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當炮灰

第1657章 真假公主32

可惜對方不給他跟他舌戰的機會,這樣說完就走了,讓建豐帝想罵回去都找不到對象,不由憋的內傷,越發氣壞了。

不過氣壞之后,也害怕起來,畢竟他之前就想過,安然可能不會放過他。

結果……

一開始安然對他還有他那一大家子的確挺嚴肅的,表示他們造了她無數的謠,罪無可赦,必須處死。

一聽這個決定,可是將建豐帝,還有他的那些妃嬪,以及子女嚇壞了——和平起義的人,將建豐帝所有子女、妃嬪都帶來了,所以人數那是相當地多。

當下這些嚇壞了的人便開始求起饒來。

“求公主看在同為兄妹的份上,饒了哥哥一命吧,只要能饒哥哥一命,你讓哥哥做什么都可以。”

他那些妃嬪子女等也趕緊趴在地上求饒。

安然聽他們求饒,淡淡地道:“你們不是認證過了,說羅將軍是叛逆,說的話不能算數,說我不是公主么?那很好啊,我既然不是公主,跟你自然就沒兄妹關系,那還找我求什么饒,要是親兄妹,我也許還能網開一面,頂多將你廢為庶人,既然不是兄妹,那自然就要殺了。”

不是她嗜殺,而是他跟他母妃還有假公主,為了封原身的口,合謀殺了原身的時候,可考慮過兄妹之情呢?他都沒考慮過,她又何必替他考慮。

書客居閱讀網址:

也有那等一點也不心虛慚愧的,當下便不以為然地道:“你連羅將軍那樣的忠臣都想除了,連福安公主一個女流之輩都容不下,派人造謠生事,這樣的你,也配跟我們談道德?”

建豐帝聽著前面人說的話還好一點,聽著后面人說的話,氣的差點吐血。

很快安然就回了信,表示要真能做到,保住他們的田地沒問題,但,所有權要像北方所有的土地一樣,收歸國有,他們只有經營權,且只有三十年,畢竟北方勢力給田地,也是只給三十年的。

南方那些想和平起義的人,聽說田地要收歸國有,還只能給三十年經營權,自然不滿意,但因敵我勢力懸殊,后來他們想著,要是福安公主打過來,他們別說田地了,只怕連財產也保不住,指不定還會抄家,于是在形勢不饒人的情況下,只得答應了安然的提議。

既然答應了安然的提議,他們自然很快就行動了起來——主要是怕還有其他人也打算綁了皇帝撈好處,所以他們自然得趕快點,別被人搶了先,那樣他們的好處可就得不到了。

這樣的發展,可是讓建豐帝氣懵了,當下不由氣的破口大罵。

“朕一直沒虧待過你們,一直高官厚祿供著你們,你們就這樣待朕?忘恩負義的東西!”

那些人聽了他罵的話,有些有點點心虛慚愧的便道:“我們也是沒辦法,都是有家小的,眼看南方不行了,我們得保住自己的家小啊,也只能請陛下您原諒一二了,放心,到了北方,臣等一定會為您求情,讓您就算沒當皇帝,也能過的不差。”

建豐帝看沒辦法,只好削減軍隊,畢竟他總不能逼那些人交稅,那可會動搖自己的根基,到時別被誰毒死了可就不好了。

反正他覺得,就算有軍隊,也敵不過福安公主哪天打過來,所以既然國庫沒錢,養不起大軍了,那就減少點軍隊,只將京城護衛好、不讓他有任何意外就行了吧。

于是雖然沒人再在建豐帝跟前說人口流出的事,但建豐帝看著這稅收和收上來的糧食,也知道可能人口還在不停地減少,只是他現在也懶得問了,反正就是那么個結果,又控制不住,問也沒意思,他就醉生夢死,當不知道,繼續過他的好日子吧,免得哪天就過不上了。

于是這天,一些大臣,伙同已經說服同意了的禁衛軍,將建豐帝綁了,送到了北方。

建豐帝雖知道安然遲早要打過來,但,這不是還沒打嗎?打仗總要有風聲的吧,看沒風聲,所以他最近一直過的很放松,結果沒想到,李安然是沒打過來,但他手下將他綁了,獻了上去呢?

要是能保住田地,然后加上這些年幫忙轉移人口賺的錢,那他們也算賺的盆滿缽滿,也滿足了。

他們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是想著,他們要能讓安然不戰而得到南方的領土,跟北方那些勢力將領土貢獻出來也差不多了,不說像北方那些勢力一樣,將南方領土換成錢給他們吧,起碼他們本來的可以保住吧?

而建豐帝的小朝廷,因為人口越來越少,稅收和糧草也越來越少,導致國庫干涸,養兵都養不起了。

畢竟往年交稅大戶都是普通庶民,而這些普通人,不少都逃走了,現在剩下的,多是豪紳,他們會避稅,自然讓朝廷收不上來錢了,而哪怕收不上來,導致國庫沒錢用,軍隊沒法維持,朝廷都要沒法維持了,讓他們不要避稅,將該交的稅交上來,都不可能,因為沒人愿意損失利益。

不過他得過且過的日子也快要結束了。

隨著南方人口持續下降,幫助移民越來越難找得到人,相反,隨著人走的越來越多,很多田地就出現了荒蕪,這讓南方這群達官貴人很快就支持不下去了。

不久,就有人暗暗跟安然聯絡,想和平起義——他們綁了皇帝獻給福安公主,然后換來福安公主不打南方,同時,想保住自己的田地。

不過看事情發展成這個樣子,建豐帝也不由后悔,想著當初要沒有說安然分裂國土就好了,要是沒說那樣的話,也不至于讓安然發那樣的告示,說為了不讓人說她分裂國土,就攻打南方,將南方也收到治下。

可惜后悔也晚了,現在只能得過且過了。

三年后。

南方人口驟降到五百萬左右,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下降。

南方本來人口稠密,衣冠南渡以后,大量北方人涌入,一度更是密的到處是人,后來北方穩定了下來,這些北方逃難來的人走了,再后來,南方本地的人又陡然走了一半以上,本來稠密的地方,也讓人忽的感覺地廣人稀起來。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