怕也是千難萬險。

有了攝政王的開疆保土。

水深火熱,遺民淚盡,吊民伐罪,收復故土。

在邊境之上打了很多次勝仗。

怪不得,他同陛下說,這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大丈夫,當持三尺青鋒,提十萬雄兵,縱橫天下!

也怪不得,攝政王能以百萬之兵,縱橫四海無敵。

部隊的鐵血鑄就了新的大陳國的國界線。

這等青史之上聞所未聞的狠厲手段,著實令人膽寒!

攝政王最精銳的九邊軍隊所過之處,一片狼藉。

曾經占了陳國國土的國家都割地賠款才算這件事平息。

大陳國在十年之內國土增加了幾乎一倍。

經濟發展完全和昔日不可同日而語。

陳國鼓勵民眾種植番薯和玉米,還有赫赫有名的土豆。

這些作物產量很高。

并且耐旱。

大陳為當世第一人口大國,但仍舊遠遠不足。

隨著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在北方的大力推廣,以及靠近近海的小國等一年三熟的產糧小國的歸復,幾千年來制約百姓繁衍的糧食問題,將會被徹底解決。

讓陳國境內平民老百姓早已脫離了餓肚子的狀況。

可謂是百姓一片升平。

再加上絲綢之路,為百姓們營造了更多的來錢的生意。

陳國的絲綢幾乎是遍地開花,而且發揚光大了很多新的技術。

和靜郡主種植的棉花,所織出來的棉布幾乎是老百姓日常中代替了所有的麻布。

穿著舒適而且耐磨耐用。

取代了絲綢是老百姓們所用不起的奢飾品。

四海升平。

陛下在他有生之年,建立起一個強大不滅的大陳。

陸雪見這位和靜郡主,有生之年嫁給了顧遇,仍然堅持為陳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并且成為第一個名垂青史的郡主。

大陳國也稱為歷史上第一個絲綢之路繁華的大國。

多年之后,關于和靜郡主的傳奇依然在大陳國百姓之間口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