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梅家倒臺,最最占便宜的,可不是安然。
之后大皇子對齊王府一直還算不錯,雖然比不上張皇后娘家,也就是他外家,但也不錯了,畢竟比不上張皇后的娘家,那也很正常,一般皇帝,都會對外家較好,除非太后娘家實在是不像樣子,又或者出現外戚干政的事,皇帝可能才會不高興,一般情況下,都是不錯的。
而張家顯然是有分寸的人家,雖然助大皇子上了位,卻并沒有因此挾恩圖報,在大皇子跟前擺譜,要這要那,所以大皇子跟外家的關系,自然不錯。
當然了,最最占便宜的,自然就是安然了,只是別人不知道罷了。
梅家順利垮臺,再不能對她造成威脅,這樣一來,原身希望的,自己能一生幸福快樂,不會碰到那樣糟心的事,然后家里也不會落到那樣的下場的愿望,自然算實現了,這樣她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接下來的時間,她只要好好過日子,一直保持這個狀態,想來任務不會有什么變故了。
既然是自己的選擇,也就不能全怪父母了。
不說新梅五奶奶下場不好,卻說前梅五奶奶因為是梅家先提出和離的,雖然當時回來,被人嘲笑了,但現在,因為不少人覺得,前梅五奶奶是有福運的人,是被老天保佑的人,于是當她這會兒再想嫁人時,竟然很意外地搶手起來,很快家里就給她挑了個不錯的人家,嫁了出去。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其父母不敢挑什么潛力股了,免得又出了梅家那樣的事,而是挑了個門當戶對的,讓前梅五奶奶的人生總算安穩了,也算是托梅家倒臺的福,因禍得福了。
雖然楊家的名聲已經被梅家敗的差不多了,在別人眼里,他們就是個忘恩負義退婚的渣渣,但梅家倒臺后,他們繼續叫囂之前被先帝恐嚇,不敢提的那些話,也就是他們早就看穿了梅家人不是東西,所以才退親的那些話,還是起了點效果的。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他們當初退親的時候,根本不是因為看穿了梅家人人品的關系,而是因為他們瞧不起人,但也有一些腦子不清醒的人,覺得楊家人說的不錯,挽回了楊家一些名聲,讓楊二奶奶在多年憋屈之后,終于稍稍吐了點氣。
況且,梅家沒上位,便是對楊家最大的好處了,要知道,就梅皇貴妃對楊家的恨意,她要真上位了,還不要奪了楊家的爵位,甚至抄了楊家的家啊,所以梅家下臺,最占便宜的,便是楊家了。
好比安然就是這樣,想著梅家現在這樣慘,相信原身聽了,應該很高興了。
而同樣高興的還有前梅五奶奶。
當初梅家人貪圖她家的勢力,就高攀娶了她,最后梅家靠著梅皇貴妃發達了,封了爵,立馬就瞧不起他們家,將她和離了,現在如何,落魄到這種程度,再沒人覺得,自己被梅家和離回來丟臉了,現在大家開始說,她是有福之人,看,梅家這么倒霉,老天都在幫她,提前將她跟梅家和離了,讓她不用遭受那些苦楚,多好。
梅家倒臺,對宋家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什么大的利好,但實際上也是好處多多,最起碼,不用怕梅皇貴妃的兒子繼位了,梅家會因之前他們彈劾梅家的事反攻倒算,另外,看著梅家倒臺,他們覺得報了仇,心里很爽,也不錯了。
最占便宜的人家,估計就是楊家了。
要說倒霉,她的確挺倒霉的,但,跟前梅五奶奶不愿意嫁給梅五郎不一樣,她當時可是愿意的。
所以就算不是在這個時代,而是在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現代,如果給她選擇的話,她當時只怕也是愿意嫁梅五郎的,畢竟當時梅五郎的條件,的確挺好的。
想到梅家曾有過金山銀山,現在竟然落魄到需要靠族人接濟過活,知道曾有個風光梅家的人,都不由有些唏噓,想著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當年梅家風光無限時,有誰想過,梅家最后,竟然是這樣一個下場呢?
不過他們家的這種現狀,對跟他們家有仇的人家聽了,就很爽了。
新梅五奶奶對這樣的發展,也是有苦說不出。
但不和離,讓她繼續跟著這樣一家明顯沒任何前途了的人家,以后小姐妹聚會時,別人家都是風風光光的,就她落魄成了底層人,那樣的對比她接受不了,所以自然只能離開了。
只能暗恨當年父母沒眼光,給自己訂了這樣一門親事,嫁了個二婚男就算了,現在還落魄成了底層人,她怎么就這么倒霉呢?
況且,當初梅家非要和離,現在看來,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她是被梅家和離的,比后來的梅五奶奶,名聲也要好聽多了,畢竟新梅五奶奶,是看梅家落魄了才和離了,跟自己的性質可不一樣,這樣一來,新梅五奶奶的名聲,自然要比她差多了。
雖然梅家不好,但新梅五奶奶看人家落魄就跟人家和離了,別人看在眼里,還是要覺得新梅五奶奶人品不好,看人家不行了就離開了,這樣一來,對她二嫁,是會造成不利影響的,當她說親時,人們看她跟前一家,就因為前一家落魄了,就跟人家和離了,到時就要考慮考慮要不要娶她了,免得娶了她,哪天自己家也落魄了,她是不是也要和離,畢竟沒人敢保證,自己家永遠不會有落魄的時候。
當許多年后人們提起梅家時,新一代的人,已經不知道京中曾經有這樣一個顯赫的人家了,更不知道梅皇貴妃當紅時,天家給梅家的賞賜像流水一樣多,梅家人過著多么奢華的生活。
而倒臺后,并回到了老家的梅家人,日子過的就要窘迫許多了。
據幾年后,跟梅家人是同一個地方考上來的進士夫人表示,梅家人回到老家后,因為之前十來年,在京城被先帝養成了奢華的生活習慣,回老家后也不知道節儉,很快就將京中賣宅子的錢花光了,現在一直靠族中接濟過活。
閱讀